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湘江新区:到2026年,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居全国前列

  湖南湘江新区全力打造高端产业新区、开放活力新区、创新前沿新区和一流品质新区,奋力挺进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

湖南湘江新区全力打造高端产业新区、开放活力新区、创新前沿新区和一流品质新区,奋力挺进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

  湖南金融中心夜景。均为资料图片

湖南金融中心夜景。均为资料图片

强省会、强新区,风雷动,起宏图。

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长沙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的行动方案(2022—2026年)》出台后,湖南湘江新区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在昨日湖南湘江新区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推进大会上,《关于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的行动方案(2022-2026年)》(简称《行动方案》)发布,以实际行动全力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强省会”战略部署精神。

总体目标

到2026年,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居全国前列

对标蓝图,《行动方案》明确今后五年的目标要求,紧紧围绕“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始终坚持对标对表,切实提高站位、自加压力,大力实施“455”战略,促进区域协调融合发展,当好“强省会”战略主力、当好全省发展龙头、当好高质量发展示范,加快打造高端产业新区、前沿创新新区、开放活力新区、一流品质新区,奋力挺进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成为长株潭都市圈建设、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新支点。

“《行动方案》主要从综合实力、产业发展、创新能力、改革开放、城市品质、民生福祉、辐射带动等7个方面,明确了新区落实“强省会”战略的具体目标要求。”湖南湘江新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26年,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2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5万亿元,建成区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突破300万人,综合实力迈入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

专项行动

对标对表全力推进确保“强省会”战略落地见效

目标已定,如何实干?“新区将重点在制造强区、创新引领、数字赋能、开放融通、交通枢纽、能源保障、绿色低碳、精美城乡、文旅名城、全龄友好、金融保障、人才强区等12个方面部署了相关专项行动。”

如何做好支撑平台?《行动方案》提出了壮大工业园区能级,到2026年,培育形成1家五千亿级园区、1家三千亿级园区、3家千亿级园区、2家500亿级园区;做精专业园区特色,重点打造和建设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湘江数字健康产业园等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完成新区范围内市“十个重大城市片区”建设;努力将岳麓山大学科技城打造成全国领先的自主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转化地和高端人才集聚地,到2026年,新建工研院、中试基地10个以上,培育新型研发机构10个以上;引领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协同推进“十同”建设,在助推长株潭一体化及长株潭都市圈建设中彰显新区担当。

专项行动 1

关键词 制造强省

举措点击:

1.巩固壮大优势产业

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到2026年形成3个两千亿级产业。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力争突破千亿规模,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形成500亿级产业集群。

到2026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5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保持稳定。

2.发展新兴主导产业

以北斗为特色,聚焦北斗应用、航空航天等领域,推动打造航空航天世界级产业集群,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塑造生命健康产业优势。

3.培育壮大数字经济

持续推进“芯”“软”“安”“端”四大领域的全面发展和迭代创新,积极建设数字产业集聚区。

实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提升工程,构建集研发创新、系统测试、应用服务、制造生产于一体的综合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

到2026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比重达到20%以上。

4.推动企业上台阶

培育新增一批具有行业主导权的领军企业,力争到2026年,培育百亿级企业30家以上。

聚焦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抓好十个重大引领性产业项目建设。

5.推动两业深度融合

积极发展高技术生产性服务业和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到202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2000亿元。

6.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严格落实国家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落地落实。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优化金融服务、优化扶持政策。

专项行动 2

关键词 创新引领

举措点击:

1.建设科技创新核心策源地

高水平建设湘江西岸科创走廊,推进湘江科学城规划建设,参与建设岳麓山实验室,谋划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进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升级。

高标准建设湘江科创基地,高起点建设长沙市岳麓山前沿交叉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力推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打通校企合作通道。

引进和培育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重大创新平台。

2.强化核心技术攻关突破

以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为引领,实施“招标揭榜”制,合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3.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以岳麓山大科城为核心,加快高校、企业、科研院所联动,沿湘江西岸布局系列创新平台和转化基地,探索多地融合创新模式,成为重要的科技成果产业转化地。

4.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聚焦22条产业链瓶颈技术,开展关键技术协同攻关。

5.加大科技金融服务力度

6.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

7.打造双创示范基地升级版

专项行动 3

关键词 数字赋能

举措点击:

1.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智能网联云控管理平台建设,建设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充电桩、智能网联路侧基站、5G基站建设,实现5G全域覆盖,率先部署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2.发展工业互联网

推进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促进移动宽带网络深度覆盖,推动物联网拓展覆盖。

3.推动产业数智化升级

4.推动先进计算产业发展

推动安全可靠计算机及创新应用等产业发展,支持数字产业做大做强,发挥产业平台的作用,加快建设世界计算·长沙智谷、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高标准举办互联网岳麓峰会等重点展会。

专项行动 4

关键词 开放融通

举措点击:

1.深度对接“一带一路”倡议

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优势企业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深度参与中非经贸合作和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

2.强化开放平台互动发展

加强与自贸区长沙片区、湘潭综保区等单位的对接沟通,进一步完善外资外贸工作联络机制,共同研究区域联动发展计划。

建设湖南自贸区联动发展区。

推动贸易领域金融改革。

发挥湘潭综保区外贸功能平台作用,引导新区外贸资源向其积聚。

推进海归小镇、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基地和中德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建设。

3.持续推进招大引强

积极拓展外资引进渠道,加快落地一批高质量产业项目。

聚焦产业集群和新兴优势产业链招大引强。

4.深化开放交流合作

加强区域经济协作。加强国际产业合作。

专项行动 5

关键词 交通枢纽

举措点击:

1.完善对外交通通道

推进高铁长沙西站及其配套交通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岳长衡城际及麓谷枢纽建设,着力打造虞公港、铜官港双深水港口,推动坪塘、湘阴六塘等通用机场建设,融入4小时航空经济圈。

2.优化公共交通网络

推进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西环线一期工程、长宁快线建设,适时启动东西向西站机场快线建设,新建2号线西延二期工程、4号线北延工程、5号线西延工程、8号线工程等。

3.完善骨干路网体系

推进兴联路过江通道、湘雅路过江通道、香炉洲大桥、暮坪大桥联络线、金雷大道及樟树港大桥等过江工程建设,建设重大跨片区道路,打通断头路口,建设综合客运枢纽。

专项行动 6

关键词 能源保障

举措点击:

1.建设绿色电力供应系统

积极参与现代化新长沙智慧电网建设,实施城市电力扩容工程,布局数字化供电服务网格站,创建电力物联网与智能电网“两网融合”发展全国先行示范区。

2.推进气化长沙工程

加强气源建设,完善输气管网和储气调峰设施,加快推动煤改气、煤改电工程,推进天然气多能互补能源站建设。

3.推广绿色低碳能源

积极发展园区源网荷储一体化,大力发展园区建筑柔性用电,加强浅层地热能勘察开发力度,加快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推进动力电池和氢能产业发展,建设垃圾热解冷排处理能源站,为城市社区、工业园区、智慧农业提供廉价供能。

专项行动 7

关键词 绿色低碳

举措点击:

1.打造双碳试点示范

推动梅溪湖、洋湖近零碳示范城区创建,开展超低能耗建筑、绿色交通、能源站、海绵城市等近零碳试点工程建设。

2.推动双碳产业转型发展

重点解决低碳产业招商、培育和发展、绿色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打造双碳产业创新高地和核心增长极。

3.科学实施生态空间管控

探索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开展国家国土绿化试点示范,推进生态降碳赋绿,积极参与和推进建设靳江流域片区万亩生态公益林示范片区。

4.强化环境保护与治理

全面推进“三水共治”“多源齐控”,整体推进“保卫净土”行动和污染土壤修复工程,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攻坚。

专项行动 8

关键词 精美城乡

举措点击:

1.优化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高质量编制湘江新区国土空间规划。

2.提升山水洲城独特风貌

严控湘江中轴城市风貌,持续深入城市和建筑景观风貌提升专项工作。

加强湘江西岸、梅溪湖-雷锋湖城市中轴线、岳麓山大科城、黄桥大道、岳麓大道、东方红路两厢、出入城口等重点地段、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和标志性建筑设计,塑造具有湖湘特色、国际水准的城乡风貌。

3.加强岳麓山整治和管控

严格落实《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加强执法监督。

4.全面建设十大城市片区

以市府片区建设为重点参与打造中部领先、国内一流的区域性、国际化中央商务区。

推进十大城市片区建设,高标准打造梅溪湖、岳麓山大科城、金洲新城等产业功能片区,高水平建设滨江金融、洋湖总部、高铁西城高端服务功能片区,高质量塑造大王山、大泽湖特色功能片区,拓展建设湘阴、湘潭九华新片区。

5.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推进长沙安全韧性城市建设。

打造新型智慧新区。

加强城乡公共卫生设施建设。

高标准规划建设重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

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深化海绵城市建设。

推进堤防提质和优质水库水源引水工程建设。

6.全力创建绿色完整社区

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燃气管网老化更新改造,完成2000年至2015年建成的既有小区品质提升工作,50%以上社区成功创建绿色完整社区。

7.全域建设美丽宜居村庄

建设含浦街道、莲花镇、雨敞坪镇、夏铎铺、白箬铺等5个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区;打造沿长芷高速、沿岳宁大道、沿湘江西岸等3条美丽乡村示范走廊。

建设学士农趣谷郊野公园、含浦乡村公园等乡村休闲旅游基地。

到2026年,实现50%以上的乡镇、村达到五星级示范标准,推动城乡融合提质升级。

专项行动 9

关键词 文旅名城

举措点击:

1.推动文化旅游项目建设

突出岳麓书院、新民学会旧址、雷锋故居纪念馆、橘子洲头等名片功能。

建设湘江欢乐城、华谊兄弟电影文化城二期、雷锋文化小镇、左宗棠故居·湖湘文化博览园等重大项目。

2.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将文旅产业布局与城市空间优化结合,加快构建“一廊三区多点”的文旅产业格局,支持有条件的区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到2026年,文化旅游产业总收入达1500亿元左右。

3.实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红色景点保护工程

发挥岳麓山、岳麓书院的品牌效应,支持建设汉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生态旅游融合发展。

4.持续推动品牌创建

推动岳麓山—橘子洲纳入世界级旅游景区,大王山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5.增强文旅消费能力

加强优质消费载体建设。深化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打造长沙夜消费地标。促进网红经济发展。

专项行动 10

关键词 全龄友好

举措点击:

1.积极参与全龄关爱工作试点

实现社区(村)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建设一批专业能力强、医养结合能力突出的养老服务机构,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民办养老机构分类定级管理。

2.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做大普惠式学前教育和优质义务教育、做特高中阶段教育、做优现代职业教育、支持高等教育发展,支持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建设“双一流”高校和学科。

3.完善医疗卫生体系

大力改善医疗硬条件和软环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打造具有区域辐射带动力的医疗健康中心。

4.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以湘江数字健康产业园和湘江融城科技城、高铁西城等区域为重点,承接长沙中心城区优质医疗资源向外围城区、农村地区布局,建设省儿童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河西分院、市口腔医院、长沙卫职院附属医院,支撑长沙建设综合性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

5.促进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提升

完善基层文化设施网络,打造15分钟公共文化生活圈,丰富全民健身设施供给,升级打造城区“10分钟健身圈”。

专项行动 11

关键词 金融保障

举措点击:

1.做大特色金融资产总量

构建完善的现代金融产业体系。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差异化、创新性的金融产品。

2.建设新金融聚集高地

建设以湖南金融中心为核心、以湘江基金小镇、麓谷基金广场为支撑的新金融聚集高地,打造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

以“科技+金融”为重点,推进科技赋能金融、金融服务科技。吸引各类股权基金入驻。

主动承接国家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试点任务,汇聚一批顶尖的国际化金融组织,打造湖南金融对外开放“窗口”。

到2026年末,新区实现入驻各类金融机构1300家。

3.落实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行动

加快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加大培育力度,到2026年,力争A股上市企业达到60家。

4.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打造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生态体系。

打造专业化产业融资服务平台。

做强各类金融支持。

研究和推动落实片区开发、产业导入、财税支持模式。

加大政府专项债、优质企业债项目包装和申报力度,创新新片区专项债申报途径。

专项行动 12

关键词 人才强区

举措点击:

1.全方位培养人才

深入实施芙蓉英才星城圆梦计划,联动高校、企业合作创办创业就业夏令营,实施人才智能产业工程师精进计划、管理者拓展计划、后备军培养计划,开展科技总监、产业教授选聘,推动职业院校、技工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技能人才,推动宁乡职业技术学院、望城职教中心、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加快向“五年制一贯制”高职院校发展。

2.全方位引进人才

建立招才信息集中收集发布机制,组织企业赴高校及重点城市开展招聘,邀约全国高校学子及人才来新区参访交流,举办海归论坛等引智活动,吸引各类人才集聚新区。

3.全方位用好人才

打造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海归小镇、麓谷人才小镇等平台,建设国际人才社区、国际医疗部等项目,构建起人人皆可尽展其才的良好生态。

4.全方位服务人才

放宽人才落户限制,经认定45周岁(含)以下、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博士、硕士不限年龄)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人才,可凭毕业证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直接落户;完善人才一体化服务体系,为人才安居、子女入学、就医入托、赡养长辈等提供便利,为人才在新区安居乐业提供保障。

5.优化人才工作机制

制定人才发展规划,设立人才工作机构和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建强人才工作队伍,注重发挥人才服务机构作用。

数读新区

5000亿元

当好“强省会”战略主力。实施GDP和产业“双倍增”计划,2022年GDP达4040亿元以上,2026年突破5000亿元,占全市的25%以上;

1.5万亿元

工业总产值2022年达6800亿元以上,长沙高新区成为三千亿级园区,宁乡经开区、望城经开区成为千亿级园区,2026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5万亿元。

8%

当好全省发展龙头。到2026年GDP占全省比重提升至8%

优化产业格局。2022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0家以上、上市企业5家以上。

20%

加快数字赋能。积极建设数字产业集聚区,到2026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的20%以上。

到2026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2%,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4800家以上。

2万亿元

做强金融平台。以湘江基金小镇、麓谷基金广场为支撑的金融聚集高地,力争到2026年入驻各类金融机构1000家,持牌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突破2万亿元,建成富有活力、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32亿美元

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到2022年实际利用外资达20亿美元,2026年达32亿美元。

300万人

围绕“强省会”强品质。2022年建设重点项目730个,实现投资1628亿元,力争到2026年新区建成区面积达3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突破300万,着力建设彰显国际品质的宜居新区,构筑宜居乐业幸福的“长沙样本”。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胡益虎 李想 贺晴 冯茜宁

编辑:彭佩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