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吃学校的早餐,我女儿每天都主动提前15分钟起床。”“我儿子也说买的早餐没学校食堂的好吃。”谈起学校食堂的变化,宁乡市玉潭中心小学各班级的微信群里热闹极了。春季学期以来,该校学生在校吃早餐人数增加了10%。
学校食堂营养餐越来越受学生欢迎,这一变化源自监督力量的推动。宁乡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总共3个人,究竟是如何实现574所学校监督全覆盖,又是如何有效监督9000多人的教育大系统的?秘诀就是“两个责任”联动、“室组委”一体化监督机制的创新。
“两个责任”联动,实现教育系统“三人拨千斤”
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必须“联动”起来。
宁乡市纪委监委积极探索驻在单位党组(党委)主体责任和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责任的联动贯通机制,督促指导教育局出台了《宁乡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工作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方案》,配齐配优教育二级单位党组织纪委书记10名、纪检委员42名、学校监督员336名,将监督的“触角”延伸到每一所学校。
学校食堂是廉政的高风险点,学校监督员上岗以后紧盯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展开高效监督。
“学校由校纪检委员牵头,成立了米饭和菜品质量监督小组,严格落实不定期巡查制度。”玉潭中心小学校长邓利华告诉记者,监督小组对学校食堂采购、制作、公示等环节进行明察暗访,一天至少“四查”,对采购食材进行严格监督把控,确保学生的每一分钱用在实处,坚决杜绝食堂“微”腐败。
不仅如此,玉潭中心小学每月还会开展伙食点心满意率调查,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意见征集,并召开专题会议,对反映问题进行逐一整改落实,打通后勤服务的最后一个节点。
“9000多人的教育系统要建设清廉学校和清廉系统,必须牵住党委主体责任的牛鼻子,必须依靠机关纪委的力量。”对于如何通过机关纪委来领导、组织系统二级单位纪检组织开展工作,宁乡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组长何欣颇有心得。他介绍,先由教育局党委授权机关纪委组织系统各级纪检组织开展工作,再由派驻纪检监察组对机关纪委和系统二级单位纪检组织进行监督和指导,从而构建一体化监督体系,实现“三人拨千斤”。
“室组委”联合,24天办结复杂案件
“城区两所学校向民办中职学校推荐生源当中存在违纪问题。”去年,宁乡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收到举报线索。
经过初步分析研判,该问题比较复杂,单靠派驻纪检监察组3个人很难开展工作。于是,由宁乡市纪委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室、驻教育局纪检监察组、教育局机关纪委共同组成的“联合作战单元”建立起来。
第六纪检监察室发挥长期在办案一线调查取证、谈话突破、性质认定等方面的特长优势;驻教育局纪检监察组发挥在本行业领域专业资源优势,第一时间抽调相关专家和骨干,提供业务支持;教育局机关纪委发挥地缘人熟优势,为案件收集固定证据提供保障……“联合作战”最大限度盘活了审查调查力量、整合了反腐败资源,凝聚起办案合力。最终,该案24天高效办结,相关学校领导和老师受到处分。
原来,为进一步弥补派驻纪检监察组审查调查人手不足、力量薄弱等短板,宁乡市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委”联合办案,解决跨层级、跨地域、跨行业查办案件协调取证难等问题,推进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工作提质增效。
“‘室组委’联动协作是在乡镇片区一体化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打通了市直单位监督环节之间的断点、堵点、难点,促进监督全覆盖从有形向有效转变。”宁乡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在“联”字上做文章,最大限度聚合力、激活力、增效力、提能力,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李静 段华良 王天花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