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小水电技术“点亮”非洲部落

说到非洲,许多人会想到一望无际的沙漠。其实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大陆的河流并不少,加上漫长雨季所带来的充沛降水,水资源可算是非常丰富。根据国际能源署的评估,非洲水力资源的年均发电量可达到1200 TWh,这一数字占全球水电技术可开发资源的8%。但是,目前非洲大陆的水能利用率仍然很低,实际开发率只有9%。

如何才能把奔腾的河流,转化成为能源?不少非洲国家想到了遥远的中国。2015年,华自国际(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利国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前往非洲国家赞比亚,为当地百姓建造了一座水电站。

如今,这座赞比亚国内首座农村小水电站已经完工,待配套电网竣工后,就能为当地1万多居民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初到非洲

“除了一条河,其他都没有”

2015年9月,刘利国接到该项目的勘查任务,这是他第一次踏上非洲大地。

虽然出发之前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但从登机的那一刻起,困难就接踵而至,远超刘利国的想象。

“我们转了两趟机,飞了23个小时,才到达赞比亚,”随后,刘利国与同事租车前往现场,“开到半途,就已经没有路了,我们只能顶着三四十摄氏度的高温,徒步前往目的地。”刘利国回忆说,他们走了至少有三四个小时,还没到目的地,随身携带的水却喝完了。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冒险饮用附近的河水。

勘查完后,天已经黑了,由于没电,刘利国与同事们只得摸黑洗漱,熬过了在非洲部落的第一个夜晚。

生活上的艰辛尚能克服,而项目的困难程度则更具挑战。刘利国说,当时项目现场,除了一条河,其他什么都没有。为了顺利建设,只能先修路,10公里长的路,还需跨越沟沟坎坎,得架设6座桥。

非洲不像中国,没有四季,只有旱季和雨季。偏偏在建设的那两年,赞比亚的雨季无比漫长,“断断续续下了七八个月,”刘利国说,相比长沙,赞比亚的暴雨更加凶猛,“有时候在路上遇到大雨,汽车雨刮器根本没用,我们只能停在路边等着,” 刘利国把积水成河的土路拍下来发朋友圈,“有不少朋友留言,调侃我是在划船。”

完成建设

“非洲朋友赞我们效率高”

3年建设期间,参与项目的员工,6个月才能回一次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刘利国说,赞比亚食物种类比较单一,“想吃辣,我们就从国内带去种子,自己种。非洲的土地非常肥沃,只要常浇水,辣椒就能一直结。我们还自己养鸡养猪,用剩菜剩饭喂,这样饮食的问题就解决了。”

由于医疗水平落后,传染病也是建设者们的威胁之一。2017年3月,非洲爆发霍乱,刚刚回国休息不到一周的刘利国,放心不下同事们,采购了药品,再次返回赞比亚。

尽管客观环境挑战不断,但非洲百姓对中国人的友好,还是让刘利国留下了深刻印象。“有时候车子陷进坑里走不动了,附近居民会立马围上来帮忙推车,而且分文不取。”

在赞比亚的三年时间,刘利国与同事们还经常参与公益事业,援建当地的学校、警察局,并无偿提供了许多物资。“一些建设项目,我们也分包给当地的施工队,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

虽然困难重重,但刘利国与同事们还是加班加点,以长沙人吃得苦、霸得蛮的精神,提前15天完成了建设。“发电站使用的是我们自己的技术标准,可以做到无人值班、远程诊断。”

几年下来,刘利国与当地的酋长等人成为了朋友,“他们经常夸赞中国人办事效率高”。回国之后,刘利国还收到了赞比亚农村电气发展局的信件。“他们对我们的建设速度而惊叹,现在有很多项目都主动找到我们,希望能够让中国小水电技术,帮助当地百姓早日用上电力。”(陈登辉 )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陈登辉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