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江北上 乘风破浪

湘江北上,乘风破浪。际会京华,视野开张。

初夏时节,草木葳蕤。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率长沙市党政代表团赴北京考察学习交流,并举行长沙投资环境推介会。代表团马不停蹄,考察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信集团、北京市朝阳区等地。

这次北上,大家没有背上很多的行囊,却满载着长沙的风采与温度,满载着长沙的梦想和希望。

亮相于京华,招商到首都,长沙是有底气的。

长沙的底气,来自发展的加速、实力的激增。

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发展指标,经济与人口是两个最重要的尺度。“万亿GDP俱乐部”和“千万人口俱乐部”是多少城市梦寐以求的目标。曾经,这两大目标对长沙而言也是遥不可及。2010年,长沙GDP为4547亿元,常住人口为704万人。2020年,长沙GDP突破1.2万亿元,跃居全国城市第15位、省会城市第6位。刚刚出炉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到2020年底,长沙市常住人口已超过1000万。10年过去,长沙的经济总量增长了近2倍,人口则增加了300万。

人口是最大的红利,得人才者得未来。长沙“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特大城市“两个一千”目标,即常住人口1000万、建成区面积近1000平方公里。“十四五”开局第一年即实现人口1000万的目标,这似乎在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其实又在情理之中。

长沙的底气,来自社会的嘉许、世界的赞誉。

长沙不靠海、不沿边,起点不高、底子较薄,但凭借湘人特有的热忱、务实和努力,一路赶超、一骑绝尘,硬实力、软实力双双发力,美誉度、影响力不断攀升。世界“媒体艺术之都”“国际美食之都”“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一系列荣誉纷至沓来。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长沙13个主要景区接待游客151.09万人次,入围全国十大旅游热点城市、全国三大新晋夜游城市,网络美誉度超过90%。

长沙的底气,来自环境的优化、形象的提升。

近年来,长沙大力优化投资环境、切实改善营商环境,成绩斐然,备受赞誉。去年8月,《中国城市营商环境发展评估报告》在京发布,长沙再次荣获“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去年12月,由两个知名研究院发布的国内城市营商环境排名,长沙名列第九位,荣居中部第一。今年3月底,在首届全国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论坛上,长沙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综合排名居全国第11位、中部第一,法治环境、融资环境指标进入全国前十。最近,长沙又获评“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和“中国十佳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市”、“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

也许数据更有说服力。2019年,长沙市场主体突破100万户大关,万人市场主体拥有量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2020年,长沙市场主体超120万户。毫无疑问,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成为长沙最大的竞争力、吸引力。

长沙的底气,更来自于多种国家发展战略的优势叠加。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勉励湖南着力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为湖南和长沙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定位、指明了方向。紧接着,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获批、建设长株潭都市圈写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与此前一系列与长沙相关联的国家战略形成优势叠加。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对全国216个地区予以督查激励,长沙河长制湖长制推进等7项工作8次获得表扬激励,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

一提到投资环境推介会,在大多数人看来,无非就是跑企业、会老板、谈项目。

但长沙这次在北京举办的推介会却刷新了许多人的认知。长沙党政代表团跑的不仅仅是企业、公司,更多的是高校、是科研院所;他们参观的不仅仅是工地、车间,更多的是实验室;他们会见的不仅仅是董事长、总经理,更多的是大学校长,是科学家、院士;他们谈的不仅仅是合作项目,还有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国之大者”。

这就是长沙的器识、长沙的襟抱、长沙的视界。

毫无疑问,长沙党政代表团的北京之行,不仅仅是传统的招商引资,更是富有远见的“招才引智”。

招才引智,旨在助力长沙全力当好实施“三高四新”战略领头雁,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示范区,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

招才引智,旨在推动长沙高质量发展,由“制造之都”转型升级为“智造之城”,让长沙“手可摘星辰”。

作为“制造之都”,长沙不仅领跑中国,在不少领域还能称雄世界。这里拥有新材料、汽车等多个千亿产业,制造业在全市经济总量中占比高达40%;这里集聚了25家工程机械产业链重点企业,其中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铁建重工四家堪称“长沙制造”的“四大天王”,均稳居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之列。

当世人津津乐道于“长沙制造”之时,长沙早已开始酝酿更大的“思想风暴”和“雷霆行动”,大步向“智造之城”进发。

近两年来,长沙的决策层频频实施大布局、大谋划,以“三智一芯”产业为主攻方向,加速布局5G应用、人工智能、智能驾驶、大数据、轨道交通、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优势产业,全力提升数字经济和产业生态竞争力,加速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动长沙制造业向“智造”转型,向“云端”进发。

建设“智造之城”,长沙在路上。对优势和成绩,我们不能盲目自信;对隐忧和差距,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我们科技创新的整体实力还有待提升。且不说北上广深,与武汉、西安、成都、合肥等国内科创经济先进城市相比,长沙也还有差距。

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无所得矣。

在今年初的“新春第一会”上,吴桂英书记大声疾呼:我们要聚焦既定目标,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

长沙党政代表团赴北京学习考察,毫无疑问,就是要对标先进、比拼强者,就是要为长沙把脉,招才引智,学习先进经验,赋能长沙高质量发展。

我们再回顾一下代表团的行程,一切便豁然开朗。

在清华、北大,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将围绕智能装备、先进储能材料、超精加工、工程机械、计算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方向,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开展人才交流引进、战略性储备干部培训及战略决策咨询等方面的合作。

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双方表示将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大科学装置布局等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市所交流合作机制。

在中信集团,双方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在综合金融服务、先进智造、新型城镇化、新消费等领域的合作。

媒体报道记载了一个细节:上午8时,吴桂英一行从湖南大厦出发;晚上8时,吴桂英一行回到湖南大厦。

以首都的湖南大厦为基点,长沙的每一次出发,都不会回到历史的原点——这是一次对标之行,这是一次智慧之约。让世界进一步认识长沙山的故事、水的传奇、洲的魅力、城的精彩,也让长沙以更高的颜值、更佳的气质、更好的内涵、更高的品位,奋进未来,走向世界。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傅小松

编辑:彭佩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