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助力“强省会”,以人才集聚引领创新发展

制图/易昊

制图/易昊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在长沙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当下,如何更好以人才集聚引领创新发展?在日前召开的市委人才工作会议上,长沙重磅发布《长沙市争创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若干政策(试行)》,从全球招揽顶尖英才、创新树培产业帅才、广泛集聚青年俊才、培育壮大技能匠才、加强创新创业支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优化人才服务保障等7个方面,提出45条具体措施。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笔者获悉,为贯彻落实长沙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市科协负责实施的多条人才政策细则将陆续推出,为广大科技工作者送上一份“政策大礼包”。

企业青年科技人才有了自己的“小荷”专项

青年人才是一座城市的“源头活水”,省市“强省会”战略政策文件中提出,要“建设青年向往型城市”“重点建设优秀青年人才队伍”。长沙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扶持已持续探索多年,从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评定到杰出创新青年评选,从率先设立市级自然科学基金到创新推出“小荷”人才专项,初衷是注重帮早扶初,更多地关注、支持刚起步的年轻科技人员,让他们在追梦的路上更加心无旁骛。

拿长沙即将实施的青年人才“小荷才露尖尖角”计划来说,每年评选不超过100个青年创业项目、不超过20个青年创新项目,最高给予20万元经费支持。

长沙市“小荷”青年人才创新项目由市科协具体负责实施,采取专家培养指导、搭建交流平台等方式,支持我市35周岁以下、在科研生产一线投身22条新兴及优势产业链和前沿交叉学科的企业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我们正在抓紧制定实施细则,未来将围绕我市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支持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其在科技创新、项目攻关、学术研究上取得一批显著成果,造就一支企业科技创新骨干领军青年人才队伍,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创新人才保障。”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李范坤说。

成效故事

“小荷”人才专项计划实施前,长沙已实施多个人才计划和项目,成效显现。比如为选拔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科协联合开展了六届长沙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评定,共评定65名,推荐近300名。

这些优秀青年人才在长沙科技创新主战场扮演重要角色。第六届长沙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顶立科技技术部长胡高健是85后,从事热工装备的设计研发、标准化建设及技术管理工作,完成多项首台套设备项目的设计开发,为全新特种热工设备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领域的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技术成果三年间产生经济效益超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市科协、市教育局和市科技局共同设立的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最高荣誉称号,“长沙市优秀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每两年评选一次,2012年至今共评定69人,为促进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培养探索了一条有效路径。

加强创新创业支持,企业建院士工作站支持百万元

长沙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中有8条是“加强创新创业支持”,市科协具体负责实施3条,其中明确“支持企业建设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分别给予每家100万元、60万元经费支持。”

笔者了解到,长沙院士工作站建设自2013年启动,并纳入全市人才工作大局进行全面统筹,目标围绕全市22条产业链,吸引凝聚一批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研发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研发平台,从而带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关键性科技成果应用转化能力提升。建站资助经费从最初的20万元逐步提高到100万元。

2020年开始,长沙进一步深化院士工作站建设的柔性引才举措,在7家企业设立首批专家工作站,发挥专家及其团队创新引领作用,在技术攻关、战略决策、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相比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引才覆盖面更广。

“院士(专家)工作站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科协资源优势,组织和动员院士、专家等高层次人才服务产业、企业,集聚培养创新人才,促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市科协分管副主席王准介绍。

开展高端学术活动也有资助。长沙明确,对国内外知名学术机构、行业组织、企业在长举办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和人才需求的学术会议、专业论坛等活动的,按实际支出50%最高给予100万元经费支持。目前市科协正在完善相关细则机制,未来将引进更多促进学科发展及长沙产业发展的高水平学术会议到长沙举办,助力长沙人才培养与引进。

成效故事

目前长沙建有24家市级院士工作站,引进23名院士及其团队服务本地产业、企业,合作项目达80个;建成16家市级专家工作站,引进33名高层次人才、专家及其团队,合作项目39个。无论在顶尖人才和团队的引进聚集,还是科技项目的合作,甚或是科技成果的转化都取得了成效。长沙也因此获批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示范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今年晋级为湖南省模范院士工作站的威胜信息院士工作站,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垣,以及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天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高校的10多位知名教授、专家,聚焦电气安全监测技术和应用开展研究,不仅解决了行业共性及关键技术难题,还辐射、带动了区域和行业发展,如成果“电气安全监测系统解决方案”演化成智慧消防系统,实现24小时可视化监控和动态监控预警,有效保障用电安全。

高端学术活动资助政策则已实施四年,共资助57场次高端学术活动855万余元,2.6万余人次参与,共有160位院士和1100余位专家出席。

依托国家离岸基地,加快海外人才和项目引进

争创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依托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海归人才基地等,集聚科学家、优秀青年人才、优秀企业家、卓越工程师、高级技能人才等人才队伍。长沙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提出,支持企业、高校院所、校友会等组织机构建立异地研发中心、海外工作站,根据发展规模和引才成效,每年最高给予15万元经费资助和10万元交通补贴;符合条件的人才,可享受长沙市高层次人才相关待遇。

2020年,经中国科协批准设立的长沙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在长沙高新区揭牌,为长沙探索更为开放灵活的国际招才引智模式和创新创业体制机制提供了新的舞台。离岸基地依托长沙高新区现有产业资源优势,打造国际产业合作的新载体、国际技术交流的新平台、国际人才创新创业的新高地。

长沙多部门联合发力,全国首创“三窗合一”湖南省自贸区外国人来华工作一站式服务中心;支持500余名海外人才创新创业……一系列贴心服务举措的背后是一连串好消息:2021年以来,全市外国高端人才同比增加超过30%;长沙连续两年在科学技术部外国人才研究中心组织的“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活动中获评最具潜力城市。

集聚高端人才不仅靠政策,更靠生态。长沙正在拟定“科学家引航工程”等具体实施细则、责任清单和推进措施,加快优化科研人才成长生态。离岸基地也将有新动作:对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建设,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外创新资源集聚中心,结合中国科协海外双创基地,进一步内联外引,打造平台品牌。

成效故事

目前,长沙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总部基地建设初步完成,设立以色列、德国、瑞典等4个海外工作站,特聘海智专家20人。2021年对接20位外籍专家,组织线上线下科技创新项目路演活动8次,推介项目30余个,已引进AI智能医疗辅助诊疗平台、眼科医疗设备制造研发以及对非经贸供应链平台等多个项目落地。

脉度科技是今年新引进的代表项目,由留美博士周勇创建,公司致力于开发下一代的无创连续监测设备,目前已获得多项发明专利授权。依托该公司的领先技术,不远的将来,失血病人或手术中病人需不需要输血、患者贫不贫血、体内是否存在发炎,都有望通过“无创”来实现,可极大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二次创伤。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徐运源 杨迪君 宋和平 朱世超

编辑:彭佩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