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鹅鹅鹅 宁乡市76家扶贫车间唱起致富歌

  湖南湘鹏鹅业有限公司宰杀车间里,员工正在按照标准化流程工作。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贺文兵 摄

湖南湘鹏鹅业有限公司宰杀车间里,员工正在按照标准化流程工作。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贺文兵 摄

宰杀放血、浸烫煺毛……在位于宁乡市东湖塘镇麻山村的湖南湘鹏鹅业有限公司宰杀车间里,曾经的贫困户唐建军正在按照标准化流程工作着,动作十分娴熟。“除了底薪和社保,每处理一只鹅还可以计件算工钱。最多的时候一个月拿到了6000多元工资,是以前打工收入的好几倍。”对于扶贫车间里的这份工作,唐建军非常满意。

不仅甩掉“穷帽子”,还要过上好日子。春节后,宁乡市多措并举全面促进扶贫企业复工复产,截至3月底,全市886名返乡贫困人口全部返岗,180个扶贫项目全部复工,1522名扶贫项目员工全部到岗,76家扶贫车间全部复工,大大减少了疫情对贫困户家庭增收的影响。

进车间甩穷帽,家庭收入翻几番

山路弯弯,还未看到公司厂房,就先听到了鹅叫声。鹅,鹅,鹅……声音在山谷中回响。

湖南湘鹏鹅业有限公司是目前长沙地区最大的大雁鹅种鹅反季节养殖基地,也是省级重点产业扶贫项目,项目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养殖农户”的新型管理模式打造村级扶贫车间。2019年,扶贫车间年产值超过300万元,吸纳15户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带动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增长3万元以上。

“我们主要采取直接帮扶和就业帮扶两种模式。”公司董事长蔡旺鹏介绍,复工复产以来,包括唐建军在内的8名贫困户已经回车间复工,保证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老婆有慢性病做不得事,女儿还在读中学,这些年为了照顾家里,唐建军从未出过远门,只能在周边打零工养家。“出蛮力不挣钱,一个月基本都只有一千多块钱。”随着年纪增长,力气活儿让唐建军有些吃不消了,“还好家门口建起了鹅厂,工作轻松了,赚得也多了。”

到扶贫车间就业后,唐建军可以按月领取工资,不仅如此,他老婆也跟不少贫困户一样,领取了免费鹅苗在家养起鹅来。“公司免费提供饲料、兽药和技术指导,农户在家饲养65天后公司保价回收,统一加工销售。”两项收入算下来,唐建军夫妇去年家庭收入超过5万元。

产业扶贫靠销路。目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库存积压出现了滞销,扶贫工作队和公司一起想办法、谋出路,从线上网红直播到线下餐厅体验,从朋友圈带货到农产品资源整合,打开销路,车间复产,贫困户收入有保障。

扶贫车间是贫困户增收致富的重要出路。据悉,宁乡市将重点持续推进就业扶贫车间建设工作,计划在年底前新增建设30家以上吸纳能力强、帮扶效果好的扶贫车间。

先富带后富,全员脱贫不服输

把丝绵填进缝制好的小猪佩奇布袋里,一个个玩偶就逐渐立体起来,这是宁乡市黄材镇石山村贫困户姜润连近几天接到的活计。“填一条腿3分钱,肚子计件还贵一些。”说话间,姜润连面前的筐子里就堆起了一摞填充好的玩偶。

姜润连是三级残疾,还要伺候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所以出门打工难度很大。2018年,村上开了一家宇嘉玩具代加工厂,姜润连成为第一批被吸纳到工厂做工的贫困户。了解到姜润连家里的情况,工厂同意她把半成品带回家加工,不影响照顾丈夫。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工厂还会把半成品送上门去。近两年来,每个月一两千块钱的收入大大缓解了家里的困境,如今,姜润连已经在考虑儿子结婚的事了。

“尽量安排轻松的活儿给她。”宇嘉玩具代加工厂是一个厂房式就业扶贫车间,负责人姜果明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懂得全村每一颗渴望脱贫致富的心。

2015年,姜果明在工地上摔伤致残丧失了劳动能力,意外致贫。“享受了扶贫政策,但人穷志不短,不能只靠补助过日子。”2018年,姜果明在驻村干部的支持和帮扶下开起了玩具代加工厂。一开始只有12台电车,姜果明夫妻俩经常白天黑夜地干,双手常常蹭破皮、磨出茧,但日子也在勤劳中越过越好。目前,工厂已经有电车24台,累计吸纳附近村民就业30多人,其中贫困户6名。工厂员工每月工资最高可以到3000多元,成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

“复工以来已经先后接到两批订单了,相信会越来越好。”姜果明的目标是年产值200万元,带动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李静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