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夏铎铺镇驻村第一书记的帮扶情

秋风送爽吹拂金色稻田,宁乡夏铎铺镇种粮大户驾驶收割机,正在收获着丰年的喜悦。陈燕 摄

秋风送爽吹拂金色稻田,宁乡夏铎铺镇种粮大户驾驶收割机,正在收获着丰年的喜悦。陈燕 摄

在夏铎铺镇香山新村,脱贫致富能人段仁义(前)正在指导贫困户养蜂。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张禹 摄

在夏铎铺镇香山新村,脱贫致富能人段仁义(前)正在指导贫困户养蜂。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张禹 摄

  在夏铎铺镇凤桥社区贫困户周建伟的水田里,党员干部们正在帮助他平整田地、播种中稻。

在夏铎铺镇凤桥社区贫困户周建伟的水田里,党员干部们正在帮助他平整田地、播种中稻。

在长龙新村驻村帮扶第一书记周文超(左)的帮助下,贫困户潘群芳靠着养蜂脱贫。

在长龙新村驻村帮扶第一书记周文超(左)的帮助下,贫困户潘群芳靠着养蜂脱贫。

摸索时代的年轮,跨越70载春秋,作家魏巍的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从那之后,解放军广泛地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最可爱的人”。

回到当下,当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成为新时代的集结号,有一群人主动请缨,在鲜艳党旗的指引下,来到最贫困、最边远最艰苦的地方,向着自从人类开启文明史以来就存在的“贫困”发起攻坚之战。

难度之大,前所未有;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这一群人,就是可以称得上当代“最可爱的人”——驻守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们。

“全镇上下凝心聚力,合力攻坚,切实做到了精心谋划、精确指导、精准识别、精细帮扶。扎实开展‘绣花’式扶贫工作,扶贫工作基本形成了‘经常抓、抓经常’的良好局面。”宁乡夏铎铺镇党委书记李锷华表示,在宁乡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宁乡市扶贫办的有力指导下,夏铎铺镇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摆在最重要的位置。

统计数据显示,夏铎铺镇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36户1080人,截至2019年已脱贫408户1028人,未脱贫户28户52人在今年将全部脱贫。2015年至2016年,夏铎铺镇精准扶贫工作连续两年获宁乡市一类乡镇,2017年,获宁乡市考核序列第1名,2018年、2019年度考核均名列前茅。夏铎铺镇的扶贫工作经验和方法多次得到推广,成为了宁乡市扶贫工作的一张名牌。

请您带着金秋丰收的喜悦,踏上泥土芬芳的田埂,走向夏铎铺镇的6位驻村第一书记,听听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听听他们讲身边的故事。

扶贫的陶书记也被“帮扶”

“陶书记您好!听说好多企业复工了,还需要人员消毒吗?缺人叫上我!”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复工复产之初,宁乡夏铎铺镇六度庵村贫困户刘泽辉拿起电话,拨给了驻村第一书记陶建平,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请求——义务参与企业复工防疫。

这不是刘泽辉的突发奇想,早在2月12日,夏铎铺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队里加入了几个新成员,而他们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包括刘银、彭立军、吴胜才、江利辉等人。

戴上口罩,披上红马甲,他们作为六度庵村疫情防控志愿队的一员,与村里2名党团员志愿者一起前往宁乡高新区,为湖南龙凤机械、湖南博帮重工等13家企业进行消毒。一整天下来,共喷射稀释了的84消毒液1吨。

看着几人累得汗流浃背,长沙茂洋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童志强拿出一整条香烟酬谢。大伙纷纷婉拒:“我们来不是图报酬,是来感恩的。”

恩情从何而来?陶建平展示了该村扶贫工作台账,上面记载着企业对贫困户的帮扶明细,“去年宁乡高新区多家企业为贫困户捐赠钱物或消费扶贫,总额超过10万元,这种帮扶已连续开展了多年,贫困户们都记在心里。”

“我们几个都是养鸡户,一到年底,企业老板就会来买我们的土鸡。去年底,有个老板来我家买了25只鸡,让我一下就增收3740元。”江利辉高兴地说,这两年她和丈夫在高新区企业上班,走路几分钟就到了厂里,夫妻俩每月务工收入加起来超过了6000元,供养分别读大学和初中的女儿之后,还能留下一部分。

在为企业消毒时,刘泽辉的面包车上张贴的“感恩回报”四个大字格外醒目。他表示:“我们心里知道,企业来买鸡,有时不一定真需要这么多,主要是为了帮我们。我每年在村子里扫扫马路,还能拿到4000元的报酬。这些都是特殊照顾,要懂得感恩回报。”

我帮扶的那位“发狠嫂子”

担任夏铎铺镇香山新村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之后,李家军三天两头要上门走访。村里仅有5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按政策清退了4户,但120多名贫困户人口中,就有10来个肺结核病人,10来个精神病病人,办了残疾证的则有20多人。

香山新村的香山片区山坡上,有一栋简陋的砖瓦平房,住着一位被当地村民称“发狠嫂子”的妇女,她叫刘雪元。

眼前的刘雪元喜眉笑眼,尽管她家戴着“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标签,但从她的脸上,却始终看不到苦和愁,能感受到的总是她那乐观的情绪、不畏艰难的雄心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身体瘦弱的刘雪元,肩负起的是一个四口之家,是支撑家庭的顶梁柱,操持运转的主心骨。刘雪元和丈夫何志强都是残疾人,有两个女儿正在读书,全家人都享受低保待遇。很难想象,这位有4级肢残证的嫂子,是如何用残缺的手指,去完成高强度的农活、家务以及保洁劳务的。

近几年来,刘雪元每年都养两头母猪,生下猪仔或卖出,或自养,还种水稻10多亩。何志强则在宁乡干油漆工,骑着摩托车早出晚归。

做事,做事,不停地做事。刘雪元不闲着,忙完农活和家务,便到附近店家从事保洁劳务,下午3时30分出发,直到凌晨2时多才回家,往往凌晨3时才上床睡觉,一大早6时多又起床,给听力1级残疾的丈夫准备好早餐,让他按时出发。

大女儿考上了大学,小女儿今年读高中,刘雪元的脸上绽出灿烂笑容,她高兴地说,“只要我发狠干,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一定会走上致富路!”

贫困户过得好让我有成就感

两年前的春天,时任夏铎铺镇卫生院公卫办主任的张正强,被选派担任龙福新村第一书记,成为了该村73户贫困户的“护航员”。

贫困户中有大部分都是因病致贫,因为担心看病花钱,大多数都在当地小诊所买些药应付一下,而身体不好又导致劳动能力差、收入低,这样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看到这样的情景,张正强既心痛也担心,他一方面加大对健康扶贫新政策的宣传,另一方面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为村里生病的贫困人员免费看病。同时,发挥企业、合作社、能人的作用,建立健全项目管理、产销衔接、到户利益联结机制,推进消费扶贫。

贫困户李迪元的妻子因病去世,他自己因为高血压中风,导致行动不便,而膝下还有一个未成年的女儿,他感觉压力特别大,情绪十分低落。张正强与李迪元家进行了家庭医生签约,经常带着检测仪器和驻村工作队员上门,帮他打扫卫生,为他检查身体,并鼓励他做好自家的羊仔养殖,从根本上拔掉“穷根”。

在张正强的帮助下,李迪元2019年申请了三级肢体残疾证,获得相应的补助。同时,通过驻村干部的帮扶,李迪元养殖的羊一次就卖了10多只。为此,李迪元的信心大增,干劲十足,羊的数量增加到了35只。今年9月18日,他卖掉了年初获赠喂大的生猪,加上低保和残疾补助和社会爱心捐赠,今年家庭收入将达到3万余元。

精准扶贫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张正强相信,一定要把工作做细、做实,才可以帮助贫困户实现产业脱贫和产业致富。张正强说:“每当接到贫困户的电话,听他们说起家里变化时,我那份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而这和我当医生时的成就感是一样的。”

让贫困户在家门口找到幸福

在宁乡夏铎铺镇,有一家小有名气的三赢农庄,隶属湖南三赢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农庄占地1200亩,现有葡萄、提子园300亩,猕猴桃园200亩。

在凤桥社区驻村第一书记李金峰的牵线搭桥之下,三赢农庄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率先在社区创建了扶贫车间,为贫困户劳动力提供培训上岗,通过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了企业盈利、农民增收、政府增效的“三赢”目的。

在丰收的时节,当人们走进三赢农庄,看到的是一串串又大又圆的葡萄挂满藤架,一个个饱满的红心猕猴桃挤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贫困户正在红心猕猴桃基地做事,他们用锄头除草,为植株施肥。

“在这里工作很轻松,一天可以拿到120至130元,我已经做了好几月!”贫困户谭明武正在农庄里面忙碌着,他是在3月25日,通过凤桥社区联系,与三赢农庄签订了劳动合同,一个月可以在农庄工作20天以上。

“这些红心猕猴桃味道超级好,今年风调雨顺,预计亩产可以达到2000斤。”三赢公司董事长陈代义表示,给贫困户们特殊关照,为他们解决就业问题,能够在家门口赚钱,是爱心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于很多不适合出远门的贫困户而言,能够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就是找到了幸福感,他们干劲十足,也非常努力。”李金峰介绍,通过对凤桥社区74户贫困户的走访,发现存在有劳动能力却没有就业的现象,他为此联系了三赢农庄,促成扶贫车间的建立,也促进对贫困户的“两业”扶贫。

帮一户脱贫出十分力气

夏铎铺镇长龙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9户178人,近年来精准扶贫成效显著,需要在今年脱贫的仅1户1 人。针对这1户1 人的脱贫,长龙新村驻村第一书记周文超绝不掉以轻心,使出十分力气确保实效。

据介绍,年仅12岁的女孩刘某琪,由于父亲于2008年因意外去世,母亲随后改嫁,陷入困境。目前,刘某琪跟着姑姑共同生活,在附近乡镇读初二,2019年又患上了红斑狼疮。鉴于她系贫困学生,只能兜底脱贫,目前已帮助申报享受低保595元/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705元/月。具体帮扶措施还包括:帮助其申报教育助学;今年帮助申报了一个光伏发电受益分红扶贫项目,一年分红3000元;通过“千企联千户”社会扶贫活动,由爱心企业鑫迪风机进行结对帮扶。另外,由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联系乡友和宁乡市南雅公益发展中心进行爱心帮扶,根据已经签订的帮扶协议,从2020年起直至高中毕业,每年给予刘某琪10000元,资助其学习生活、治疗。

在帮扶措施方面,周文超坚持扶贫先扶志。通过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村干部、联户党员、社会贤达等多层次多人次上门走访宣讲政策,使贫困户克服了“等靠要”的思想,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树立脱贫信心,为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群众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同时,大力发展产业扶贫,鼓励和引导有能力的贫困户在家发展种养业,重点发展“四跟四走”养鸡项目和自主发展养蜂产业。目前,全村的贫困户发展种养业的有50户,实施“四跟四走”养鸡项目的有36户,贫困户养蜂的有17户。另外,全力推动就业增收,目前共有53户贫困户69人实现转移就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儿子出生当天他又去了一线

“鼓实劲、谋实招、重实干,把攻坚战打成决胜战!”2018年3月,宁乡市召开脱贫攻坚总结动员部署大会,宁乡市派驻夏铎铺镇天马新村第一书记余柱汉将宣誓的字句铭刻在了心头。

驻村之后,余柱汉迅速走访了52户贫困户,对115名贫困人口摸清情况,积极宣传脱贫攻坚帮扶政策,教育引导大伙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自我发展信心,鼓励勤劳致富。

可是,如何帮扶罗海军家,一度让余柱汉感觉棘手。今年36岁的罗海军家住天马新村13组,他和母亲都患有癫痫病,父亲则患高血压、糖尿病,一家四口只有11岁的儿子是健康人。

都说“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余柱汉原本想给罗海军推荐一份工作,可是罗海军的癫痫病有时会突然发作,企业单位均婉言谢绝。当得知本镇长龙新村有一位脱贫致富的能人段仁义,靠养蜂一年能赚10多万元,余柱汉便将段仁义请来天马新村,为贫困户传授养蜂技术。

从2019年开始,在段仁义的帮助下,罗海军学会了如何养蜂、采蜜、分箱,当年就摇出近24公斤蜂蜜,赚了3000多元。靠着村上免费赠送的4箱蜂种,如今罗海军已经发展到了18箱蜜蜂,预计全年增收近2万元。

在帮扶工作中,余柱汉善于观察,设身处地为贫困户着想。一次在走访贫困户洪重元家时,发现老人拿着沉重的柴刀在砍柴,交谈后了解到,老人还要照顾因脑瘫行动不便的儿子,砍柴是准备给儿子烧水洗澡。

随后,余柱汉和老人的帮扶责任人、夏铎铺中心小学老师章爱莲取得了联系。第二天上午,章老师就自费买了一台全新的电热水器,送到洪重元家中安装,帮老人解决了实际困难。

不过,在余柱汉的内心深处,还藏着一份对妻子的情感亏欠。今年4月14日凌晨,余柱汉的儿子出生了,而看到手表的时针指向7时,由于前一天通知贫困户要开扶贫紧急会,他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妻儿,满心愧疚却脚步坚毅地又出发了。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董庆春 黄碧峰 张禹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