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记者 周和平 通讯员 李文华
昨日的潇湘路阜埠河路口,车来车往,川流不息,一侧的白色围墙内,形如古代武士头盔般的“古堡”静静挺立,格外抢眼。古朴的墙体、斑驳的门窗、依稀可见的标语……人来人往中,“古堡”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还是细伢子的时候这里就有了‘古堡’,都好几十年了!”望着眼前熟悉的场景,家住附近的陈春生老人一脸亲切。
“古堡”是什么建筑?有着怎样的身世?昨日,记者走进长沙市城建档案馆,在工作人员的开启下,抖落岁月的尘埃,“古堡”的前世今生随着馆藏的图文资料徐徐展开而被一一揭开。
档案史志 河西城区从此用上自来水
“古堡”是苏援水泵房,为老长沙市第二自来水厂的组成部分。
据市城建档案馆馆藏资料记载,上世纪50年代,省会长沙河西已聚集了众多高校、工厂和社区,岳麓山下人气颇旺,已相当繁荣。尽管人口已达到了相当规模,苦于一直没有自来水,居民用水仍然来自传统的水井,或从湘江河里肩挑手提,生活非常不方便。在苏联建筑专家的设计指导下,长沙市选址在今潇湘路阜埠河路口西北角,于1954年8月建了这座有着浓郁欧洲建筑风格的水泵房,成了当时的长沙市第二自来水厂。
“它是河西市民喝上自来水的见证。当时,潇湘路和阜埠河路都不存在,水泵房就建在湘江河边,从河滩一直向江面延伸。由于湘江风大水大,苏联专家将水泵房设计为‘古堡’式外形,同时门窗的特别设计,就突出考虑了预防自然灾害的功能,可以防洪防风。”作为长沙工业遗产的关注和研究者,长沙市城建档案馆副馆长、研究馆员李文华对“古堡”的“身世”如数家珍,施工中,“古堡”用材讲究,就连水泥都是远渡重洋而来,当时人们叫它“洋泥”,特别坚固。
据记载,当年建成该水泵房共花费了43000元。苏援水泵房的建成投入运行,结束了长沙河西城区无自来水的历史。李文华告诉记者,连同建成后形如古堡的水泵房,在苏联的经济援助和苏联专家的设计、指导下,长沙当时兴建了“粮一库”等一批苏式建筑。整体上讲,这些苏式建筑有两大特点,一是左右呈中轴对称,平面规矩,中间高两边低,主楼高耸,回廊宽缓伸展,空间开阔,浑厚大方;二是“三段式”结构,檐部、墙身、勒脚层次分明,轮廓清晰。它们曾经是“样板工程”,还因为“太漂亮”“太奢侈”而一度备受争议。
档案钩沉 “古堡”退休后去留曾引各界关注
从1954年8月投入运行,“古堡”水泵房不分昼夜源源不断为河西泵水,持续到2007年7月。这一年,随着长沙市新的第二自来水厂建成,工作了53年的“古堡”水泵房正式光荣“退休”。
在随后的新一轮建设中,水泵房权属单位长沙市第二自来水厂与某天然气公司商议在此地建设一座CNG加气站,“古堡” 水泵房是拆是留?随即引来社会各界的关注。
让李文华记忆犹新的是,其时,市民代表的意见是要留,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湘江河边的这个地标;二水厂老职工代表的意见也是希望保留,大家觉得“古堡”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专家学者代表的意见同样是要保留,因为“古堡”已是长沙重要的工业建筑和文化遗产。“它的建筑美是其他一般建筑无法比拟的,它是省会长沙一个时代产业发展的标志。”当时,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魏春雨教授、柳肃教授,长沙市文史专家陈先枢等一致呼吁保留“古堡”。
2007年8月,长沙市有关部门着手拿出方案对水泵房予以保护,“古堡”的去留就此画上句号。2010年12月,长沙市文物局把水泵房列为“长沙市不可移动文物点”,并挂牌予以保护。
如今“古堡”在湘江边闹中取静,见证着长沙大都市的日新月异,迎来一波又一波结伴前来写生的师生,他们支起画架,拿起画笔,在描摹中领会并展示“古堡”特有的建筑美,让“古堡”的都市记忆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周和平 李文华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