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长沙主要水质监测断面全部达标,全市26个国省控水质监测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51个市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浏阳河、沩水河等河流水质从原先的V类、劣V类到现在稳定达到Ⅲ类……人民群众在水生态环境方面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得到全面提升。近日,长沙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将获得2021年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2000万元奖励。
记者5月17日从长沙市河长办获悉,今年长沙将推动智慧管河,在浏阳河榔梨至入河口段探索采用智能无人巡河,采取整合、新建等方式,逐步实现市管河湖长沙市主城区段、县城段、区县(市)行政交接断面、重要集镇段视频监控全覆盖。
(《浏阳河之秋》,邓立波)
所有水域纳入河湖长制管理
长沙地处湘江下游,境内水系发达,湖库众多,水资源分布具有过境水量大、时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量少等特点。境内主要河流337条,湖泊14个,上型水库574座,沟渠塘坝等小微水体16.02万余处,其中流域面积较大且被列为市管的河湖有湘江长沙段、团头湖、龙王港、浏阳河、捞刀河、靳江河、沩水河、沙河(简称“一江一湖六河”)。
长沙分别在2017年5月和2018年8月出台推行河长制、湖长制的实施意见,将所有水域纳入河湖长制管理,全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制责任体系,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分别担任第一总河长、总河长,全市共设立市级河湖长10名,县级河湖长107名,乡级河湖长875名,村级河湖长2461名,片区河长5462名,分级分段形成了所有水体责任全覆盖、监管无盲区的工作机制。
为实现治理精准化,长沙还率先在全省出台市管河流“一河(湖)一策”,采用“1+X”河湖综合治理规划方案编制模式,即每条(个)河(湖)制定1个《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纲要》和若干个《专项治理方案》,逐一梳理河湖存在的突出问题,由11个市直部门分别编制专项方案并牵头落实,确保全市河湖环境持续好转,河湖水质持续提升。
(《母亲河》,张迪)
打通管水治水“最后一公里”
穿好防水裤,走近塘口、拉起地笼……眼下正是小龙虾上市旺季,天刚蒙蒙亮,长沙县果园镇花果村龙虾大户夏冬林就忙开了,“今年又是好收成。”
得益于良好的水质,花果村稻田养虾渐成气候,形成了以稻虾种养为主的特色产业,水产养殖、餐饮娱乐、休闲旅游、民宿体验等遍地开花,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水质问题看似在河湖,源头却在小微水体。长沙坚持“大小共抓”,在治理大江大河的同时,聚焦小微水体管护,把小微水体治理放在全市河湖长制推行和乡村振兴大局中来谋划,以“让水留下来、活起来、净起来、美起来”为目标,打出小微水体整治“组合拳”,共摸排登记小微水体16.02万处,实现小微水体管护全覆盖,同时强化资金投入,全面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
据悉,长沙今年计划打造20个市级小微水体示范片区,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李成辉 尹丹霞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