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

王华英 宾映初 黄 建

一人多次应聘落选,众多的人竞争一个岗位……随着我国经济形态不断转型,毕业生就业由“卖方市场”逐渐成为“买方市场”的现象引发社会普遍关注。

然而,在长沙,一座几乎与新中国同时诞生的高职院校,却是另一番景象。据统计,2018年,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共1320名毕业生奔赴心仪的岗位,就业率达92.95%。

“对接健康产业和养老产业,校企(医院)合作、工学结合、双证融通的人才成为医护市场的香饽饽。”“吃得苦、留得住、做得事,基层扶贫队伍里处处有长沙卫生职院学子的身影。”高就业率的背后,长沙卫生职院同样收获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褒奖。

好就业、就好业,这一切皆源自近3年的诊改之路。2017年,长沙卫生职院确定为湖南省首批高职诊改工作试点院校之一。学校高度重视教育部部署,从实际出发,积极推进诊改工作,按照“问题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全面开展自我诊改,实现了学校治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树目标

建“一流医卫职院、一流医护专业群”

面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所带来的人才需求的上移,作为一所纯医卫类高职院校,长沙卫生职业学院的出路在何方?

让我们将视线倒回至2018年。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临床技能大赛,吸引了全国21个省份、57支代表队参与角逐,学院三名选手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均获个人综合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无疑,一项项荣誉,折射出学院清晰的办学目标——建“一流医卫职院、一流医护专业群”。围绕这一目标,学院聚焦人才培养工作要素,结合学院工作实际,按照“简化环节、突出要素建设”的原则,修订学院诊改工作方案,同时,按照稳妥推进诊改的工作思路,调整进度,提升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可控性。

从2016年学院启动诊改工作,三年强势推进,长沙卫生职业学院目标链在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党委审势度时出台学院“十三五”规划制定指导意见,制定了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及其子规划、专业(群)建设规划、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制定了各级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学生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以及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了努力方向,确定了诊改的逻辑起点。

目标链的调整完善,主动适应了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健康湖南”战略,提高了利益相关方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

如果说,目标链确保了航向的正确,为确保“马达”高效运转,准确把握诊改工作目的意义和工作重点,长沙卫生职院进一步充实了标准链的内涵,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设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标准,确立了学院180个岗位职责标准,细化了14个专业建设标准,开发了150门课程标准,设置了新任职教师、骨干教师、专家型教师三个层级231名教师个性化发展标准,指导5109名学生制定个人发展标准,扎实推进依法治校、按标办学,稳步持续提升人才培养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强基础

设机构建制度,确保诊改工作落地

万丈高楼平地起,在长沙卫生职院,诊改工作不是一句口号、一本宣传手册,学院领导高度重视,着力推动诊改各项工作落地。

学院党委书记罗文章和院长喻友军扛起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大旗,并成立了学院质量保证委员会,专项工作质量保证小组,系部、专业(课程)质量保证工作小组,由上至下,层层压实责任。

质量保证委员会全面协调、统筹推进;各专项工作小组分工负责,质管办负责质量保证体系设计、推进与考核,教学系部是质量生成的核心,行政职能部门是质量提升的保证。师生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并普遍理解诊改理念,人人参与自我诊改。学校还建立了与内保体系相适应的考核激励制度,各层面自我诊改日趋常态化,教师的成就感、归属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学生满意度不断提高。

根据诊改工作要求,为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建立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改工作机制,学院修订完善了328个管理制度,对24个部门职责进行调整规范,建立了部门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并建立《质量诊改工作规范》和《质量诊改管理办法》2项专门的诊改工作制度。

下苦功

坚持问题导向、医教协同,促进学院内涵发展

能否真正实现学院内部质量的自我保证,关键在于全体管理人员、教师、学生能否发现日常工作与学习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按照问题导向的思路开展自我诊改工作,将诊改工作融入日常工作。

因此,以问题为导向成为学院一切诊改工作的关键词。

据悉,学院自开展课程建设以来,始终紧盯教学资源库、慕课、教师职业能力三大核心建设重点不放松,但仍然寻找出视频资源紧缺、社会服务力度不强,公开性不够的问题。

“学院以问题为导向,首先明确建设目标,列出专项经费,重点建设10门课程,给予经费保障。其次,将资源库建设任务分解到每一位专任老师,作为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加强制度保障。最后,通过对已经建成的课程网络资源进行整合运用,成立课程团队,给予人才支撑,持续改进提升。”教务处处长张春强说。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至2018年底,平台运行课程总数达到217门,网络资源数量达到43040个,课程平台点击量从2017年的1800万点击量增加到2018年的2700万人次,同比增加44.45%。学院取得了2门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在湖南省该项目立项中,数量和质量学院均为前三;教师职业能力得到提升,在湖南省教师职业能力比赛中,有4个教师团队获得全省二、三等奖。

屈刚副院长告诉我们,课程建设仅仅是诊改工作中的一环,事实上,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到学生各层面的自我诊改工作都按照问题导向的思路有序推进。

专业与市场的脱节,一度成为制约高校教育发展的瓶颈。为彻底改变“教”与“产”的不匹配,长沙卫生职院坚持医教协同育人才、建专业、建课程、训师资,促进学院内涵发展。

近年来,学院科研与社会服务建设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科研与社会服工作停留于浅层次,原有的科研与社会服务考核体系不够完善等弊端。

“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设置更为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及考核体系,科研处2018年取得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扩大了与企业(医院)的合作。”

见实效

领先同业,开启新时代职业教育新篇章

就业率的持续走高,科研能力的持续提升,师资团队的进一步优化……采访的几天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学院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诊改的五个层面,强化创新改进,实现质量螺旋上升,诊改工作成效初显。

——学院层面。学院成功通过2018年首届湖南省文明校园初步评审,荣获湖南省委宣传系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天天见、天天新、天天深”学习宣传活动优秀组织单位,2018年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称号,被评为长沙市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单位,连续三年获评长沙市卫健系统年度绩效考核一等奖。历时4年,一期建筑17.8万平方米,规划布局科学、办学功能齐全、基本设施完善、校园环境优美的新校区基本建成。

——专业层面。学院健康照护专业群认定为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基层医疗服务专业群立项为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

——课程层面。学院《基础护理技术》、《组织与胚胎学》、《康复评定技术》3门课程认定为湖南省2018年高职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助产技术》、《固定义齿修复工艺技术》2门课程立项为湖南省2018年度高职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

——教师层面。教师参加2018年全国卫专委教师职业能力比赛,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参加2018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比赛,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全年科研项目立项49项,发表学术论文139篇;全年晋升教授职称教师3名、晋升副教授职称教师5名,成功申报国内访问学者教师2名。

——学生层面。2018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到92.95%,在省内医卫类专业招生中排名第一位;学生德技并修,徐财茗同学被评选为2018年度“湖南好人”、“长沙优秀共青团员”;2018年学生参加全国卫专委组织的专业技能大赛,获个人一等奖3项、个人二等奖2项、个人三等奖2项,团体二等奖3项;2018年17名学生赴日留学就业,5名学生赴德留学就业;乡村医生本土化培养班学生参加乡村医生考试合格率100%,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参加护考通过率99.5%。

非旧无以为守。作为一所老牌医卫专业高职院校,长沙卫生职院恪守职业技术教育的初心与本分,诊改工作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建新校、强专业,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专业医护人才。2018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2.95%,专业对口就业率达87%,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率达9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高达95.5%。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唐甬梅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