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水塘社区在长沙首试厨余垃圾降解处理器

  吞掉剩饭剩菜,经过一晚降解处理,垃圾变成粉末状无臭无油的绿肥。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卓 摄

吞掉剩饭剩菜,经过一晚降解处理,垃圾变成粉末状无臭无油的绿肥。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卓 摄

两个小白箱“胃口”好大,不仅吞掉油腻的剩饭剩菜,连蛋壳、碎骨和脏纸巾都不嫌弃,经过一宿“消化”,吐出干燥无异味的有机绿肥——社区食堂每天产生的4公斤厨余垃圾,100%变废为宝!11月3日,作为在长沙率先试用厨余(湿)垃圾降解处理器的社区,开福区清水塘街道清水塘社区通报前期试点成果,同时引进废旧纺织品的分类收运与处置系统,实施垃圾分类末端全处置,让厨余(湿)垃圾和纺织品(干)垃圾全部在社区实现资源化处置。

“消化”剩饭菜

一晚脱油除味变绿肥

家住长沙市一中宿舍的刘娭毑喜欢养花,11月3日她早早赶到清水塘社区居委会“抄底”——将社区食堂厨余垃圾变成的有机绿肥全部打包,因为来晚了,有机绿肥就会被一抢而空。

剩饭菜能变肥料,还如此抢手?“这要归功于厨余垃圾处理‘神器’,湿垃圾百分百变肥料!”清水塘社区党委书记汤国清展示了这一“神器”:两台像迷你洗衣机一样的机器,掀开其中一台的盖子,将一盆剩饭菜、菜叶、蛋壳倒入,密封后按下按钮,接通电源静置24小时,在内置菌群作用下,厨余垃圾就会变成干燥无臭的肥料。汤国清打开另一台机器,舀出一勺咖啡渣状粉末,这就是提前一天降解处理好的绿肥。粉末散发出青草味,完全看不出曾是油腻腻、湿哒哒的厨余垃圾。

每天1千瓦时电

“神器”一次可吞2公斤湿垃圾

“社区目前试用两台家用型厨余(湿)垃圾降解处理器,每台每天最高处理量为2公斤。汤国清说,社区食堂每天产生约5公斤垃圾,除去一公斤无机物外,其余的厨余垃圾全部变废为宝。设备使用很方便,只要尽量沥干剩饭菜的汤水,瓜皮、菜头等大块垃圾切小块后投入就行,鸡蛋壳、碎骨头和废纸巾都能被“消化”。

汤国清算了一笔账:因为要24小时开机,一台“神器”一天大约耗电1千瓦时,菌种就像洗衣粉,每包约5元,可用半个月,由垃圾变成的绿肥深受居民欢迎。以清水塘社区为例,开福区107个城市社区居委会如果都使用,每天可让半吨食堂垃圾100%在社区末端处理。因为高效实用、成本低廉,目前清水塘辖区内的省政协机关宿舍小区和联合餐厨都在采用该设备。

处置“看得见”

社区实施垃圾分类末端全处置

垃圾去哪了?试行生活垃圾分类后,不少市民提出了这一问题。汤国清告诉记者,某些地方“前端喊分类、中端混合运、末端一把火”的处理方式,挫伤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信心,如果垃圾分类能实现末端处理在社区,居民“看得见”,可以极大地节约转运处理成本。

记者了解到,清水塘社区将每月1日确定为社区垃圾分类日,同时在湿垃圾降解处理的基础上引进湖南泽野环境,开展废旧纺织品的分类收运与处置,进一步扩大了垃圾分类末端处置范围。

纺织品的废弃量一直都比较大,而且没有专业的再利用机构进行回收处置。清水塘社区和环保机构合作,由专人按回收箱的编号,对每一次的回收计重,并开具回收单,作为社区垃圾减量化的依据。泽野环境将对废旧纺织品进行分拣、预处理,经过切条、开松后,半成品分别销售给相关企业以生产阻燃棉、建筑保水棉等工业用品,废料则成为燃料棒,基本被完全资源化。(李卓)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李卓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