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世界杯球氛围浓 长沙民营球场通过多项增值服务吸引球迷入场

眼下,世界杯赛事激战正酣,在四方坪体育公园的足球场内,一场草根足球比赛正在进行。 长沙晚报记者 黄启晴 摄

长沙晚报记者 陈登辉

“C罗那脚任意球我也能踢出来。”“科拉罗夫那脚才叫无解,看我给你秀一脚。”眼下俄罗斯世界杯激战正酣,也让球迷们脚痒难耐。“我要是梅西,点球肯定这样罚。”在四方坪体育公园里,草根足球队伍拼杀得异常火热。

从2014年开始,在国家加大青训投入的背景之下,长沙地区的民营足球场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经历过几次洗牌之后,这个为草根足球而生的行当,在追逐梦想与现实生存之间,艰难地寻找着平衡点。眼下正值世界杯,各家球场通过增值服务吸引球迷入场,既带动了踢球热,又创造了经济效益。

创业

曾经梦想的一片绿茵

长沙市民小谷是位80后铁杆球迷,自打从小学接触到世界杯开始,足球就成为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但他读书时,校园球场尚不完善,面向社会开放的足球场更是寥寥无几。“为了踢球,只能找附近单位空闲的绿化地,但经常被保安赶来赶去,做梦都想有块球场,可以畅快地踢球。”

爱好足球的80后罗叶辉,也有同样的困扰。原本从事建材行业的他,认为民营球场是个商机,便与好友一同投身其中,成立湖南致一体育发展有限公司。2014年,他们在长沙经营起了自己的第一块球场。四年之后,致一体育经营的球场业务已经扩大到三个片区六块球场。

记者调查得知,长沙的民营球场一般踢两个小时算一场球,收费标准为600至700元,两边队伍加起来一般都有十几个人,每个人分摊也就50元左右,在长沙来说并不算是高消费。罗叶辉告诉记者,他们球场还有女士来踢,她们就和男性队员一起,也不怕身体对抗,踢得还不错。草根足球的魅力可见一斑。

创伤

爆发期后面临关停歇业

民营球场能够持续经营并不容易,首要问题是找地。罗叶辉告诉记者:“好地方可遇不可求,现在一亩泥巴地租金要几万元,人家还不一定愿意租给你。”5人或7人的场地,建设成本二三十万元。然后就是运营成本,场地需要人管理,一个人每月就要三五千,夜场的电费也不少。

即便如此,从2015年开始,长沙还是迎来了民营足球场的一波爆发期。2014年是世界杯之年,关于足球发展的各项举措频出,吸引了不少民间资本入场。“当时我们周边一下冒出了好几家。”罗叶辉说。

据不完全统计,高峰期长沙民营球场有约30块,由于缺乏行业标准和管理,大热过后,许多球场因经营不善关停歇业,甚至无人接手。

“烈士公园附近就有一家,当时对外宣传说是其他因素,其实还是做不下去了。”河西某足球场经营负责人说,搞体育不像做餐饮,可能换个厨子就会好转,你绕来绕去,还是足球,所以做不成就是做不成,没办法。对于纯靠自有资本投入的民营球场来说,可以回旋的余地并不多。

创新

球场增值服务寻求新突破

李芳是长沙民营足球场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女性老板。2015年,她创办的庆达足球人公园投入运营。三块场地,两块7人制一块5人制。从创业初始,她就决定走高品质路线,球场各项硬件设施都处于较高水平,当然前期的投入也不小,大概花了400万元。

经营了一段时间后,李芳的球场生意火爆,预约场地需要提前3天。但草根足球群体的局限和球场的高运营成本,让李芳不得不寻求更多的利润增长点。“现在顾客大部分都是30至40岁,因为工作、生活、伤病等各种各样的因素,能够坚持来的并不多,虽然这几年校园足球氛围浓厚,但20至30岁来踢球的人很少,消费群体断档了。”这一点也得到了多位民营球场经营者的认同。

新的利润增长点在哪?除了举办赛事、做青少年培训,不少球场还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世界杯期间,多家民营球场都增加了看球的配套服务,李芳的球场就设置了两块区域,在投影仪上直播,还有夜宵和啤酒供应,生意不错。

“许多球场还能提供现场摄影摄像服务,记录球迷们踢球时的风采,甚至可以做成比赛集锦给大家留念。”罗叶辉表示,一场比赛6个机位,2台无人机跟拍,收费大概600元一场,虽然服务多样,品质也不错,但市场还需培育。

他山之石

健全的基础设施

孕育足球新力量

世界杯小组赛,人口不足34万的冰岛把拥有梅西的阿根廷逼平,让世界惊叹。能够连续打进2016年法国欧锦赛以及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两届大赛,冰岛队的崛起绝非偶然。

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日本。小组赛首场就能掀翻拥有J罗的哥伦比亚,证明亚洲球队并不是鱼腩。这两个面积不大的岛国为何能够取得突破?单从足球的基础设施建设来说,冰岛和日本或许能给中国足球带来些许启发。

冰岛足协从2000年开启大规模室内人造草坪球场建设。根据冰岛足协官方统计,截至目前,冰岛一共拥有179座正常规格的球场,平均每1800名居民拥有一块正规足球场,这一数字远远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现在,冰岛的青少年一年四季都可以到室内的正规足球场里踢球。

日本同样重视足球场地的建设,即便在寸土寸金的东京,也有很多球场对学生免费开放,对本区域的居民低收费开放,以引导居民就近踢球。此外,日本还有着丰富多样、全面覆盖各年龄段的足球赛事,让大家都能参与到足球运动中,让足球成了日本的全民运动。

星城夜谈

让民营球场更接地气

袁云才

谁都知道,开办民营球场是一项长线投资,投入大、见效慢。可总有一些人以梦为马,不惜投入时间、精力和财力涉足这一领域。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创业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客观上,它对于全民体育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遗憾的是,民营球场的生存状态却不容乐观,不少民营球场因种种原因而关停歇业,甚至无人接手。

是什么原因让民营球场叫好不叫座?除了地租贵、建设成本高、成本回收周期长之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产品结构单一。大多数球场的盈利,只是来自于场地租金。可是,对于日常练球、非正式比赛的青少年来说,租金不可能收得太高,只能靠“薄利多销”。而“多销”就需要扩大客源,并尽可能让练球、玩球做到常态化。这就要求经营者们除了注重眼前的硬件设施建设之外,还要注重市场的培育,挖掘出更多潜在的消费者。一些民营球场致力于提供场地和专业教练,进行青少年足球培训,就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一个国家的体育水平高低,与健全的体育基础设施息息相关。冰岛作为一个人口不足34万的小国,其足球队屡创佳绩,完善的足球场地便是成功的基础之一。据报道,冰岛平均每1800名居民就拥有一块正规足球场,这一数字远远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以此为标杆,在长沙乃至整个中国,我们的民营球场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我们对于体育锻炼的需求,就如充沛的地下水,只要加以挖掘和引导,就可能源源不断地流出。愿众多民营球场更接地气,找准“泉眼”、培植需求,同时,把球场当成一个聚拢人气的平台,通过多种方式把踢球爱好者聚集到一起,形成二次消费,延伸球场的价值链条。如此,假以时日,民营球场定能真正发展壮大。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陈登辉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