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在长沙市天心区浦沅立交桥下的理发便民服务点,陈素艾师傅正在给顾客理发。
记者 杨昱 摄
本报5月16日讯 曾几何时,街头理发师总是走街串巷无处不在,可随着城市的发展,美容理发店逐渐将其取代,只能偶尔在桥下、河边、背街小巷发现他们的身影。今日,在长沙浦沅立交桥下的“理发便民服务点”,8位身着统一马甲的街头理发师,将自己的行当工具拼在了一块,为立交桥带来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记者在这个服务点看到,摊位摆放得很整齐,碎发会被及时清理,8位理发师傅黄色的工作服也是格外亮眼。附近的公示栏里,贴出了理发师傅的照片和姓名,还向大众表示了对卫生环境的承诺,如“身着洁净的工作服”、“理发工具要及时消毒、清洗”、“为皮肤病患者配置专用理发工具”等。
“我们以前是在立交桥各个位置摆摊,现在服务点建成,卫生、环境比以前强多了。”陈素艾是服务点唯一的女理发师,以前因为理发摊点乱摆乱放,被人投诉到了城管部门。后来,长沙天心区新开铺街道考虑到他们的难处,于是联合桥头社区和城管办,专门划了块地给这个老手艺人有发挥作用的余地,“每天都能接到10多个顾客,生意还算不错。”
“我是第一次来这里剪发,挺满意的。”家住湖南开关厂的周先生告诉记者,抱着试试的态度来理发,“这里又便宜又好,以后还会来。”
“为了感谢社区,我们还会定期去社区义剪,免费给80岁以上老人剃头。”45岁的张黄清是这个服务点的现场负责人,“为了剃好一个光头,哪怕要用半个小时,我们也会去精益求精,或许这也是回头客多的原因吧。”■记者 杨昱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杨昱
编辑:唐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