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更扬风帆立潮头 又踏层峰满目新

  高质量机构编制工作助力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办事窗口提质增效。

高质量机构编制工作助力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办事窗口提质增效。

  市委编办创新方式载体,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提升履职能力,扎实做好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市委编办 供图

市委编办创新方式载体,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提升履职能力,扎实做好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市委编办 供图

  长沙市12345政务热线工作人员正在接听群众来电。

长沙市12345政务热线工作人员正在接听群众来电。

  编制资源重点倾斜,助力“双减”政策在长沙平稳落地。

编制资源重点倾斜,助力“双减”政策在长沙平稳落地。

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 邹麟 摄

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 邹麟 摄

“要让创新实干成为岳麓山下的厚重底色、橘子洲头的时代强音。”今年来,长沙市机构编制部门紧紧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新长沙,创新实干,交出了一份担当有为的成绩单:

全面完成: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机构职能建设、长株潭一体化管理体制调整、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乡村振兴体制优化、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达标……

重点推进:开发区管理机构清理规范、园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领导职数规范管理、议事协调机构清理规范、部门职责分工协商协调机制、编制“周转池”……

亮点纷呈:党史学习教育“每周一课”、全员参与“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浸入式”调研服务治理体系建设、“星”编心制党建品牌……

“机构编制工作要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持续巩固深化机构改革成果;要跳出‘就机构编制抓机构编制’的思维,大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要创新管理,把稀缺的机构编制资源用在最重要的部位、最急需的地方。”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委编委主任吴桂英对机构编制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我们始终聚焦‘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目标任务,以建设现代化新长沙为己任,围绕发展大局,紧扣民生热点,全面加强机构职能体系研究,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管好用活机构编制资源。”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市委编办主任罗玉环表示,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省委编办的悉心指导下,全市机构编制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的部署安排,创新实干、奋勇争先,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初显成效。

突出重点强保障

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 改革攻坚和机构编制保障就跟进到哪里

湘江北上,穿长沙城而过。

西岸,是一片“热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中部首个国家级新区——湖南湘江新区在此拓荒创业,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闪亮名片以及撬动中部崛起的新支点。

东岸,有一片“蓝海”。作为湖南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中范围最大、发展优势最显著的片区,长沙片区致力于“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内陆地区高端现代服务业中心、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和中部地区崛起增长极”。

这对引人注目的“双子星”,共同担当一个关键角色——“试验田”,肩负同一个使命——改革开放创新。

担当“支点”,谁又是它们的“支点”?

近年来,长沙市机构编制系统把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作为第一要务,围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的目标任务,决策部署到哪里、推进到哪里,机构编制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保障到哪里。强省会战略、“三区两山两中心”建设、打造“四个中心”等,成为机构编制工作中的“高频词”和“关键点”。

“新区”“自贸区”建设发展,不能没有机构编制的坚强保障。

作为综合功能区,湖南湘江新区的跨越式发展,得益于按照中央赋予的先行先试权进行的一揽子改革举措、湖南省赋予其享有的市级经济管理权限以及16项省级经济管理事项直报权限、长沙市委市政府授权的市级经济管理权限。1天完成工商注册登记、10天完成土地审批转让、生产线建设项目从前期审批到如期交付仅120天……

就在今年7月,中央编办批复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为独立设置机构,这意味着湖南湘江新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翻开了新篇章。市委编办正在调研,着手制定新区“三定”(即“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规定,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机制,为新区腾飞插上翅膀。

去年9月,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正式揭牌。彼时,以自贸试验区为契机推动改革、破题开放,已成为决策者的共识。

按照部署安排,市委编办牵头审慎研究体制机制方案,进行管理体制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探索构建了“高规格领导小组+片区统筹协调管委会+区块管委会”模式的管理体制,并着力完善各功能区机构设置,为片区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截至目前,长沙片区推出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其中13项具有全国首创性。

“两区”建设,不仅是一幅城市拔节生长、项目应势而动的产城崛起图,更是一部改革攻坚、创新实干的恢弘交响乐。

同饮湘江水,共建城市群。

“长株潭一体化的高质量推进,事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抓好五项重点任务的殷殷嘱托,事关中部地区的崛起,事关湖南区域发展新格局。”罗玉环如是说。

肩负使命,主动作为,长沙积极为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成立由市委主要领导挂帅的长沙市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涉及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重大问题、重要事项研究决策。

率先全省,长沙市设置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事务中心,进一步优化了体制机制。统筹调整优化了天心区、岳麓区、雨花区、浏阳市、宁乡市的长株潭一体化工作体制。

“从规划体系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到产业发展‘同频共振’”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长沙自觉扛起省会担当,正进一步推动长株潭一体化走深走实。”

当前长株潭都市圈带动作用、集聚效应初显,以全省1/7的面积、25%的人口,创造了42%的经济总量、53%的财政收入。

党建聚合力,发展有动力。

在长沙这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党建聚合力”工程正火热开展。

市委编办牢固树立“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意识,将机构编制工作放在党管干部、党管组织的全流程中去统筹谋划、把编制资源更好地配置到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上来。

调整设置市委党建工作机构,将原分散在各部门的党建工作职责统筹起来,构建了一套体系、一个口径、一抓到底的工作格局。

同时,市委编办完善“两新”组织和各开发区党建力量配备,党的领导体系不断健全。

破解难点促发展

直面矛盾做好“加减乘除”

破难点、疏堵点,做好“加减乘除”。

长沙市委编办坚持“瘦身”与“健身”相结合,精简机构、整合职能、激发活力、盘活资源,实现“物理变化”与“化学反应”的双重效益。

“加”,力量叠加。

制定基层执法联动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自然资源等执法力量与乡镇街道执法队伍综合检查、联合执法配合机制,为提升基层执法能力建设强化制度保障。重新修订的《长沙市市直机关部门职责分工协商协调办法》,突出优化协同高效原则,针对部门之间、市政府部门之间、市委部门与市政府部门之间职责分工协商协调的原则、程序、方式方法等进行明确细化,最大程度避免责任不明、推诿扯皮等现象,推动部门严格履职尽责,切实提高机关效能。争取省委编办调剂核增长沙教职工编制7912名,并从市本级调剂1147名事业编制支持各区县(市),有力地保障了教育事业发展。

“减”,减量提质。

开发区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然而,由于开发区类型多样、数量庞杂、管理机构设置不规范、职能重点不突出等问题客观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开发区的高质量发展。

为激活开发区内生动力,今年长沙市深入开展开发区管理机构清理规范工作,直面问题与矛盾,通过“做减法”和“合并同类项”来解决“交叉点”和“盲点”。

根据省委编办批复的方案,针对开发区管理机构分散重复设置、职责交叉重叠等问题,按照优化协同高效原则,撤销一批、转型一批、整合一批。长沙市开发区管理机构精简42.5%。

精简管理机构数量不是目的。核心,在于如何让工作“顺”起来、机构“活”起来、服务“优”起来。

如,在这一轮清理规范中,浏阳经开区管委会与浏阳高新区管委会整合重组,形成了一套管理机构、一支干部队伍、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格局。

“我们在压减、合并过程中,对职责交叉分散、界定不清晰的重新明确,科学打造了园区权力事项清单。”市委编办机构编制二处负责人介绍。

“减了机构,增了效能。”园区企业的办事感受,直观而深刻。

“乘”,效应最大。

机构编制是重要资源,不能固化、不能闲置,活化投放、统筹使用是发挥资源作用的应有之义。

为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长沙市创新“编制周转池”制度,创造性贯彻落实中央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部署要求。此项改革以机构编制管理大数据平台为依托,打破行业部门间的编制壁垒,在“云”端整合编制资源。

“在不改变各单位编制‘所有权’的前提下,从市本级调剂50名行政编制、500名事业编制分别建立行政、事业2个‘编制周转池’,向急需岗位定向定量投放,有效实现编制资源统筹管理和动态使用。”

“除”,除旧布新。

自2020年以来,长沙连续两年在长沙高新区等6个开发区持续推进园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

市委编办改革与政策法规处负责人介绍,“改革是以组建行政审批局为突破口,将分散在各部门的审批权限集中起来,科学制定园区权力事项清单,大力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基本实现‘园区事园区办’。”

目前,长沙经开区新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将市场准入、工程建设、生态环保领域原分散在8个部门的75项行政许可及关联事项全部划转至行政审批服务局,企业从立项到获得施工许可最快只需20个工作日,提速30%。天心经开区梳理配置最多跑一次事项60项,占依申请类事项的95%。望城经开区推广商事登记和税务办理等高频事项全程电子化。雨花经开区实现线上“政务平台受理,审批局里办结,政务系统查询”三流程,确保企业审批事项“零耽误”。

不论“加减”,还是“乘除”,都是长沙编制资源管理的必答题。

按照“严控总量、统筹使用、有增有减、动态平衡、保证重点、服务发展”的要求,长沙破除编制“一核定终身”观念,聚焦难点堵点,不断探索跨部门、跨层级统筹调配,推动编制资源向发展最吃劲的部位流动,向民生最急需的领域倾斜,争取实现效率最高、效益最大、效果最好。

关注焦点为民生

将有限的编制资源最大程度地造福群众

教育事业关乎民生福祉,是重要的民生工程。

“双减”大潮之下,通过编制资源重点倾斜,长沙第一时间助力政策落地落实。

“立即回应社会和家长关切,为市教育局机关增设‘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明确其统筹协调全市中小学生、幼儿园儿童的校外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市委编办相关处室负责人说。

“落实中央和省、市政策,市委编办每年根据学校招生规模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动态核定学校编制,确保我们能够引进优秀的师资力量。”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校长朱正权说。

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保障,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

市委编办机构编制三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项工作市委编办已谋划在前,于今年9月深入市属36所公办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开展核编工作和教职工编制使用管理情况调研,对近12万名学生、1万名教职工的情况进行了清点核查,并及时按照今年秋季注册学生数,重新核定教职工编制。

与去年相比,今年调剂新增了370名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保障了市属中小学的师资需求,助力各校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让学生在校内学好文化知识,培养兴趣特长。

在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下,叠加疫情影响,长沙市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呈逐年增长趋势,工作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

为进一步提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效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长沙市委编办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按“以岗定员”的原则,将人员细分为仲裁员、书记员、行政辅助人员等岗位,同时根据近三年工作量进行对比测算,相对精准地计算出人员编制需求,并以此为依据加强人员编制保障,努力为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体系提供支撑。

情况类似的,还有长沙市12345政务热线。

近两年,长沙将原属各单位的三十多条政府部门热线归并统一到12345政务热线,设立长沙市12345政务热线中心,搭建了长沙人民群众的“暖心线”。

中心成立后,后台转办工单总量增长50.47%,现有人员力量已无法满足工作需要。

市委编办了解情况后,赴该单位开展深入调研,按照全流程管理的需要和从严从紧的原则,创新开展机构编制评估工作,根据单位人员诉求和调研摸底情况,加强了人员编制配备。

破除制约发展的机构编制壁垒,全市机构编制系统还在不断将服务的触角向基层延伸,创新编制管理使用方式,将有限的编制资源最大程度地用于改善民生、造福群众。

打造亮点树形象

“浸入式”蹲点蹲出创新实干好作风

“用户思维”“浸入式”调研……在长沙,这些词汇出现在机构编制工作中可不新鲜。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面对重大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调整事项,市委编办积极探索推进“浸入式”蹲点调研加评估论证的工作机制,组建工作专班,下沉部门单位工作一线,开展1-5天不等的“浸入式”蹲点调研。

今年以来,这样的蹲点调研及座谈研讨已经开展一百多次,向市委和市委编委报送工作情况和建议103件。

“近期围绕如何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率、满足事业发展需要,听汇报、察实情,‘走出去’‘请进来’。”最近参与了“三定”规定执行情况调研评估的市委编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一行16人,分成4个小分队,深入区县园区和相关单位面对面沟通交流,搜集掌握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暖心”调研和“含情”服务受到各单位点赞。

有“浸入式”蹲点调研,还有“沉浸式”学习比武。

“校外培训预付式消费退费谁来管?”“商标侵权谁来管?”……12月17日,长沙市委编办举办“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第二场“团队技能协作大比拼”竞赛中,台上竞争激烈、台下反响强烈。

此次竞赛的题库,全部来自市委编办向市直机关单位征集的履职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

“目的就是让全系统干部在学习中不断提升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本领,为长沙更好实施强省会战略提供体制机制支撑和机构编制保障。”市委编办负责人介绍。

这是长沙市委编办对标机构编制工作新的职责使命、角色定位和标准要求,用实招、出实效的一个小切口。

近年来,结合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长沙市委编办以基础建设年为抓手,编印《长沙市委编办审批和服务流程(试行)》,将4大类17项机构编制事项逐项明确政策依据、行文要求、审批流程等,将《条例》关于动议、论证、审议决定等程序性规定融入到具体的机构编制事项办理中,实行限时办结,做到件件有回音。同时,探索建立长沙市网上名称管理电子台账、人员上销编预约等机制,机构域名注册100%实行不见面审批,90%以上用编事项实现当场办结,并将办理进度通过短信实时推送给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人事干部,获部门单位广泛好评。

创新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员参与党史宣讲大PK,通过全面查阅学习党史资料、深入红色教育基地播报、拍摄情景剧、连线讲解等形式,让理论学习“有气质”“味道甜”。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大家共同打造了以党建带团建、聚力促发展的“‘星’编心制”党建品牌,形成了“忠诚担当、公正廉明,专注精进、和合共赢”的团队文化氛围。

“有人形容机构编制部门是‘一家守门万人顶’。”市委编办综合处负责人坦言,在落实党委政府决策的过程中,机构编制部门必须始终坚持原则、练就过硬本领、敢于担当作为。

心之所向是初心,行之所往显担当。

2022年即将来临,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长沙机构编制人将始终保持“赶考”的状态和奋进的“姿态”,用“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强化担当、创新实干、奋勇争先,为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长沙贡献机构编制新力量。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凌晴 姚勇军 唐婧 吴雯芳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