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历史打底文化赋能为名城增色

西文庙坪牌坊系长沙府学宫遗迹,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西文庙坪牌坊系长沙府学宫遗迹,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曾为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作出贡献的文物工作者肖湘。受访者供图

曾为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作出贡献的文物工作者肖湘。受访者供图

  1982年2月16日《长沙晚报》第四版刊发《我市被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稿。   资料图片

1982年2月16日《长沙晚报》第四版刊发《我市被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稿。 资料图片

  太平街是长沙古城保留原有街巷格局最完整的一条街。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太平街是长沙古城保留原有街巷格局最完整的一条街。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坡子街火宫殿是长沙集传统民俗文化、火庙文化、饮食文化于一体的代表性场所,其风味小吃享誉三湘。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坡子街火宫殿是长沙集传统民俗文化、火庙文化、饮食文化于一体的代表性场所,其风味小吃享誉三湘。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荣誉档案

1982年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长沙成为国家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首批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24座城市包括北京、南京、西安、昆明等。

新批准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此后的建设中,既要考虑如何逐步实现城市的现代化,又要充分考虑如何保存和发扬其固有的历史文化特点,力求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对集中反映历史文化的老城区、古城遗址、文物古迹、名人故居、古建筑、风景名胜、古树名木等,更要采取有效措施,严加保护,绝不能因进行新的建设使其受到损害或任意迁动位置。要在这些历史遗迹周围划出一定的保护地带。

截至2017年7月16日,国务院已将133座城市(琼山市已并入海口市,两者算1座)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对这些城市的文化遗迹进行了重点保护。

荣誉故事

市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主任陈忞告诉记者,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1982年根据北京大学侯仁之、建设部郑孝燮和故宫博物院单士元三位先生提议而建立的一种文物保护机制,当然它也是一种城市的荣誉。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确定并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均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纪念意义,且正在延续使用的城市。

万里副总理曾点名要求长沙申报

据说当年申报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长沙并未报名,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万里“点”了长沙的“名”。他说,他曾经到过长沙,长沙是一座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的城市,这里有马王堆汉墓,地下文物丰富。长沙近现代英雄人物缔造了长沙光荣的革命传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黄兴、蔡锷等在长沙活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郭亮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出生入死,在长沙开展革命活动,史迹遍城乡,令人景仰……

长沙马上加紧了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工作,并成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上世纪80年代初在长沙市文化局和长沙市委宣传部任过职的谢作孚告诉记者,长沙因为经历了“文夕大火”及抗日战争的创伤,一直在努力恢复城市的活力。万里对长沙是十分了解的,长沙在五一东路兴建火车新站时,万里就曾来到长沙,指导长沙火车新站的建设工作。

成立委员会护航历史文化名城

为保护长沙历史文化名城及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和城市风貌,继承悠久的文化遗产,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根据国务院国发(1982)26号文件和建设部(83)城规字第107号文件要求,长沙市人民政府于1982年8月13日成立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领导组织名城保护调查与规划工作。

记者在省政协宿舍拜访了八旬老人肖湘。肖湘称,长沙成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随即成立了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是长沙市副市长王蔚深。肖湘时任长沙市文物科副科长(未设科长),他和长沙市规划局的温福钰承担了一些具体工作。1982年7月12日,市长办公会议对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建设问题作了研究。下午,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与省文化局及市城建、文化部门负责人,一同前往三汊矶古代北津城(应为“三石戍”)遗址、福胜街(后并入太平街)贾谊故宅、新发现的浏城桥楚墓等处进行了查看,商量了如何保护古迹等问题。肖湘在这些文物单位现场给领导作讲解。肖湘说,他在长沙评为历史文化名城后,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辞典》和手册撰写了长沙历史文化名城的相关词条,当年做这些事令他感到骄傲。

长沙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时,长沙地名普查和地名命名更名工作也在加紧和加速进行,到1982年9月21日这项工作已告基本结束。当时,长沙全市城郊共普查地名5450个,其中新命名31个,更名(包括恢复原用名)379个。随后长沙马上实行更换门牌、路牌,为全面启用新地名恢复老地名做好了准备,长沙历史文化名城的氛围更加浓厚了。

当时,为尊重历史,要求地名一般都沿用原名。对群众习惯的讹传地名,一般也未作变动。如马王堆相传为马殷疑冢,从1972年起考古工作者挖掘了包括辛追、吴芮等在内的三座墓葬,均系汉墓,五代南楚王马殷疑冢之说顿时被破除,但为了照顾习惯,当时仍决定使用马王堆原名。而古地名骆驼嘴、涝塘河,后人误传为落刀嘴、捞刀河,此次更换地名仍取落刀嘴、捞刀河。对“文革”中错改的地名恢复原名,如反帝路、反资街、红光街、大寨里分别恢复为北站路、一步两搭桥、平地一声雷、徐祠巷。对于重名、用字生癖和按序数命名的地名也有步骤地进行了更改,如重名的二里牌分别改为东二里牌、南二里牌等。

当年的名城规划许多设想已实现

经过整整一年的紧张工作,1983年2月8日《长沙名城保护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保护发展规划》)出台。长沙市规划设计院规划分院副院长、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所长杨凌告诉记者,温福钰先生在世时,还时常到左家塘长沙市规划设计院内的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里走一走。对于长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温福钰等同志1983年编订的《长沙名城保护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确实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而温福钰等在这份规划中拟定的相当多的规划也在后来30多年里一个个慢慢实现了。

这份长沙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最早拟定的《长沙名城保护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分规划依据、名城特点、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保护范畴、保护措施、保护内容、城市雕塑、名城古木、风土特产、游览路线等章节。在“保护内容”一节中有长沙应保护一群山(以岳麓山为重点包括近郊大小山头的自然风貌)、二条河(湘江及浏阳河为主的大小水体)、三高点(妙高峰、天心阁、金盆岭)、四中心(城市市中心及溁湾镇、东塘、黑石渡)、五条街、六公园、七小园、八名胜、九故居、十六个纪念地、廿墓葬等内容。这既是当时对长沙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提纲挈领的开创性梳理,同时此后出台的长沙城市规划也多从此得到启发、扩展和升华。依照最早提出的这一线索,长沙一直在努力慢慢实现这最初提出的《长沙名城保护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这份规划提出的长沙应保护和发展的“六公园”,就是岳麓公园、烈士公园、橘洲公园、南郊公园、后湖水上公园、黑麋峰森林公园。关于“后湖水上公园”,规划写道,该公园位于湘江西岸、岳麓山东南麓,“背湖面江,水面辽阔”,“巧借岳麓山山景,水得山而媚,山得水而活,一湖开发救得岳麓山活,一湖好水又构成江东南郊诸园制高点俯瞰眺望之对景点,深领山情水意不亚杭州西湖”,对后湖可谓“评价至高”。2018年12月9日,后湖国际艺术园终于正式开园,建成“长沙人的艺术花园”。回首三十几年前温福钰等编订的规划,可以看到他们前瞻性的眼光。这个规划中的“八名胜”提到了“铜官唐窑遗址瓦渣坪”,拟利用铜官唐窑遗址瓦渣坪“辟为生产结合旅游观光点”。去年在这里开放的新华联铜官窑古镇,确实将文物古迹与旅游观光点结合在一起了。

肖湘表示,1983年编订的这份规划中提到的不少设想已经实现,比如建设杜甫江阁等,这说明30多年来,长沙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建设工作是做得很好的。

荣誉新篇

《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6年获批

长沙成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楚汉名城、革命胜地、名人故里、山水洲城”已成为长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美称。

历届长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2016年《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获批标志着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有了法定的规划依据。通过对长沙市城市文化特质、城市形象、城市历史风貌的专题研究,建立动态更新的长沙市历史文化资源库,构建长沙市完整、动态的历史文化资源及自然生态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框架体系,深化提炼出长沙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开展。

《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提出了名城保护的规划原则及目标,明确了名城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规划了名城的保护框架、内容和重点。规划目标是积极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保护层次清晰、文化内涵丰富、城市形象突出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合理利用历史资源,充分展现楚汉名城风采、山水洲城风貌,成为极具影响力、生机活力的文化名城。

另外,长沙还加强保护市域范围内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水系、山体公园等。重点保护好市域范围内基于“三山(系)九水”自然生态环境下的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及古遗址(古墓葬)、郊野公园、森林公园等。在市域总体保护空间框架基础下,中心城区范围内重点对自然生态景观资源与历史文化人文资源进行整合,保护好基于“一江四水一港群山多洲”自然生态环境下的历史名城整体格局、历史城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地下文物理藏区及其他历史文化保护元素等。构建多层次的历史文化人文资源保护框架,主要包括一个历史城区、两个历史文化风貌区(岳麓山历史文化风貌区、古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三个历史文化街区(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潮宗街历史文化街区、铜官老街历史文化街区)、四个历史地段(化龙池历史地段、西文庙坪历史地段、开福寺历史地段、第一师范历史地段)以及众多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如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不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遗址、古树名木、古井名泉等。

保护规划获得省政府批准,为长沙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长沙市根据中央、省、市城市工作会议关于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有关精神,遵循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原则,开展历史文化风貌区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及城市设计工作,着手建立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名录制度,启动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修订工作,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关项目的建设,全面贯彻落实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任波)

时光长廊

1982年2月8日

长沙成为首批公布的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1982年8月13日

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成立

1983年2月8日

长沙市规划局编订《长沙名城保护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1996年11月

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推动委员会成立

2003年

长沙市规划设计院开始编制《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004年12月

《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通过全国专家评审

2009年

长沙市启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提升工作

2015年4月

《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通过湖南省住建厅和住建部专家的联合审查

2016年9月

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了修改完善的《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任波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