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幸得有你,山河无恙

  医护人员在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隔离病房查看病人情况。市一医院供图

医护人员在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隔离病房查看病人情况。市一医院供图

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最辛苦,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身体和心理压力,许多同志脸上和手上被磨出了血,令人感动,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习近平

“3月是等待家人回家的日子,是春暖花开的日子。每年这个季节都是樱花满天飞、风筝满天飞、欢笑声满天飞、吃货满天飞,今年可能不会这样,但我相信一定会变好。3月你好!”一位久宅在家的长沙市民3月1日在朋友圈这样写道。

的确,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2月15日长沙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首现零增长。3月14日14时许,63岁的刘女士在春日暖阳中走出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隔离病房,长沙市最后一名在院治疗确诊病例出院。

至此,长沙实现了“在院确诊病例清零、全体医务人员零感染、院内零交叉感染”的目标,赢得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重要的阶段性胜利!

冬天送你们出征,春天迎你们凯旋。

3月10日,55名在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抗击新冠肺炎的医护人员在圆满结束医疗救治任务且经过14天隔离后,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他们终于摘下口罩,与亲人含泪相拥。

3月17日,湖南省4批共219名驰援湖北的医疗队员载誉而归。

3月18日晚,长沙黄兴广场、万达广场、华创国际中心以及长沙公交地铁移动电视等11000多个大小屏幕,亮起了湖南省支援湖北医疗队医护人员的照片海报。

“我又一次忍不住流泪了,因为我这次看清了一张张带着‘战痕’的脸。”“逆行者最美!白衣天使最亲!”……夜色中匆匆路过的市民纷纷驻足,举起手机拍照,向抗疫英雄致敬。

你们是白衣天使,但更是“白衣战士”——白衣执甲,临危不惧,舍生忘死,护佑生命。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这样一群敢打硬仗、敢为人先的长沙白衣战士,以湖南人的胆识和血性,以医者的智慧和担当,坚定地驻守在最危险的前线,用真情和行动诠释希波克拉底誓言,彰显了这场生命之战中的长沙速度、长沙力量、长沙温度。

最勇逆行

“我不上前线,谁上前线!”

长沙公共卫生史册将铭记这样一串数字:54,240,699,35。

从1月21日长沙首例新冠肺炎病例确诊到3月14日长沙在院确诊病例清零,历时54天;长沙医护人员共治愈240例新冠肺炎患者,先后有699名医护人员奋战在有长沙“小汤山”之称的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2月21日,长沙市35名医疗和护理骨干组成的医疗队出征驰援武汉。

疫情就是命令。在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收治了长沙首例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之时,长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医疗诊治的正面战场旋即打响。

火速组建!

面对新型未知、疯狂肆虐的病毒,谁先上?动员令发出后,短短一小时,便有100多名医护人员争相报名。“我参加过抗击非典的战役,也组织过阻击甲流的战斗。”“我不上前线,谁上前线!”“我是党员我先上!”“我年轻,让我去!”他们请战的理由,充满着“舍我其谁”的力量。争分夺秒,长沙首支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17人团队火速组建完毕。

长沙市第一医院结核病科主治医师周外民来不及与妻子细说,回家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匆匆与两个孩子告别,便进入隔离病房投入战“疫”。这17名勇士,都是简单交代,像一次平常的出门,留给家人的只有义无反顾的背影。

火速集结!

2月19日,长沙市紧急动员、火速集结,仅仅两个小时,一支业务水平高、专业配置合理、战斗力强的医疗队“成军”,两天后登上了开往武汉的高铁。

队伍中,有22年临床工作经验的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龙勇在出征拍照时有点躲闪。因为父母年纪大了,他不想让二老担忧,只能先瞒着他们。媒体的照片刊登出来,是不是会被老人发现?龙勇低了低头,却是满目坚定。“妻子和两个孩子全力支持我,我有信心。”龙勇说。

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在长沙还有两支重要的队伍:长沙市120急救中心和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提速转运!

长沙市120急救中心负责长沙确诊病例的转运任务。“没想到转运任务来得这么快。”1月24日,除夕,23岁的袁玲秀是当天的值班护士。第一次转运任务到来,没有一丝犹豫,袁玲秀登上负压救护车。及时赶到的还有放下手中的年夜饭、此前一直在家待命的中心急救部负责人、院前急救部主治医师廖里林。

转运顺利结束,但这只是开始。除夕夜23时,队员们围桌而坐,提出转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困难和意见,收集了15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各个击破。

凡事最怕认真,在之后的转运中,队员们熟悉每一家医院的隔离病房位置,绘制路线图,每次转运后总结。最初完成一次转运任务要耗时4至5小时,解决掉所有流程中的问题后,3小时便可完成一次转运。他们深知:转运时间越短,病毒扩散的可能性就越小,城市也越安全。

提速检测!

作为全市公共卫生检测检验中心,长沙市疾控中心承担着全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一锤定音”的确诊重任。该中心微生物检验科的队员们“四班倒”24小时值守在实验室,快、准、狠识别新型冠状病毒这一“狡猾敌人”,找出一例例潜在的病毒感染者。

该中心微生物检验科科长、主任技师欧新华,率先提出对所有疑似病例标本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同时也检测流感病毒核酸的方案。果然,实验室在最初460余份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标本中,检出87份流感阳性,流感阳性率接近20%。此举为医院及早作出鉴别诊断、为患者及早解除隔离提供了依据。“幸亏第一时间诊断出我是流感啊,否则我每天需要隔离,身心受折磨不说,也浪费了有限的医疗资源。”有患者感叹。

欧新华和团队通过不断优化检测步骤流程,使各环节之间高效配合,一批标本从检测到出结果,从最开始近7小时优化到只需5小时左右,提高了检测工作效率,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了关键性技术支撑。

最快干预

将“早”字贯穿救治过程

小刘是新冠肺炎“一代患者”(指在武汉直接发病的患者)。住进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普通病房时,他仅有轻微干咳,肺部CT显示病变范围也不大,自我感觉也没事。

前来支援的湘雅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吴晨方根据既往观察发现,此类“一代患者”病情普遍比较严重,尤其是起病5~10天时,病情可能急性加重。

吴晨方对小刘的病情十分警觉。一次普通病房的查房中,小刘回答医生询问时比较费力,说话也不连续。“这是呼吸状况不好的表现,赶紧安排CT检查。”果然小刘肺部病变出现大范围进展,病情急性恶化,他被紧急转入临时ICU治疗。治疗方向的及时调整,最终让小刘避免了气管插管,与死神擦肩而过。

病情瞬息万变,生命救治刻不容缓。

长沙市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严格早诊早治、中西结合、综合施策、精准救治,对长沙地区确诊病例,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作为省、市两级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承担了全省四分之一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集中救治,患者中154人为湖北省输入、接触病例,还有省内其他市州患者57人,是武汉以外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最多的医院之一。患者平均年龄45岁,最小的1岁1个月、最大的84岁,儿童有9人。

新冠肺炎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是治疗的难点,而从众多表现为轻症的患者中及时识别出潜在的高危患者并尽早有效治疗干预,是令患者起死回生、力挽狂澜的关键。对此,长沙将“早”字贯穿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过程,把握早期治疗,密切关注病情发展,力避普通型患者转为重型、危重型。

长沙成立了涵盖呼吸、重症、感染等医学专业的25名专家组成的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定期开展指导会诊。同时邀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医院的专家组成长沙市医疗救治高级专家组,提高医疗救治水平。

长沙市第一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周志国担任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隔离病房总负责人。早在疫情发生之初,他就经常和湖北的同仁交流探讨,了解新冠肺炎患者病情进展的规律。首例患者罗女士入院后,他带领团队严密观察。罗女士在入院第3天病情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心力衰竭,周志国和团队马上展开紧急救治。4天后,罗女士终于转危为安。

长沙医疗团队边救治边思考边总结,先后修订出版了两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的长沙经验》,得到国家卫健委、省卫健委的认可及推广。

在如何找出救治患者的“预警灯”上,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艾滋病科副主任医师郑芳也贡献了自己的智慧。郑芳有着15年感染科重症救治经验。她通过研究公开发表的新冠肺炎病例特征,对所有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反复分析、研究,仔细查看非典病毒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的相关文献,敏锐地觉察到,此次新冠肺炎病毒主要攻击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淋巴细胞计数下降比较快的患者,进展到重症、危重症的概率将增大。

郑芳立即将这一发现上报给周志国,并协助团队做好新开病区医护人员的诊疗经验传授、培训工作,让大家提高警惕性。对发热、炎症指标高、淋巴细胞计数下降,以及肺部CT进展迅速的患者密切观察、提前干预,防止轻症转为重症、危重症。郑芳的提议,在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上得到印证。

最暖90后

“我时刻在这里守护,你们放心睡吧”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美国医生特鲁多墓志铭上的这段话,成为了许多医生的座右铭。而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疫”中,长沙“90后”白衣战士们用行动对这句名言作出了生动诠释。

如果没有这场疫情,许多人眼里“90后”“00后”还是被宠爱的孩子、被保护的对象。而这场战“疫”中,这些孩子挺在了最前线,成为患者生命的“守护神”。

一天凌晨2时,长沙万籁俱寂,在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的隔离病房里,长沙市第四医院麻醉手术科“90后”护士姚璐开始了6个小时的夜班工作。

“唉……”病房里不断传来叹气声,黑夜中伴随着的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翻身动静。姚璐所负责的病区里病人病情比较稳定,但因患者被隔离在病房多日,加上对新冠病毒的恐惧,一些病人焦灼不安。

此时姚璐明白,大家的心理压力比疾病本身更严重,此时他们更需要的是心理支持和鼓励。她走进病房,耐心安慰:“你们都属于轻症,我时刻在这里守护,你们放心睡吧。”就这样姚璐坚守了一夜,早上8时后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酒店。

在武汉金银潭医院,住院的楼层越高,代表患者的病情越严重。长沙市援助武汉医疗队队员、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护士孙岸中经过志愿报名和考核,进入了钟南山院士团队管理的重症监护病区南7楼——这是最高的楼层,是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的核心区。

孙岸中是一名1995年出生的男护士,到达武汉后,他坚定地选择“去最艰苦的地方”。他负责护理一位意识清醒的患者。首次见面,孙岸中亲热地叫患者为黄大哥,并向他介绍:“我是来自长沙的孙岸中,今晚我来照顾您,有什么事情可以告诉我,我们一起加油!”黄大哥一听是长沙护士,口音立刻从普通话转换成了流利的长沙腔,他告诉孙岸中,以前他曾在长沙读书,等到出院后定要去长沙看看,会会校友。一番聊天,时间过得很快。晚上9时,孙岸中将护理工作一一完成,黄大哥也安然入睡。已忙碌数小时的孙岸中这才能坐下歇息片刻。

在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27岁的陈科文是来自长沙市第一医院本部重症医学科的一名男护士。从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还不到5年的他,已是长沙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专业组长,此次救治中,他配合医生完成了一项项高难度救治工作。

“谢谢你们!小陈医生呢?”长沙首例新冠肺炎治愈病人罗女士出院时,在人群中寻找尽心照顾她的陈科文。作为罗女士的主管护士,出院这天,陈科文还有很多任务在身,他远远站在楼上,对着治愈出院的罗女士挥手道别。

“在重症监护室这些年,生离死别看了很多,但我还是想用自己的力量守护他们。”陈科文说,为了病人,这一切都值得。

这个春天,白衣战士戴着口罩穿着防护衣,虽然看不清你们的坚毅和微笑,但你们大爱大勇,以生命奔赴使命,以生命护佑生命……

幸得有你,山河无恙!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许参杨 徐媛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