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创新谷(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中心)项目效果图。受访方供图
经过前期项目论证和规划设计,到21日,投资约5亿元、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和湖南鑫宝投资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东湖创新谷(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中心)项目已完成立项和前期规划,主体将于今年上半年开建。届时,自贸试验区长沙芙蓉片区这个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服务搭建而成的平台,将助力湖湘农业科技自立自强“闯天下”。
背景 农业领域科研能力强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
位于芙蓉区的东湖街道,聚集了中科院亚热带研究所、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3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正在打造的“中国种业硅谷”是“种业芯片”的高地,可谓是我国农业领域科研能力最强、科技成果最集中的基地之一。这里,有“杂交水稻之父”之誉的袁隆平院士,大家亲切地称他为“米院士”,还有“油菜院士”官春云、“辣椒院士”邹学校、“养猪院士”印遇龙、“茶叶院士”刘仲华和“鱼院士”刘少军,组成了阵容强大的农业“院士天团”。
片区内,还聚集了2000多名副高以上的农业技术专家以及数以万计的大学生群体,科技成果丰富,自主创新能力突出,对相关产业推动作用大。这里的科教机构拥有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千余件,其中200余件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片区内科技机构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生猪产业联盟和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创新研究平台,有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70多家,为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提供了实体。
“发力新发展阶段的‘三农’工作,片区内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正当其时。”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充满了时代紧迫感。记者了解到,目前,片区内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相对滞后,缺少专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科技成果信息汇交与发布机制尚未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率仍有待提高。
使命 为农业科技成果提供转化和服务提供平台
如何让省会长沙农业领域的这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握指成拳”,力促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助力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在国内国际的“双循环”和自贸试验区建设中闯出一片新天地?东湖创新谷项目可谓带着历史使命而来。
即将动工开建的东湖创新谷项目位于芙蓉区东湖街道,占地面积289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为自贸试验区长沙芙蓉片区建设提供配套,为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的平台,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科技成果展示中心、设施装备展示中心、科技企业服务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成功转化区、科技创新服务云平台、农资仓储物流基地,以及专家、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和人才公寓及配套用房等。
据项目负责人邹炎介绍,项目围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服务为特色进行规划建设,旨在对湖南现有农业科技资源进行整合,提高农业技术资源利用率,降低开发和推广成本,带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及推广服务行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同时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链的延伸与自贸试验区长沙芙蓉片区建设的“落地”。
该负责人表示, 项目的建设还将有助于落实长沙市“以打造‘中国种业硅谷’为重点加快隆平新区建设”的精神,打造“种业硅谷”生物育种产业园,擦亮“种业芯片”,实现农业科研品牌化战略,打造以中科院亚热带研究所、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为核心片区的农业科技人才和技术的集聚高地。未来,东湖创新谷将成为湖南乃至全国农业科技发展和创新崛起的新引擎。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周和平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