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五治”进村 蒲塘“变脸”

开栏的话

何为农村“五治”?即在农村开展治厕、治垃圾、治房、治水、治风工作。强力推进农村“五治”,是改善人居环境、实施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长沙于去年7月公布全市“五治”工作三年行动计划,今年的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和市政府工作报告均对其进行专项部署。一个个乡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五治”工作推进如火如荼、来势喜人。

即日起,本报特开设“推进农村五治 建设美丽乡村·晚报记者蹲点记”专栏,选择长沙县金井镇蒲塘村作为个案,每月派出骨干记者深入该村持续跟踪报道,记录农村“五治”的积极进展,关注百姓生活的可喜变迁,讲述乡村振兴的精彩故事。

从长沙城区驱车一个半小时,记者日前辗转来到了长沙县金井镇最北端那个与平江县相邻的地方——蒲塘村。在灿烂的夏日中,郁郁葱葱的树木、姹紫嫣红的花朵、干净整洁的道路格外清新养眼。

一年来,蒲塘村以旱厕改造、垃圾处理、规范农村建房、黑臭水体整治、推进移风易俗为重点,全力推进农村“五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乡风村貌焕然一新,离人居环境“洁净美”的目标越来越近。

变脸一 132座旱厕改造完成

有人说“厕所革命”难,难在缺钱少人;也有人说“厕所革命”不难,有政策支持,有干群一心。在蒲塘村,这场有温度的民生实践开展已有一年,完成了整村132座旱厕改造。

“生活污水被接管,气味颜色全不见”,秘密武器就是“三格式化粪池”。生活污水经过它处理后,变成清水排放。四五平方米的空间,干净平整的水泥台,蹲便器、冲水箱配套齐全,下水管连到屋后建在地下的“三格式化粪池”,厕所更卫生了,如厕更方便了。“这下我70岁的老娘上个厕所再也不用颤颤巍巍、穿堂过院了。”村民谭雄伟很满意。

在改厕之初,老谭和其他村民一样并不“感冒”。尽管支村两委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宣传,他也无动于衷。为打破僵局,蒲塘村党总支书记杨莽上门劝导,在他外出务工后,又多次进行电话沟通。

深入了解“厕所革命”后,老谭发现治厕的2000元成本基本全由财政补贴解决,建造还有专人负责,无需自己操心。权衡利弊后,老谭决定参与其中。一个星期后,曾经又脏又臭、蚊蝇乱飞的旱厕被取代。“现在的厕所干净没啥味道,‘方便’起来真方便。”

“有的人家房屋地形复杂,我们研究出炮轰山石打池、马驮料、临时搭桥等工作方法。”杨莽介绍,改厕过程中,施工班子按照挖池、运材料、装模、制板、盖板、室内改造的流程作业,技术指导员巡回技术指导,镇村联合进行督查,保证改厕的高标准、快进度。

如今,蒲塘村整村132座旱厕全部改造完成,变为水冲式厕所。

变脸二 垃圾分类减量近七成

蒲塘村一年要产生约500吨生活垃圾。然而,记者在村里转了一圈,没在地上发现白色垃圾。每户村民家门口摆放着一绿、一蓝两只垃圾桶,分别装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房前、路边的空地上还种着不少色彩艳丽的花。

“几年前,村里也是垃圾遍地。”杨莽说,改变村容村貌,靠的是全村人的力量。5000多名村民产生的垃圾都去哪儿了?

在蒲塘村再生资源回收中心,保洁员范志龙正在忙碌着。虽然上岗才一个多月,范志龙对垃圾分类已非常熟练。记者了解到,像他这样的保洁员,蒲塘村一共有9人。大家分片打扫,每人承包约150户村民的垃圾清运工作,每月拿1600元工资。

“村里有激励机制,季度检查考评时,如果能排全镇前10名,会有600元奖励,名次太低则会受处罚。”范志龙告诉记者。

据了解,蒲塘村村民将剩菜剩饭等餐厨垃圾埋进土里当肥料,其他垃圾进行初次分类,扔进门前的垃圾桶。去年5月,3000多只垃圾桶已下发到户。随后,保洁员上门进行二次分类,然后送往再生资源回收中心,按照塑料类、衣料类、纸品类、玻璃类、橡胶类、金属类、有毒有害垃圾等进行分拣,最后送往镇上的环保合作社处理。

杨莽介绍,如今,村里的垃圾从每月50车降到15车,垃圾分类减量近七成。

变脸三 家有红白事就找红白理事会

村容村貌变了,民风更是大变,文明新风深入人心。走进蒲塘村移风易俗公共服务点,2000多平方米的场地上搭起棚子,厨房按照“明厨亮灶”标准打造成开放式,锅碗瓢盆等做饭设备一应俱全。旁边的蒲塘村移风易俗宣教中心里,服务点管理员工作职责和办事流程、蒲塘村红白理事会章程等资料张贴在墙、一目了然。

“这里原是村小学所在,一直闲置。经过改造后,这里成为村里的移风易俗公共服务点。村民举办红白喜事,事前可自愿向红白理事会报告,理事会协助其在公共服务点举办,不得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杨莽说。

村民们对去年国庆节前村里举行的“治风”文艺晚会记忆犹新。“大事小事都要搞,高档烟酒不能少,大碗海鲜更是贵,浪费!钞票花了一大堆,一夜回到解放前,死要面子活受罪,可怜!”活动现场,节目《文明乡风吹拂美丽蒲塘》以“三句半”的艺术形式,道出村民对“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他事不办”新风的认可与支持。

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微电影《特殊的婚宴》,则通过主人公“老村支书”以身作则简办家中婚宴的故事,倡导移风易俗理念。

“一些民俗根深蒂固,劝管结合才能更加深化乡风民风。”杨莽介绍,在蒲塘村,乡风文明工作按照“十个一”工程逐步推进,由志愿者担任队员的宣讲队入户宣讲移风易俗理念,村红白理事会对村内红白喜事进行日常管理,文明乡风吹遍全村每个角落。

如今,在蒲塘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他事不办”的理念深入人心。特别是在办丧事时,一些村民摒弃了以往大放烟花爆竹的习惯,改用环保的电子鞭炮,让乡村环境更清爽、乡风更文明。

同时,蒲塘村加快“治房”“治水”工作进度。去年拆除空心房36栋,今年将拆除39栋,结合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加快推进“治房”工作。加强污水治理,严格管控污水排放,打造了集中污水处理池1处、养殖户大型四池净化池4个、户用沼气池167个,农户厨房、卫生间净化池154个。(朱敏)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朱敏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