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长沙是这样炼成的

长沙县级医院迈入空中医疗救援时代。宁乡市人民医院供图

长沙县级医院迈入空中医疗救援时代。宁乡市人民医院供图

秋日暖阳下,张月兰(化名)奶奶在家门口的健康主题公园健步走,锻炼肺功能,她从未如此深切地体会到空气如此清新、生活如此美好、健康如此重要!

在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张月兰是长沙收治的病情最重、治疗时间最长的患者,从昏迷到清醒,从绝望到新生,一支来之能战、舍生忘死的医疗队为她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42例,治愈率99.17%,在全国确诊病例200例以上城市中名列第一。

“十三五”期间的历次疫情大考,长沙卫生健康系统经受住了“压力测试”,背后是健康长沙建设的扎实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沙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预防为主,不断加大公共卫生投入,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人民健康状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续改善。

截至2019年底,长沙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80.01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覆盖率达100%,率先实现了“1530”就医服务圈……这份“十三五”时期的健康“成绩单”有力地证明:健康长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民生获得感。

提升硬实力

在疫情大考中交出优异答卷

今年9月,长沙市第一医院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光荣称号。院长刘激扬去北京领奖前,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惊喜:张月兰到医院复诊,恢复得特别好。谁也看不出她因为感染新冠肺炎经历了九死一生,持续昏迷,80%的肺组织受到病毒侵犯,合并气胸,多脏器功能障碍。省部级医院的专家会诊时,一致认为抢救成功的希望微乎其微!

救治过程极其艰辛。紧急气管插管,上有创呼吸机,血流动力学监测,上ECMO(体外膜肺氧合),开展床旁血液净化……最艰难的时候,组织58人的多学科团队24小时不间断守护,不计一切成本救治,终于帮张月兰逐渐恢复了意识,成功脱离了呼吸机,病情一天天好转。

自1月21日收治首例新冠肺炎患者,高峰时期平均每日收治15人,年纪最大的84岁高龄,最小的只有1岁1个月,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多达45人,长沙仅用一个月时间实现新增确诊病例清零、新增疑似病例清零,54天实现住院确诊病例清零。长沙的医疗服务的硬实力在疫情大考中交出了优异答卷。

近年来,长沙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加,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目前,全市辖区内有注册登记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600余家,每千人口医师数3.85人、每千人口护士数4.88人,居中部省会城市前列。特别是“十三五”期间,科教兴医“25111”工程、名医工程的持续推进,让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驶入快车道。目前,长沙市直医院拥有国家级重点专科3个、省级重点专科25个、市级重点学(专)科62个,疑难重症诊治能力和复杂手术开展能力持续提升。

破解看病难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

“眼看着三级综合医院在家门口拔地而起,我们将来看病就医真正方便了。”家住望城区月亮岛街道的马大爷,经常到长沙市第四医院滨水新城院区走走看看,听说今年底医院将试运营,他特别高兴。

为缓解望城区居民看病难的问题,长沙市卫生行政部门、长沙市第四医院选址湖南湘江新区中心位置新建一家大型三级综合医院,编制床位1500张,优质医疗资源将辐射望城区及宁乡、湘阴等周边城乡。这是长沙率先全国创新实施的“健康长沙”建设PPP项目之一。

“十三五”期间,长沙利用开发性金融政策支持,综合授信200亿元,分期推进市和区县(市)等70个子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各级卫生健康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目前,长沙卫生职院新校区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市妇幼保健院和市口腔医院分院项目完成选址,其他项目也在顺利推进。

“医院变智能了,患者更省心了”,这是人们近两年在长沙看病就医的切身感受。2019年,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长沙启动了安全可控技术区域智慧医疗建设三年行动。目前,全市20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实现线上挂号、预约;市一医院、市中医医院(市第八医院)完成智慧门诊建设,实现一部手机享受全流程服务;完成市级健康医疗云平台搭建,现已汇聚140余万份电子病历、840余万份电子健康档案、5大类卫生资源数据。

过去,农村看病难更是基层群众的一大痛点。家门口没有好医院、好医生,看病得往市区赶。近年,长沙卫生健康系统不断增强保基本、兜底线能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连续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和中医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同时,县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在宁乡市人民医院建院80周年成果展示会上,一场快速高效的直升机救援演练,标志着宁乡迈入空中医疗救援新时代。这座沩水之滨的花园式医院,已创建成湖南省首家县域三级综合医院。目前,宁乡市中医医院、浏阳市中医医院均成功创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浏阳市人民医院为三级综合医院,全市县域内就诊率超过90%,基本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目标,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剑指看病贵

“潜规则”逐渐变成“明规则”

高企的药品价格,曾是很多重病、慢病患者“不能承受之重”。从2016年1月1日零时起,长沙率先全国省会城市、同城同步启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协调部、省、市、区属医院同步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

近年来,统筹强化“三医联动”,落实公立医院分配自主权,健全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同时,完善总额控制下的病种分值付费方式改革,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保报销比例提高到85%;推行药品采购“两票制”和带量采购,促进药品价格合理回归,患者医药费用负担明显减轻。

过去,医疗机构有个不成文的“潜规则”: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向医院免费投放医疗器械,把成本折算进相对应的试剂、耗材中,医院运营成本增加无疑要转嫁到患者身上。

为了让这一现象得到根治,长沙市卫生健康委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于2018年出台《长沙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低值医用耗材及检验试剂阳光挂网采购监督管理相关规定》《招投标信息公示平台建设工作方案》,开展“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治疗、不合理收费”等“四个不合理”问题专项整治,将阳光洒向曾经容易产生问题、滋生腐败的各个环节。

“潜规则”变成“明规则”。市中医医院(市第八医院)历时20多天,与26家医疗器械公司开展了32轮谈判,对厂家投放设备一项一项清退,对相应的试剂耗材逐一降价,对清退后影响临床诊断治疗的器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招标采购。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如今这一现象在各家公立医院逐步得到规范。

“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曾是因病致贫的写照。长沙市委、市政府把全面推进健康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点工作,对农村贫困患者实施分类救治、大病专项救治、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慢病签约服务等一系列措施,确保健康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注重防控一体

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市民健康

围绕“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打通各项政策,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

近年,长沙坚持预防为主的健康策略,深入推进城乡居民健康促进行动,切实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疾病防控和地方病、慢性病、职业病防治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全市报告242例确诊病例,其中输入性病例149例、本地二代病例93例,传染率系数仅为0.6,远低于全国平均传染率。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长沙进一步构建防控一体的卫生应急体系,强化纵横联动的公共卫生机制,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全方位全周期地保障市民健康。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如果控制不好,可引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在长沙县黄龙新村卫生室的高血压监测点,全科医生邹泽在为村里的高血压患者测量血压。他负责村里480多名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用药指导和高危患者的转诊工作,患者的诊疗信息、用药情况都被录入到长沙县农村卫生信息系统,卫生主管部门、上级指导医院可随时调阅信息,并对基层医生的诊疗行为进行指导和管理。

目前,在全市近20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1500余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面建设了基层高血压示范门诊、高血压专病门诊和高血压监测点,建立起覆盖城乡的高血压诊治和防控网络。组建了基层慢性病医防融合重点项目专家指导小组,以医联体为龙头,所有专家以分片负责帮扶的模式,通过业务查房、专家坐诊、远程会诊等途径,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技术指导,让城乡居民在家门口的医院就能享受到与大医院同质的健康管理服务。

目前,长沙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从2009年的15元提高到74元,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各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居民生命全过程。率先全国构建完整的三级出生缺陷综合防控体系,实施“城市癌症筛查干预”“脑卒中筛查干预”“口腔疾病筛查干预”等国家项目。健康教育馆、健康骑道、健康步道、健康公园、健康餐厅……各类健康支持性设施的建设如雨后春笋,“健康大讲坛”公益讲座受益群众上百万人次。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把准时代脉搏,回应人民期待,长沙正在奋力开创健康长沙建设新局面。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彭放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