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乡村振兴在“路”上 | 乌山街道:“公路养护+精准扶贫” 开启道路养护新模式

(摄影 湖南日报 田超)

农村公路的高标准养护不仅能为百姓出行提供便利和安全,还能为贫困户提供勤劳致富的就业岗位,望城区乌山街道公路养护公司以“公路养护+精准扶贫”开启了道路养护的新模式。

穿上橘红色的、写有“公路养护”的背心,拿上锄头、扫帚,贺交武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现在是雨季,一定要确保边沟排水通畅,不然不仅会造成安全隐患,还会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虽然只是初夏,贺交武额头上已经布满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现年50岁的贺交武是乌山街道双丰村“有名”的贫困户,42岁才结婚,前几年由于妻子病弱、儿子年幼,无法外出打工的他仅靠几亩鱼塘维持生计,在镇政府“安居工程”的帮助下才解决住房的问题。2017年,乌山街道公路养护公司成立,贺交武由当地推荐进入公司,成为一名养路工人,对其所在的双丰村道路进行日常的保洁、小修小补。

“现在这个养护工作一月工作20天,能挣4000元,还能兼顾之前家里的鱼塘,年总收入能达到6万多元,子女上学的钱有了,生活也安稳了。”贺交武幸福地向记者说道。

像贺交武这样通过“农村公路养护+扶贫”解决家中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现脱贫的村民不在少数。乌山街道公路养护公司23名工作人员中有14人是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我们主要是在确保养护标准和验收标准的前提下,将条件成熟的进村公路直接下放到各个村委会进行管养,对当地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优先聘用,签订劳动合同。”养护公司负责人朱长新介绍说,这种方式不仅解决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也能激发当地村民的责任感,自发行动起来,保护好与自己密切相关的“致富路”。

自2016年望城区农村公路养护开始市场化、企业化尝试以来,像乌山街道公路养护有限公司这样自收自支的道路养护机构目前在全区已有12家,“公路养护+精准扶贫”的运营模式经由乌山街道养护有限公司的成功践行已经在该行业流行开来。“接下来,我们将着力对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企业化的养护模式实现进一步优化。”望城区公路养护中心副主任曾召速表示,将依托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对农村公路养护项目进行打捆招标,在广阔的社会市场寻求更优的公路养护企业,特别是对能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的企业予以资金补贴和政策扶持。(朱加宁)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朱加宁

编辑:唐甬梅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