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路人突然倒地,你会出手相救吗?“目前我国心脏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不足1%,突发意外时,在场人员不能救、不会救、不敢救,这一问题亟待破解。”市政协委员欧阳侨、祝珍明、刘婧联名提交《关于完善长沙市公共急救体系提升急救能力建议的提案》,建议探索“互联网+急救”,打造智能120,争取将长沙纳入湖南省互联网+急救项目建设试点,建立平台化、可联动、可呼叫的公共急救综合平台,构建公众自救互救体系,携手建设健康城市。市人大代表何亚伟也建议,不断加大在公众场合投放AED的力度,并向公众广泛宣传急救知识、普及急救技能,有效发挥第一目击者抢救生命的作用。
深度解码
2000个长沙人中仅有1人经过急救培训
救护车到达前,“第一目击者”对患者实施有效心脏复苏的不足1%;真正训练有素的“第一目击者”仅有1%~5%;在长沙,每2000人中,仅有1人有过急救培训经历……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窥见急救背后的困境。
无设施不能救、无技术不会救、怕担责不敢救……欧阳侨介绍,在实际急救过程中,除了配合人工心肺复苏,还需要掌握如何使用AED设备。但是,大部分市民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即便遇到突发事件也不敢贸然施救。此外,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面对心脏骤停患者,普通路人对于紧急救助行为产生意外的法律后果,仍然心存顾虑。
委员呼吁
搭建公共急救综合平台 救援力量接入智能系统
欧阳侨等3位委员建议,破解“不会救、不能救、不敢救”难题,要综合施策,多条腿走路。可借鉴北京、上海等城市做法,将《民法总则》中施救者免责条款的具体实施细则写进条例,鼓励现场目击者进行施救,解决群众不敢救的问题。
“让AED不再缺席,刻不容缓。”欧阳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建议由政府主导,合理配备布点,解决急救设备设施配置问题。同时,要健全培训机制,普及急救知识,对于地铁站台工作人员、教师、空乘、导游、消防人员等,建立常态化急救培训机制。
“当某个地方出现心脏骤停患者时,热心市民可通过手机APP查找最近的注册志愿者,并发出救援信息。”欧阳侨说,探索“互联网+急救”,建立一个平台化、可联动、可呼叫的公共急救综合平台,将具备急救能力的志愿者、社会救援公司、医院急救医生等各方力量接入一个智能系统,在发生特殊情况时,可以形成联动效应,第一时间作出快速反应,让志愿者敢救又能救。
代表建议
有效发挥第一目击者抢救生命的作用
何亚伟建议,扩大卫生急救设备和药品的投放范围,合理安排专业力量,AED的设置应该广泛覆盖人员密集的场地,如购物中心、机场、车站、地铁站以及饭店、学校、体育场馆、文化娱乐场所、景区等。
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建立移动卫生应急救助站点,如人流高峰期的机场、火车站、客运站等人员密集场所或是大型马拉松赛事,配置专职或兼职卫生应急救护力量,合理配备卫生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等,充分发挥移动卫生应急救助站点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优势作用。
同时,向公众广泛宣传急救知识、普及急救技能。“除了在公共场所配备AED,急救知识也应该成为每个成年人的必备技能,有效发挥第一目击者抢救生命的作用。” 何亚伟表示,相关部门需制订培训计划,大力普及公共急救知识,开展各类急救宣教活动,培养大批合格志愿者,让AED设置点的员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果断的救护措施,掌握包括使用、维护在内的应急知识,让AED发挥作用,提高救治成功率。(钱娟 彭玮蔚)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钱娟 彭玮蔚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