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市委编办奋力谱写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新篇章

  长沙市机构编制系统通过多种方式,狠抓自身建设,提升能力水平。    市委编办供图

长沙市机构编制系统通过多种方式,狠抓自身建设,提升能力水平。 市委编办供图

  为保障园区高质量发展,市委编办全力以赴做好体制机制优化、编制资源配置等工作。王志伟 摄

为保障园区高质量发展,市委编办全力以赴做好体制机制优化、编制资源配置等工作。王志伟 摄

  在加强长沙市教师队伍建设上,机构编制部门积极贡献力量。市委编办供图

在加强长沙市教师队伍建设上,机构编制部门积极贡献力量。市委编办供图

  机构编制部门全力保障现代化长沙建设。资料图片

机构编制部门全力保障现代化长沙建设。资料图片

机构编制资源是重要政治资源、执政资源。

机构编制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工作,事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当前,长沙市委编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书记许达哲在长沙市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报告会和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牢牢把握职责定位,坚决扛起“三高四新”战略实施的省会担当,不断巩固深化机构改革成果、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改革、盘活调优机构编制资源,为全面建设现代化长沙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支撑。

拳拳赤子心

服务大局有担当

一片“城中村”能“长”出什么?

在这里,它“长”出了造型别致的时尚建筑群,刷新了浏阳河第八道湾的颜值与内涵;“长”出了活力四射的视频文创园区,刷新了湖南文创产业的高度与格局。

3年前,倘若你由南向北经东二环过浏阳河,举目是百废待兴的空地。这是长沙最大的城中村——朝正垸拆迁平整后待开发的地块。

3年后,这里奇迹般地崛起集聚3000家视频文创类企业的“中国V谷”——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

一座大学城,未来想象空间有多广阔?

当前,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簇拥了20多所高校院所、57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汇聚了40余名“两院”院士、30余万名在校大学生、10余万名科研人员。

岳麓山下,材料科学、计算机通信、人工智能、机械工程等重大领域产出系列高精尖新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共597项,占全省的75%。一系列世界领先成果在此诞生,一批批校企合作成功范例精彩上演……

马栏山何以一马当先?岳麓山何以振翅腾飞?

近年来,市委编办把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作为机构编制部门第一要务,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推进到哪里,机构编制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保障到哪里。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编办主任刘越高在《奋力谱写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湖南新篇章》中指出,“把机构编制工作聚焦到服务保障‘三高四新’的战略。机构编制部门要按图施工,切实做好体制机制优化和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等保障工作。”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明确,要“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在管理全流程中的基础性作用”。这决定了机构编制工作重在发挥顶层设计的功能,机构编制工作者既要做执行者、落实者,更要做设计者、谋划者和探路先锋。

“兵马”未动,机构编制先行。

而“先行”的关键,就是“三定”。

“三定”规定,即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使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使整个党委、政府各部门成为协调运转、高速运转、高质量运转的有机整体。

立足现代化长沙建设,不论是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岳麓山大学科技城“两山战略”实施,还是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建设等,都离不开“三定”规定的科学制定、坚实保障。

自贸试验区是改革发展的先手棋、先行者。国务院批复设立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来,长沙市委编办紧扣国家赋予的战略使命,先期开展机构设置、管理体制等顶层设计的研究工作,并按程序报省委编办,努力为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长沙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

2018年3月,本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启动。同以往历次机构改革相比,此次改革力度之大、影响面之广、触及的利益关系之复杂前所未有,堪称“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变革”。

两年多过去了,长沙的改革成效如何?

长沙市委编办今年组织对42家市直单位及9个区县(市)的机构改革方案及“三定”规定执行情况开展调研评估。

在市政府物流口岸办,该办综合处处长黄劲松切身感受到,改革既有机构组建的“物理变化”,更有行政效能提高的“化学变化”。

物流口岸办这一机构的组建,极大地促进了长沙物流产业优势发展——长沙成功获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创建了“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尤其是促成中欧班列(长沙)跻身国家第一方阵,在疫情期间国际物流通道受阻的情况下从境外紧急抢运大量抗疫物资,为全市疫情防控提供了保障。

同批成立的数据资源局,精心搭建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的四梁八柱,系统构建数据资源管理体系,推动形成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生态,为长沙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改革后运行体制更加顺畅,全方位推动了社区提质提档和城市有机更新。”市人居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沙获批全国城市体检评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试点城市,人民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

不忘改革初心,保持改革定力。

机构改革组织实施工作虽已结束,但机构编制部门推进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提高履职服务能力水平的工作永远在路上。

悠悠百姓情

保障民生有情怀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

如何把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用好用活、用在“刀刃”上,让群众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近年来,长沙市委编办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要求,注重严控总量、统筹使用、有减有增、动态平衡、保证重点、服务发展,推动机构编制资源向民生倾斜,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这些年,长沙市基础教育迅猛发展,每年净增注册学生人数逾5万名,新建、扩建学校力度不断加大。学生数量和学校数量双双增长的背后,师资力量供需矛盾不断加剧,教职工编制需求压力也进一步增大。

为缓解这一矛盾,市委编办积极争取上级支持,2019年在省委编办大力关心支持下,核增长沙市公办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7700余名。

为进一步优化教职工编制配置,市委编办今年派出工作组,深入市属36所中小学,逐个班级、逐个座位核清注册学生数,科学测算所需编制。

“要把有限的教师编制资源放在最需要的地方,充分保障长沙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市委编办机构编制三处副处长成程说。

一位好校长,能带出一批好老师,成就一所好学校,培养出一届又一届优秀学生。为建设优秀校长队伍,今年长沙市出台“硬核”举措:2020年至2022年,从市本级事业编制总量中调剂40个编制,作为公办小学优秀校长专用编制,激励内五区和高新区面向全国,引进一批业绩优秀、业内公认的公办小学优秀校长。

抱薪者须获温暖,奉献者应被激励。

“疫情就是命令,在医院招募援鄂志愿者的时候,我立即报名。”今年初,长沙市本级医疗卫生机构援鄂医务人员有7名非在编的同志。长沙市中心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护士孙岸中就是其中之一。

医务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安危冷暖,始终牵动着全市人民的心。为切实落实中央、省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的有关精神,市委编办主动对接市卫健委等单位,积极为疫情防控一线单位提供机构编制保障,以暖心行动激励鼓舞一线医务人员。

今年3月,长沙市委编办调剂93个事业编制用于择优聘用市本级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非在编医务人员;调剂7个事业编制用于市本级7名援鄂非在编医务人员的考核招聘。

“当医院同事电话告诉我这条新闻时,我很惊讶,但更多的是对组织暖心关怀的感激。”孙岸中事后回忆,“在抗疫最艰难的时刻,这一激励措施极大地鼓舞了一线士气。”

……

聚焦社会民生所需,将有限的编制资源向教育、医疗等重点民生领域倾斜,是群众所盼;瞄准职能配置优化,完善基层机构职能体系,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同样是基层所盼。

权责不清、多头执法,执法“缺位”“越位”……这些问题,在基层执法过程中一定程度存在。

以问题为导向,长沙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文化市场、农业五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探索建立适应市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行政执法体制,提升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今年4月挂牌成立的长沙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就是在原长沙市环境监察支队基础上,整合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水利、林业等部门相关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执法职责组建而成。

该局按区域设置了芙蓉执法大队、天心执法大队、岳麓执法大队、开福执法大队、雨花执法大队、高新执法大队,按专业设置了核与辐射执法大队、移动源排气污染执法大队。

这一改革过程,厘清了执法权限,明确了职责分工和执法重点,推进了执法力量向一线下沉。

“小马拉大车”——不少乡镇干部曾这样形容自己有心无力的工作状态。

如何改革和完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适应乡镇和街道工作特点及便民服务需要,成为长沙发展过程中的一道考题。

2012年,浏阳市大瑶镇“吃螃蟹”,率先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2016年,长沙县金井镇、浏阳市永安镇、宁乡市灰汤镇等加入改革探索行列;

2017年,全市范围开展城区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出台实施意见;

2019年全面完成街道(乡镇)机构改革任务……

——近年来,长沙市将完善基层治理摆到突出位置,切实理顺条块关系,初步构建起适应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的基层治理体系,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攀升。

改革无穷期。当下,改革的经验成果仍在进一步深化、推广。

件件务实事

自身建设有力度

编办,既是推动改革的主力军,也是提质服务的践行者。

一年来,市委编办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结合《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的实施,狠抓自身建设,努力推进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

职能之变。

按照“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办理”的机构设置总要求,市委编办深入推动自身革命,以增强资源统筹配置能力和对口服务能力为出发点,调整内设机构设置,实现一个处室对口联系具有较强关联性的一类部门单位,推动机构编制业务由以条为主向以块为主转变,确保在部门单位职能配置上相互兼顾、资源分配上统筹考虑、业务办理上“一门通办”。

通过职能转变、聚焦主业,市委编办将更多精力投入重大体制改革和优化职能配置上,2020年全面完成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森林公安管理体制调整等,深入推进了园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群团机关改革、园区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应急管理机制调整等,优化了房屋交易、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政务服务热线、医疗保障事务中心等领域和部门职责配置,为构建运转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提供了支撑。

方式之变。

“我们今年18名新招聘事业编制人员的上编手续当场就办好了,从交资料到办好入编不到15分钟!”长沙高新区管委会组织人事局的徐梦琪忍不住点赞。

翻开绿色封皮的《市委编办实名制业务办事服务指南》,10多项用编事项的办理流程、办结时限、申报材料等一目了然。目前,经过两轮提速,市委编办90%以上的用编事项已实现当场办结。

机构编制政策性、程序性很强,为推动机构编制事项规范高效办理,今年4月,市委编办结合落实《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研究制定了审批和服务流程,将所有的机构编制业务梳理成17小类,逐项明确办理的责任部门、工作流程、材料要求等,并建立限时办结和会商会办机制,切实提升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作风之变。

市委编办把调查研究作为审议机构编制事项的前提和基础,凡是涉及体制改革、重大职能职责和机构编制调整,必须实地调研、充分论证。

今年来,市委编办共开展各类调研、座谈近200次,形成调研论证成果100多个,及时批复机构编制事项200多个。一个个数字的背后,是机构编制人从“八小时工作制”向“十二小时工作制”的作风转变和责任担当。

为确保民生领域机构改革的顺利推进,市委编办组织三人专班,发扬“5+2”“白+黑”的作风,仅用15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某单位系统内近万名人员编制信息的核对、修改、完善与录入,为后期运用信息化手段做好用编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年来,市委编办坚持“瘦身”与“健身”相结合,做好了政策性安置编制保障、职务职级并行、公车改革等人员审核确认、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人员转隶等一系列用编审批服务,高效完成编制异动数千人次。

矢志不渝守初心,奋发有为担使命。市委编办主任罗玉环说,未来,市委编办人必将勠力同心、砥砺奋进,在长沙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征程中体现新担当、彰显新作为。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凌晴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