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庚子年浏阳市秋季祭孔大典在文庙隆重举行。上午9时,随着一声洪亮悠长的“启户”,浏阳文庙大成门缓缓打开,天地号齐鸣,盛大的祭孔大典正式开始,按照迎神礼—初献礼—嘉宾敬献花篮—恭读祭文—亚献礼—终献礼—撤馔—送神礼等仪式有序进行。
浏阳文庙祭孔大典集乐、舞、歌、礼于一体,融合精妙,浑然天成。据记载,浏阳古乐创始人邱之稑(号谷士)用毕生心血调查和研究,依照古制创造了一整套独具风韵的祭孔古乐器具和古乐曲目,组建浏阳文庙礼乐局,招收乐生、舞生习练,每年举行祭孔大典,从道光年间一直延续至20世纪初。由于种种原因,浏阳古乐尘封数十年,一度濒临失传。上世纪80年代开始,浏阳展开抢救性的整理,浏阳古乐终于成功“复活”,2014年,浏阳文庙祭孔音乐被列入国家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祭孔大典结束后,在浏阳文庙大成殿前坪,来自浏阳市音乐、戏曲界的青年艺术人才向长沙市名师工作室的老师拜师。目前,浏阳市已成功申报和创建国家级非遗项目3个、省级4个、长沙市级17个、县级60个,是名副其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市。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李锋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