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不办道场不摆酒聚餐 每例奖励1000元

“相对结婚、庆生、乔迁等喜庆活动, ‘白喜事’更难劝导,因为婚礼可以延期,逝者总不能等到疫情结束才安葬。”连日来,记者在长沙各地乡村采访时,不少镇村干部感叹特殊时期移风易俗工作殊为不易。不过,在浏阳市官桥镇、大瑶镇等地,记者发现,当地创新方式着力破解“白喜事”人员聚集难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组建三支队伍制定两条奖励

“考虑疫情特殊时期,我愿意简办家中丧事……”1月29日下午,官桥镇一江村大冲组潘希成向村级红白理事会打来电话。

潘希成女儿潘某平因病于1月29日下午去世,看到疫情形势严峻,潘希成主动报告村红白理事会,决定简化仪式,当日火化,次日仅由家属送她最后一程。

“要是办酒的话,亲友邻居总得来吊唁、帮忙,这得多少人聚在一起!”一江村党总支部书记言湘兵说,在这样的特殊时期,老潘强忍丧女之痛顾全大局,令人感动。

官桥镇人大副主席周大祥介绍, 为保证防疫期间殡葬改革工作持续推进,官桥镇通过组建疏导、劝导、劝诫三支队伍,并制定两条奖励:立即火化且不办道场、不摆酒、不聚餐直接上山安葬的,每例给予1000元移风易俗奖励;积极实行火化并寄存骨灰的,寄存费用由政府承担。

“是物质奖励,更是精神嘉奖,有效引导广大群众树立了健康、文明的殡葬观念。”周大祥说,官桥镇防疫期间去世者火化率100%,成功劝阻白喜事9起,避免了人群聚集,切实降低了疫情发生的风险。

乡贤上门讲传统讲新风尚

2月4日上午11时,大瑶镇强盛村向镇政府反馈信息:该村一高龄老人去世,其子女决定不设灵堂、不做道场、不宴宾客,不请其他工作人员,待遗体火化后,由儿女送老人归山。

大瑶镇相关负责人说,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一,该镇共有14人去世,“按照浏阳南乡民俗,都需要 ‘通路’(意指告知亲友)并聚餐。”但目前所有户主均取消“通路”聚餐,其中10人已火化并简办归山。

据了解,浏阳南乡一般是大家族,大瑶镇充分发挥当地有威望、有话语权的乡贤的作用,全面推行移风易俗,倡导厚养薄葬的文明新风。

强盛村凰目小区80多岁的老人张桂兰,春节前不幸去世,她的4个儿子原本打算办上几十桌酒宴,热热闹闹送老人家最后一程。村干部上门做工作要求取消,但家人最初比较难接受。后来,在逝者夫家威望较高的黄成龙和黄荣葵两人,以及小区红白理事会成员姚礼节先后数次上门,既讲传统礼仪,又宣讲新时代新风尚新要求,最终家人答应不设宴请客、一切从简。“生前厚养,死后薄葬,我们问心无愧,他老人家也一定会支持的。”逝者家人说。(颜开云)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颜开云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