本报4月16日讯 四月,春暖花开、诗意盎然。上周末,诗人李南来到长沙与读者聊诗与远方。湖南省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鹿鸣介绍,我省的诗歌创作者达30万之众。
诗人李南长沙与读者聊诗与远方
“止间·诗歌现场”第二场,来自河北的诗人李南携新作“《妥协之歌》——为草药加点蜜,将泪水熬成盐”来到长沙止间书店与读者见面。
生于青海、现居河北的李南说,小时候随父母来到德令哈农场,在那个荒凉的高原小城度过了自己的童年。青海给予李南的,不只是地理景观上的辽阔,更有精神层面上的粗犷。青海就是李南内心真正的源泉。
李南是2016年“首届昌耀诗歌奖”获得者。而诗人昌耀是湖南省桃源人,后在青海工作。昌耀诗歌奖也为青海省所设,对李南而言,这真是奇妙的缘分。“昌耀诗歌奖评选我是主动投的稿。我在青海出生长大,这个奖项来自青海,而且以昌耀命名,对我而言有着不同的意义。”为了表达对昌耀的敬意,李南现场朗诵了《告别辞》。
现在是诗歌最好的时代
原本以为诗歌与老百姓的生活离得很远,罗鹿鸣介绍:“诗不在远方,它就在你身旁。”
10岁的曾芷娴在妈妈的影响下喜爱上了诗歌,刚上4年级的她现场朗诵了李南的诗歌《瓦蓝瓦蓝的天空》。而来自石门的易兰平现场朗诵了《路过春天》,她介绍:“我的父亲非常喜爱诗歌,90多岁了,还出过诗集,我在他的影响下也喜爱上了诗歌。”
罗鹿鸣说:“可以说现在是诗歌最好的时代,无论是新诗还是古体诗,受众是非常广泛的,我省从事新诗与旧体诗创作的人数达到了30万人,从事新诗写作的也有1万多人,在全国比较活跃的有三百多人。”
据罗鹿鸣分析,“现在是诗歌写作与传播最好的时代,人们更向往一种精神的生活,文学艺术更加受到重视。对诗歌来说,现代的传播手段让诗歌的传播加快了无数倍,而这种快速、方便、低门槛,反过来又促进了诗歌的发展。”
■记者 吴岱霞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吴岱霞
编辑:唐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