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记者 李万寅 唐薇频 胡媛媛 颜开云
国庆长假里的长沙县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游人如织。“以前靠种田,一年下来账上没存款。现在土地流转有收入、村里产业有分红、别墅一楼租给城市创客,每月还有2000元以上租金。儿子、儿媳还成了村里的产业工人,年收入10万元以上。”坐在自家白墙灰檐的联排别墅里,浔龙河村村民黄建国喜上眉梢。
“老旧家园逆生长,唱的就是幸福感。”金秋的阳光投映在清新雅致的城市家园,刚完成提质提档的天心区金桂社区“百姓舞台”上,一群“草根明星”打起快板、跳起绸扇舞,身边景、心头乐说唱不停。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承载着人们对宽裕殷实、安康幸福生活的期许与向往。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长沙,也从未停止过逐梦小康的脚步。
5年步履铿锵,如今的星城大地,不仅和美画卷徐徐舒展,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征程中,更递交一份出彩答卷: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23.7亿元,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六位,城乡居民收入达到37792元。全面小康总体实现程度达97.2%,位列全省第一,其中经济发展、民主法制、文化建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五大类指标实现程度,均达90%以上。目前,长沙已成为全省首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达标市。
全面小康路,长沙如何跑出加速度?连日来,记者行城区、入乡村、步街巷,亲身感受长沙发展张力、和谐魅力、生态活力,解析属于长沙的小康发展方程式。
全面小康
凝聚成全社会最大公约数
源于《诗经》的小康,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社会理想,是百姓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
历史,总是在重要的时刻标注下鲜明印记。上世纪末,中华民族第一次达成千年宏愿,迈进小康门槛;党的十八大吹响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集结号;2014年12月,党中央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更将全面小康放在中国梦的大格局中,把全面小康目标升华成民族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没有全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蓝图承载梦想,梦想赋予使命,使命催人奋进。
面对“攻克最后堡垒”的总动员令,长沙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勇当先锋,开启波澜壮阔的逐梦全面小康征程。
2012年12月,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明确了力争2017年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转变发展方式、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人居环境四个方面作出部署;2013年9月,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之市、两型引领之市、秀美幸福之市;2015年9月,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上,长沙就率先建成全面小康加快实现基本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
全面小康怎样建成?短板如何补齐,难点怎样破解?长沙市委、市政府成立高规格的“率先建成全面小康加快实现基本现代化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抓、负总责。与此同时,长沙决策者深入企业项目、园区现场、社区街巷,问需问策的话语殷殷,思考研判的身影切切,长沙实现全面小康的路径也愈渐清朗。
“小康必须是全面的小康,是各项指标均衡发展的小康。”
“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公共服务水平,让全面小康建设成果更多惠及全市人民。”
“让人民群众享有宽裕的物质生活、宜居的城市品质、丰富的精神文化、良好的生态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
全面小康,关键在“全”。针对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长沙更是精准发力,统筹推进。园区转型提质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社区提质提档、公共文化服务提速等一系列三年行动计划旋即出台,同时制定“市指导、县为主”的精准扶贫帮扶工作机制,确保在2017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从就业、社保、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出行、环保等一件件具体民生实事抓起,让人民群众有满满的获得感、稳稳的幸福感。”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衡华勾画出的幸福图景,正是全面小康的要义。不久前,他又赴浏阳专题调研精准扶贫工作,每到一处、每入一户,他都仔细与困难群众“算账谋计”。“紧紧围绕扶持谁、扶什么、怎么扶等问题加强实践探索,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胡衡华深情地说。
调研各区县(市)社区提质提档、精准扶贫工作,进一步推动民生福祉;走进园区,加速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行步大街小巷,构建城市管理的网格责任体系……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陈文浩同样步履匆匆,根据省会城市的发展定位和态势,为建成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全面小康谋划和打造支撑点。
呼应新常态下的民众诉求,立足新时代的发展定位,星城大地,全面小康正与长沙梦互相激荡成人民生活的幸福图景,凝聚成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
经济小康
长沙大步奔向万亿俱乐部
还记得两个月前,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式上,奔涌的铁甲中那令人惊讶的“长沙元素”吗?山河智能的水陆两栖轮式装甲工程车,凭借世界领先的技术,成为此次阅兵的明星装备之一。坚持创新发展,山河智能饱尝甜头,今年上半年总体经营业绩同比增长近4倍。
星城之央,452米的湖南第一高楼长沙国金中心内,火花飞溅、工人往来穿梭,大楼正加紧进行内部装修。直入云霄的玻璃幕墙上,金色阳光映射出一条不断攀升的产业发展上行线:有望在今年底开业营运,这里不仅将集聚国际五星级酒店、甲级办公楼,更将吸纳近400家国内外顶级品牌入驻,其中近百家是首次进驻长沙。
经济增速,是实现全面小康的保证速度;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更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基石所在。数据显示,2016年长沙经济发展类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97%,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5年来,长沙地区生产总值连续突破7000亿、8000亿、9000亿元大关,今年更将成为中部第二个、全国第13个地区生产总值跨越万亿元的城市。
经济发展全面小康的动能从何而来?答案是:转型创新,开放崛起!
工业机器人舒展巨臂,给汽车喷涂、电焊,为花炮卷筒装引线;大眼呆萌的机器人“小松”熟练地打开一瓶矿泉水,缓缓倒入水杯后,端起托盘热情地送到记者手中。这可不是科幻世界,在雨花经开区走一圈,你随时能与形态功能各异的机器人“共舞”。“作为全省唯一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150多家机器人企业在这里同园竞技,今年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业产业规模预计将突破145亿元!”雨花经开区招商合作局局长余忠骄傲地介绍。
产业创新是加快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长沙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电子信息、移动互联网、生物医药和高技术服务业等产业保持年均20%以上的高速增长,软件产业位居中部省会城市首位。去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111家,占全省一半多。国产大飞机C919起落架产自长沙,长沙研制的微小型科学实验卫星“潇湘一号”成功发射……朝着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国家创新创意中心、国家交通物流中心的目标,长沙加速起跑。
在创新中改变,在创新中升级,在创新中跨越。围绕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的目标,长沙创新潜能不断迸发,成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器”和“助燃剂”。
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牛鼻子,今年6月长沙推出“工业30条”,降费减负、升级产业、开拓市场、优化环境,全力振兴实体经济。“费用减免几项加起来,企业可减少成本支出两三千万元!”中兴通讯长沙基地总经理刘强胜喜滋滋地算了一笔账。
购房有补贴,生活有补助,两个月前长沙“人才新政22条”出台,未来5年计划投入100亿元,吸引储备100万名青年人才来长沙就业创业,丰厚“礼包”正释放强大引力波。
产业升级增强创新动能,简政放权释放创新活力,人才战略打造创新高地。创新引领的长沙,正奔跑在实现全面小康的阳光大道上。
城乡小康
今年84个省定贫困村全部退出
全面小康,是不分地域的小康,也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小康。数字显示:2016年,长沙城乡居民收入达到37792元,比上年增长8.4%。“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随着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大步推进,让更多乡村拥有了城市的现代文明、让城市获享乡村的清新秀美。
“7000多名居民中,超过5000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其中一半以上在园区企业上班。”浏阳市永安镇永新社区主任胡永明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当地居民只要有意愿,基本上都有事做,而且月收入至少在3000元以上。
作为省级园区浏阳高新区主要所在地,原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永新社区农民,变成了穿上工装的产业工人。村民胡平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从事工程机械租赁业务,“基地平整土地,需要推土机、渣土车,路网建设需要压路机、铲车,企业建厂房需要吊车。”胡平掰着手指算道,如今社区已经有1000多台工程机械,形成了一大特色产业,并把业务拓展到了外地。
美丽家园建设也在加力,在全力推进“产城融合”,打造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品质优越的新型城镇的同时,永安不忘保护原生态的青山绿水,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前不久,永安与官渡联合申报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成功,集产业、生活、景观、休闲于一体的“童话湾里”目前已现雏形。
在长沙湘江北段,星罗棋布地分布着望城区靖港、乔口、新康、铜官、书堂、丁字等古镇,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在这里得到保护和传承,昔日的老镇走向了复兴之路。培育特色小镇,是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引擎”。 走进靖港,灰檐青墙、麻石巷道,宛若穿越到明清时代。除以“古”为特色,修缮和恢复了一批古建筑群、老字号商店外,这里更推动手工秤、木器行、铁铺、酿酒坊、靖港布鞋等传统手工业发展,直接间接吸纳2000多人就业。
在全面小康的最后一公里,脱贫是绕不过去的关键词。
“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的路上掉队!” “到2017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如期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这是长沙市委、市政府向深度贫困宣战的最强音,更是星城大地数百万人民的殷切期盼。
秋日的暖阳照在宁乡黄材镇的炭河古城“千手爱心大屋”。 居民王爱平原来住在20公里外的烟溪村,现在不仅搬进了集镇旁的新家,还获得了一个脱贫致富的小舞台——长沙野鸭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千手爱心大屋”旁边为贫困户流转了300亩土地,公司免费提供土地,垫资统一采购种苗、化肥,贫困户自己栽培、管理,产品收入全部归贫困户所得。“今年我种植了20亩辣椒,应该可以收入5万元左右。”王爱平高兴地说。
“千手大屋”寓意聚千万人之手,汇千万人之力。事实上在长沙,政府主导、社会助力、贫困户发力,一个由千万人接力的“扶贫联合体”正在形成,构建了联合起来治穷致富的机制。
“2017年是长沙精准扶贫工作的攻坚之年。”长沙市农业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副主任李雪龙表示,到今年底,84个省定贫困村必须实现全部脱贫退出,1.9万贫困人口脱贫。
民生小康
百姓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刚到开福区陈家湖社区工作的那个春节,社区书记余乐过得有些尴尬,居民求助电话接二连三:“家里的下水道堵了,怎么过节?”
困扰不仅如此,道路坑洼、房屋漏水、设施不全……那阵子,老旧社区的通病集中爆发。
现在呢?才从三和园社区公园的健身器材上走下来,居民董雪艳迫不及待地带着记者看起家门口的新景致:房屋“大花脸”不见了,渗水问题断了根;平芙路、蓉凤路、晴银路被拓宽平整,不仅告别雨天泥、晴天灰,社区里还见缝插针挤出320个停车位;7个院落围墙拆除,敞亮的庭院让大伙走出门不再绕弯路,新建的两处社区公园增添绿化5000平方米。曾经简陋老旧的陈家湖,已变身长沙首个走向“街区制”的社区。
变化洋溢在余乐的笑脸上:“社区提质提档,解了老大难、变了家园样。”
全面小康,生活到底是什么模样?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期待。你梦中萦绕的可能是房子更大、收入更多;我孜孜以求的可能是老了不用愁,病了不用怕;他衷心期盼的可能是山更青、水更绿,鸟语花香诗意栖居。但不同的背后却有着相同的要义:只有民生幸福,才有全面小康。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宜居,是衡量百姓小康获得感最重要的指标。“让小康元素丰盈城市细胞的肌理!”从去年起,长沙启动社区全面提质提档行动,从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多方面着手,开启一场春风化雨般的家园蝶变。如今,首批110个社区已率先旧貌换新颜,220个社区正在升级改造中。
告别土地后的日子怎么过?吹拉弹唱乐着过,创业就业忙着过。一看到记者,烫着头发、衣着精致的芙蓉区东岸梅园小区居民杨晓玲,立马秀出了一段优美的广场舞,“跳的就是我们失地农民的精气神”。
原来的日子和现在不能比,“以前八九月份刚忙完双抢,真是辛苦得很”。如今,走进由花园式高楼组成的失地农民安置小区东岸梅园,随便遇一位居民,都能列出一串幸福指数:告别低矮的农家小楼,家家住进宽敞的电梯房;养老、医疗保险一项不少,到年龄后每月能领到900到1100元左右的养老金;家门口办起了失地农民创业就业指导中心,每月两次以上岗位派送、创业项目推荐。
建设全面小康,让不同人群都能均等共享公共服务,长沙在“民生更爽”的道路上一路疾行。
绿色长沙、美丽星城,是全面小康的生态诉求。“以前到处是违建,现在茵茵草地、排排绿木、点点翠园映衬着锦绣潇湘文化园、国际艺术区,后湖成了艺术之湖。”每天晚饭后走出家门,沿着后湖散步1小时,如今已成为岳麓区居民曹铭的生活习惯。变化源自2014年,长沙开启以三年为一个周期的大规模造绿复绿行动。首个三年里,长沙完成绿化建设34486公顷,其中建成区新增绿地2015公顷,新增公园绿地1066公顷,换算下来,相当于“搬进”20个烈士公园。
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劳有所得、病有所医,5年来长沙投入2968亿元“千方百计惠民生”:新建或扩建中小学170多所,新增学位20多万个;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站点460个,161个农村社区(村)建起了农村幸福院;创新基本医疗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家庭医生签约人数达192.04万人……
串串数字如行行诗句,折射的是长沙“从民意出发,为民生落脚”的民本情怀。长沙全面建成小康统计报告显示,39项小类指标中,2016年已有包括公共交通服务指数、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等在内的29项指标达到全面小康标准。幸福在哪里?连续九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长沙,正告诉你最好的答案。
文化小康
弦歌书香滋养城乡
失去了文化的内核,不能叫做全面小康;没有精神文明的提升,也建不成全面小康。
2014年11月,长沙成功入选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试点地区,今年,长沙更提升为国家示范地区,而闪亮的“国字号”称谓背后,是市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发自内心的喝彩。
长沙人的文化生活怎么样?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杜甫就为世人描绘了一幅全民娱乐休闲的欢快景象:“著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若是子美穿越到现在,站在杜甫江阁上往两岸那么一瞧,他一定会为星城日益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生活所折服——
想热闹,你既可以去坡子街的湘江剧场过戏瘾;也可以到滨江风帆广场,看群文团队精彩秀艺。而清晨傍晚,绵延的湘江风光带上,票友亮嗓、舞影婆娑,长笛、二胡、手风琴,民间曲艺高手你方秀罢我登场,这里宛若草根版的“星光大道”。
想清心,遍布城乡的自助图书馆、农家书屋随时敞开大门。空调Wi-Fi一应俱全,书籍读本时时更新,目前长沙已建成地铁自助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共22个,图书馆分馆达到101个,同时升级1364家农家书屋,实现60%的农家书屋达到星级水平。
想晒艺,“欢乐潇湘·品质长沙”“舞动星城·歌涌湘江”“校园文化进社区”等群众文艺选拔和汇演一场接一场,人人走上前台,实现文艺梦想。仅今年3月到9月,2017“欢乐潇湘·品质长沙”活动便推出200余场赛事和展演,吸引全市1900支群众文艺团队参赛,惠及百万群众。
升级平民文化消费服务,使人坐得住;降低高雅文化消费门槛,让人进得来。如果说,在全面小康的建设中经济是形、文化是神,那么致力于打造形神兼备的小康,长沙正为市民提供更多高品质的文化消费选择。
“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国际顶级音乐会,韵味!”在长沙音乐厅欣赏了法国传奇钢琴家狼女的独奏会后,市民黄宁华感叹。2015年,拥有“三馆一厅”的滨江文化园开园,立刻成为长沙市民的文化乐园。全年平均票价不高于240元/场的长沙音乐厅,实现了“高贵不贵、文化惠民”,去年,200多场来自世界各地的经典演出在这里接踵登场,吸引近20万市民走进高雅音乐殿堂。
与此同时,洋湖国际艺术雕塑节、长沙金鹰艺术节、橘洲(国际)音乐节等一系列国际品质的文化节会此起彼伏,传递长沙效应、彰显长沙风范、诠释长沙精神,连著名学者于丹也不由感慨:“长沙,正用文化意识撬动幸福城市!”
从白天当酒店服务员、晚上在街头弹吉他晒歌喉,到如今第二张原创专辑问世,农民工歌手王成勇和卓善达笑容中带着泪花,“真是做梦都没想到。”让在星城生活工作的每一个人,都能均等均衡地分享文化红利,“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新家园”“候鸟俱乐部”等在长沙应运而生,让新市民共沐文化的阳光。
逐梦全面小康的历程,是经济社会不断创新创富的过程,是先进文化不断吐纳生成的过程,是百姓谋求殷实安定、感受阳光尊严的过程,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咏叹的过程。
号角吹响,决胜在即。时代的坐标上,长沙正以不断的探索与实践,让全面小康这个一代代人为之求索的千年梦想,变得触手可及。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李万寅 唐薇频 胡媛媛 颜开云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