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综合立体交通铸就长沙向上力

今年“五一”假期,长沙C位出道,火爆全国。这背后,少不了长沙综合立体交通的支撑。

“五一”期间,长沙黄花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超40万人次,比2019年增长6.7%,创下客流新高。

长沙火车南站日均发送旅客16.2万人次,京广、沪昆两条高铁大动脉组成的长沙高铁网络覆盖全国。

从5月1日至5日,长沙地铁线网客流强度连续五天位居全国第一,成为中部地区首个登顶地铁客流强度全国第一的城市。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

如今,长沙外联内通、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已初具规模,为长沙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向上力。

交通锻造城市吸引力

在中国21世纪城市发展史中,长沙无疑是匹“黑马”。

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长沙一路赶超,GDP突破1.2万亿元,实现了从三线城市到新一线城市的跨越。

从某种意义上说,长沙交通的发展,与长沙经济实力的跨越同频共振。

1989年,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通航,10条航线开启长沙人翱翔蓝天的畅想。如今,黄花机场跻身全球百强,长沙人从家门口直飞世界五大洲的愿望成为现实。

1977年,长沙火车站开站通车,成为当时全国第二大火车站。如今,高铁、城铁、地铁、磁浮“多铁”联通,给长沙带来无穷红利。

凭借公、铁、水、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长沙弥补了不沿边、不靠海的劣势,迈向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波士顿龙虾、加拿大车厘子、肯尼亚鲜花……来自全球的优质商品飞进长沙市民的生活,足不出户就能“购”遍全球。

173家世界500强企业陆续投资长沙,其中境外世界500强企业达99家。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让天下宾客来长沙追逐“诗与远方”不再遥远。正因如此,长沙从“网红”进阶为“长红”,近5年每年流入人口都在20万以上,今年长沙市常住人口更是首破1000万,人口集聚效应显现。

综合立体交通,是长沙发展的最坚强支撑,也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劲。

交通提升民生向心力

长沙,一座有爱的城市。

作为城市文明的窗口,长沙交通将长沙的爱体现得淋漓尽致。

2014年,一抹蓝色勾勒出长沙轨道交通的雏形。6年后,单线成网,长沙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160公里,实现主城区六区一县全覆盖,让普通百姓享受到了安全准点舒适便捷的出行服务。

1997年,长沙迎来第一条空调车线路。如今,空调已成长沙公共交通的基本标配,公交车、出租车、地铁、城铁、磁浮等公共交通工具更是丰富多彩,供市民自由选择。

在长沙交通发展中,不变的是“以人为本”的初心。

长期以来,长沙公交车坚持实施“刷卡七折、学生五折”的票价优惠。如今长沙地铁网络纵横交错,但全网最高票价只需7元。

公共交通乘车体验和出行费用的一增一减,让百姓的幸福感油然而生,这也是长沙连续13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奥秘。

交通激发发展新活力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

稳定国际物流供应链、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长沙交通为长沙加速发展提供新活力。

2020年,中欧班列(长沙)率先全国保持“天班”开行,全年开行530列,同比增长28.95%。2020年,长沙黄花机场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达7.54万吨,同比增加48.7%。2020年,国家邮政局授予长沙“中国快递示范城市”,长沙当年邮政快递业务总额达212亿元,位列中部前列。今年一季度,长沙邮政快递业务量达2.2亿件,同比增长41.9%。

一组组数据,展现了长沙快速发展的物流产业和物流全球的立体通道。

今年,长株潭一体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广度、深度、力度和速度推进。

长株潭一体化,交通先行。

近年来,随着多个交通项目持续推进,长株潭一体化持续加速。

沿着芙蓉大道快速化改造项目一路前行,一个个重大项目正拔节生长;坐上“公交化”运营的长株潭城际铁路,长株潭三市的人流来往更加紧密……

而从今年4月签订的《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综合交通合作协议》来看,一个内畅外联的一体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将在不久后成型。届时,“半小时交通圈”的加速建设必将推进“半小时生活圈”“半小时经济圈”的发展。

追梦不止,开启新征程!

覆盖水陆空、联通全世界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将不断刷新长沙速度,让长沙与世界惬意相拥。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吴鑫矾 陈芳 游伟民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