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长沙卷,同时也是一部长沙交通人的奋斗史,凝聚着一代代交通人的感人故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记者走近一批长沙交通行业的优秀党员代表,看他们为长沙高质量发展干事创业的磅礴动力。
冲锋一线的铿锵玫瑰
“您好,我们是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的执法人员,请出示证件配合我们检查。”在长沙汽车西站西二环辅道,一台出租车正停在路边,吕慧带领执法人员立即上前了解情况,维持客运市场秩序。
吕慧是长沙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岳麓大队大队长,也是长沙交通行政执法部门唯一的驻区女队长。虽然是女性,但吕慧总是冲在交通执法的最前线。
“我是党员,又是大队长,必须起到带头作用。”吕慧说,交通行政执法如同猫捉老鼠,不能让违法违规行为抓到执法真空期。因此,常常需要昼夜颠倒,在凌晨对交通顽瘴痼疾进行突击行动。
岳麓大队执法队员告诉记者,无论是治超还是打击非法营运,每次执法吕慧总是第一个上车取证、第一个亮证执法,最后一个离开执法现场。如果现场有暴力抗法等行为,吕慧总是挡在队员前面,自己直面危险。
面对暴力抗法行为,吕慧有一套“柔中带刚”的办法。面对威胁恐吓,要临危不乱,不能退缩。同时,要耐心开导劝解,安抚被执法对象的情绪,尽量化解执法现象的矛盾。
据了解,岳麓大队挂牌成立以来,共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车辆184台次,卸载超限货物2254余吨,走访检查企业30家,约谈12家,这组数据是所有大队里面最亮眼的一份成绩单,有效维护了辖区客货运市场,保障广大市民平安出行。
踏浪而来的“船检工匠”
近日,长沙最高气温已攀上30摄氏度,而船舶甲板上的温度更高。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沙市水运事务中心船舶检验事务部副部长邓巍需要身穿厚重安全服、头戴白色安全帽,在十来米的垂直单梯爬上爬下,脸盆大小的“人孔”钻来钻去,为船舶进行全身“体检”。
“船检是一项体力活,特别是夏季船检时,需要在高温下身着护具攀上爬下,对人的体能和意志都是挑战。” 邓巍说,在夏季烈日炙烤下,船甲板的温度最高接近60摄氏度,密不透风的机舱也接近50摄氏度,而且还伴随着各种粉尘、噪音和刺鼻的油漆味。但就是这样的环境,他们经常一下机舱就是一个多小时,衣服湿了又干,最后结出一层细细的盐粒。
“船检更是一项细致活,从船舶设计开始,到最后报废,只要是在我们管辖范围内,就得对他们的‘体检’负责,确保一毫米都不能差。” 邓巍说,船舶每个重要部位、每道焊缝质量、每项试验结果,都关系到船舶的航行安全,他们需要逐一检查、核实和验证,排除船舶安全隐患。最多的时候,他一年就要登船检查300艘。工作14年,他登船3100余艘,提供了上万条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
随着长沙水运的快速发展,长沙港口迈入“千万吨级”行列,邓巍检查的船也覆盖了游船、客船、渡船、集装箱船等多种船型。在日复一日与船舶打交道的过程中,他早已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并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为船舶航行护航。
“三牛精神”耕好“党建”田
高考来临,连续21年举行的长沙公共客运行业“爱心送考”也来开帷幕,为考生出行提供更安全、更优质、更贴心的服务。
“‘爱心送考’是长沙输出全国的一个国字号公益品牌,也是长沙文明创建的闪亮名片。” 从业30年的长沙市城市公共交通事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周运秋是“爱心送考”的策划者和参与者之一。他告诉记者,当前交通运输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开展,本次“爱心送考”活动正是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
在同事眼里,周运秋是夙夜在公的“老黄牛”、服务群众的“孺子牛”、勇于开拓的“拓荒牛”。
在长沙节假日客运高峰期的各大枢纽站场,周运秋始终带头冲锋在一线。他带领全中心组织常态化疫情防控300万只爱心口罩定向捐赠,整改各类相关问题隐患1313个,完成长沙全部3103台“两客”车辆智能监控设备安装,助推公交都市建设升级提档。
“公共交通,安全是底线,民生是根本。”在周运秋带领下,长沙市城市公共交通事务中心始终以党建工作为注脚,以群众满意为导向,坚持“党建+业务”双融合理念,将党建触角延伸和覆盖到六大行业服务监管中,运输服务红管家品牌党建内涵不断拓展,并创建了以引领力、组织力、原动力、生命力为核心的“四聚四力”党建新模式,积极助力长沙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吴鑫矾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