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出台政策措施,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图为在望城举行的专场招聘会,诚邀广大人才来长留长、创新创业。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安居乐业,自古就是老百姓对幸福生活最基本的界定。一份稳定而有保障的工作,是劳动者面对生活的勇气和顾全家人的底气,是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底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将就业摆在“六稳”工作、“六保”任务之首。近年来,长沙坚持就业优先战略,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牢牢守住了就业基本盘,稳住了千万家庭的幸福。
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现在工作挺轻松的,我干起来不费劲,能挣上钱还能照顾母亲,我很满足。”近日,记者走进开福区四方坪社区,见到了正在打扫卫生的张小怀,提起现在的工作,他满脸幸福的笑。
居住在四方商贸城的张小怀,因为肢体有残疾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长沙市人社局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为他申报了公益性岗位。今年7月18日,张小怀正式上岗,在四方坪社区从事保洁工作。
在家门口就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就能养活自己和母亲,张小怀的幸福就是这样简单而纯粹。
为张小怀这样的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援助,是长沙人社部门帮促重点群体就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长沙人社部门面向重点群体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将就业服务送到家门口、校园内,创新推出“311”就业援助模式:每年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推荐3次岗位信息,提供1次职业指导,提供1次免费技能培训信息服务。
仅今年上半年,“311”就业援助就服务覆盖近9万人次,助力失业人员再就业5.07万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13万人。
就在长江禁捕退捕以来,市人社部门送岗上门、送“训”上门,力促退捕渔民转产就业,让上岸渔民生活从船上的“摇摇晃晃”变成陆上的安安稳稳。截至目前,全市127名劳动年龄内、有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退捕渔民实现就业。
强化主动服务,突出标准规范。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起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认定各级充分就业社区(村)459个,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就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稳就业,就必须稳企业。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长沙市率先出台落实《有效应对疫情影响援企稳岗十三条政策措施》及配套细则,全力帮扶企业渡过难关、恢复生产、稳定发展,发挥政策最大效应,努力保住就业存量。
今年春节前,长沙及时推出“暖心8条”稳岗留工,外省在长务工人员留长过年人数达4.64万人。另一方面在面向全省的劳务协作中深耕细作,早在1月初就提前铺排,收集全市10万个企业岗位,并深入省内5市18县开展劳务协作走访,帮助企业搭建覆盖市县乡三级的用工对接渠道。
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29支招工小分队再赴“三湘四水”,深入省内42县开展招聘,各渠道带动相关企业招聘3万余人,又一次创造了服务企业用工的“长沙速度”。
在破解企业“用工难”特别是阶段性用工紧缺问题上,长沙市人社局千方百计强服务、拓渠道。组织企业与省内118个产业工人培养基地劳务协作对接,搭建企业与10所在长中高职院校的政校企对接平台等,一系列措施着力开拓覆盖全省、延伸省外的用工渠道,用工服务的针对性、时效性进一步强化。
技能提升计划培养“长沙工匠”
“没啥文化,不懂技术,工作不好找啊。”今年初,眼瞅着乡亲们陆续找到好工作,家住浏阳市达浒镇的张春山颇为心焦。
一直以来,张春山全家人的生活来源就是8亩薄田和他在工地当泥瓦工的收入。但是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张春山在工地上只能干点杂活儿、苦活儿,日子过得并不十分如意。
今年5月,长沙市人社部门重点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培训内容由劳动力自己根据需求按“单”点“菜”。得知这个消息后,张春山赶紧回镇上报了名学焊工。
“立焊一定要稳,焊枪要紧压焊面,呈月牙形左右摇摆焊接,就连背面也要看到相同形状的痕迹。”课堂上,老师讲得认真,台下学员听得仔细。
“培训实行分组教学、单独指导,每天都有实操课。短短15天我就掌握了电弧焊、二保焊等技能,还取得了证书。”毕业考试时,张春山的实操课得了93分的高分,这让他很振奋。
更让张春山高兴的是,毕业没几天,培训学校在微信群里发布两家公司的招聘信息。他选择了一家,当天下午就通过了面试。“现在一个月工资4700多元,还有保险。家里买东西再也不用盘算半天了,这种家有‘余粮’的感觉真好!”
职业技能培训,不仅致力于把农民工培养成技术工人,还要把技术工人培养成“长沙工匠”。近年来,长沙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积极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
培训“可咸可甜”,选择范围大、培训范围广:企业可根据实际自主确定培训对象时间、地点和内容;培训对象不仅扩大到企业所有职工,还包括将与企业签订半年以上实习协议和就业协议的技工院校在企业实习的学生。
自长沙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近6300人,发放补贴1292.8万元。
企业培训,政府买单。目前,长沙在全市范围内已认定了蓝思科技、中联重科、华自科技、楚天科技、铁建重工、华天酒店、茶颜悦色、徐记海鲜等37家重点企业职工培训中心,直接开展政府补贴性技能培训2万余人次,成为长沙市职业技能培训的主阵地。
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长沙智能制造、家政服务等产业培养输送了大批高水平的技能人才,有效促进了“22条产业链”的发展。
创业带动就业助力梦想起航
上门整理代劳、空间规划指导、收纳工具开发……湖南女子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生肖思嘉瞅准了当代人对“断舍离”服务的巨大市场需求,在校期间便成为一名创业者,成立住美整理工作室,专注于家庭整理收纳服务。
工作室成立以来,获得了长沙人社部门和学校的大力支持。免费工作场地、各类扶持资金、创业大赛补贴,为创业初期的肖思嘉解决了不少难题。不仅如此,市人社局提供的SYB创业培训、创业孵化服务、创业专家辅导等,也让肖思嘉的创业之路走得更加平稳。
2020年12月,肖思嘉正式成立公司,截至目前累计为200多个家庭提供上门整理服务,服务时长达2000小时,并直接带动就业20余人。
“肖思嘉所在的湖南女子学院是长沙30家创业培训定点机构之一,也曾获评市级创业孵化基地。”长沙市创业指导中心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长沙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探索建立以“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和创业孵化基地”为载体,集“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培训辅导、创业项目孵化、创业资金扶持”于一体的创业服务体系,努力打造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生态。
随着一系列创新创业政策的陆续推出,2016年至今,全市共有3.1万名高校学生参加创业培训,累计孵化创业成功实体数462家,带动就业1万余人。
“让有创业意愿的人群都能享受一次以上免费创业培训。”这是长沙对创业者的承诺,也是长沙推动创业培训广泛发展的实践。截至2020年底,长沙市共有创业培训机构19家,承担起全市创业培训任务。“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开展创业培训3万余人次。
9月7日,2021年度长沙市创新创业带动就业项目评审工作启动,作为长沙宏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湖南大学2021届毕业生蒋昌兵参加了比赛。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因为有税收减免、创业补贴这些好的创业政策,公司目前发展顺利。”蒋昌兵高兴地告诉记者,公司研发的“北斗智能网联车辆货物流向管控平台”入选了湖南省软件行业协会2020年湖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优秀解决方案。
在长沙,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等,共计10类群体悉数被列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项目扶持的优先群体——
他们,符合规定条件即可享受5000元至3万元不等的一次性创业补贴,以及每月600至800元为期2年的经营场所租金补贴;
他们,还可以优先享受长沙市创新创业带动就业项目扶持,可获得不超过其实际有效投入的50%、最高10万元的项目扶持;
他们,一旦被评为优秀青年项目,即可获得不超过其实际有效投入的50%、最高为50万元的项目扶持。
政府鼓励创业,部门服务创业,社会支持创业,群众自主创业。在长沙,创业主体持续扩大;在长沙,有创业梦想就能起航;在长沙,创业带来的幸福就在身边……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李静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