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年长沙实现社区垃圾分类100%覆盖

  垃圾分类工作逐步走进全市中小学。图为学生和家长正在开展垃圾分类活动。余劭劼 摄

垃圾分类工作逐步走进全市中小学。图为学生和家长正在开展垃圾分类活动。余劭劼 摄

  枫树山社区垃圾分类展示区,通过实物展示,详细介绍“四分法”模式。  余劭劼 摄

枫树山社区垃圾分类展示区,通过实物展示,详细介绍“四分法”模式。  余劭劼 摄

  位于长沙市第一垃圾中转处理场的生活垃圾分类社会宣传教育基地(仁和基地)向公众开放,成为重要的宣传窗口,这也是全市首座生活垃圾分类社会宣传教育基地。黄启晴 摄

位于长沙市第一垃圾中转处理场的生活垃圾分类社会宣传教育基地(仁和基地)向公众开放,成为重要的宣传窗口,这也是全市首座生活垃圾分类社会宣传教育基地。黄启晴 摄

垃圾分类既是“老话题”,也是“新时尚”。2018年,《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正式施行,开启了长沙生活垃圾分类的全新篇章。

一年来,通过源头分类、就地就近处置,长沙生活垃圾减量化效果明显,垃圾分类处置全链条的搭建迈出实质性步伐。与2017年相比,2018年全市进入市属终端的生活垃圾量减少13.59%。

亮点1 强力推进

机构职责明晰 政策日趋完善

关乎生态环境、文明理念、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生活垃圾分类这件民生“小事”备受瞩目。

2017年,长沙被列为生活垃圾强制分类重点城市之一。日前,住建部在上海召开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要求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按照《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从2018年起,通过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全市每年生活垃圾自然增量与分类减量要基本持平。同时,《方案》提出在长沙实行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生活垃圾“四分法”。

《方案》为长沙三年内的垃圾分类工作提出了“小目标”,画好了路线图。与之相配套,《长沙市生活垃圾生态补偿暂行办法》《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设置规范》等一系列政策也先后出台,为长沙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自此,长沙进入标准明晰的垃圾分类时代。去年,全市强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全市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城管、教育、卫生、机关事务等多个部门为组成单位,共下“一盘棋”。

亮点2 以点带面

打造62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

2016年,长沙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包括清水塘街道、荷花园街道、咸嘉湖街道、文源街道、东塘街道等在内的全市10个街道(乡镇)共57个社区(村)纳入试点。

作为首批试点社区,通过两年先行先试,清水塘社区形成了一小区一组织、一楼一栋长、一单元一门长、一户一家长、一家一监督长的生活垃圾分类“五个一”推进模式。

在长沙市一中宿舍区门口的醒目位置,笔者看到一个大型的分类垃圾箱,5个投递口分别用来投放废旧电池、废灯管等有害垃圾以及纺织品、纸张、玻璃类等可回收垃圾。“绿色、红色、蓝色和灰色四分垃圾回收桶已经是社区‘标配’,分别对应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清水塘社区党委书记汤国清告诉笔者,社区湿垃圾分离率已经达到九成,每天都有专门的公司前来收运。干湿分开后,社区生活垃圾减量化超过40%。“通过志愿者引导,学生带动家长共同参与等方式,居民们习惯成自然,分拣率和准确率也越来越高。”

去年8月,长沙首个集垃圾收集、垃圾分拣、再生产品展示、垃圾分类学习教育展示于一体的垃圾分类综合性环保站——“智慧分类驿站”也在清水塘社区投入使用。笔者在现场看到,“智慧分类驿站”设有“有害垃圾”“可回收衣物”“可回收垃圾”3个感应投放口。居民走近垃圾投放口,窗口便自动感应打开,科技范儿十足。居民将垃圾投入“智慧分类驿站”后,即可称重兑积分、换奖品。

以点带面,分步推进。据悉,去年全市共在342个社区启动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打造了开福区清水塘社区、雨花区枫树山社区及麻塘桥社区、高新区麓源社区等62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

亮点3 就地减量

大件垃圾园林垃圾“变身”发电燃料

为探索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各区县也加快了生活垃圾就地减量资源化利用终端建设的步伐。

岳麓区大件垃圾、园林绿化垃圾综合处理场是全市首个落成的大件垃圾就地减量化、资源化处理项目。笔者在位于岳麓区谷峰村的处理场内看到,挖机先将废弃树枝等园林绿化垃圾、木质沙发等废弃家具投入破碎机内进行粉碎,随后,这些碎屑将被集中回收送至发电厂作为发电燃料。

在农贸市场内,易腐果蔬垃圾不仅污染环境也容易产生难闻的异味。针对这一农贸市场“脏乱差”的元凶,去年,长沙各区县开始对农贸市场产生的果皮、菜叶等有机易腐垃圾试点就地分类处置,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三化”目标。

在天心区喜民生鲜市场,笔者看到一座果蔬垃圾“三化”处理站。该处理站占地10余平方米,市场果蔬垃圾自动倒入入料口后,通过破碎、脱水、烘干发酵等处理环节“变废为宝”成有机肥,可广泛用于园林、绿化、菜地施肥。

“进入处理站的果蔬垃圾中,95%脱水减量,5%变为生态有机肥。”据天心区环卫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设备还具有智能统计功能,可以通过自动统计每天的处理量等数据来进行优化。

据了解,去年全市建成并投入使用各类垃圾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项目13个。同时,去年长沙还通过出台《长沙市生活垃圾阶梯计费管理暂行规定》《长沙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区域生态补偿暂行办法》两个政策性文件,对区县进入市属终端处理设施的低于减控量基数的生活垃圾量进行奖补,对高于减控量基数的生活垃圾量按照阶梯计费,用经济杠杆“撬动”垃圾分类减量。

亮点4 社会参与

全市将打造三大生活垃圾分类宣教基地

全民参与的源头分类是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难点,更是关键。然而,要改变长久以来“一包扔”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一个一次性塑料袋从产出到使用也许只要几天,却需要几百年才能自然降解”“垃圾分类好处多,莫使厨余汇江河”……在学校、在社区,志愿者们宣讲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居民正确分类,成为长沙垃圾分类工作的“扩音器”和“助推器”。

“环保组织的义工和社区的志愿者们会将可回收垃圾分门别类打包好,统一交给回收公司。”78岁的邹荣华是雨花区枫树山社区垃圾分类的志愿者,他告诉笔者,社区用原来的旧自行车棚改造了一处大约100平方米的垃圾分类处理站。“周三、周四是社区的‘垃圾分类行动日’,义工们会上门组织居民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可回收垃圾换来的钱会用来慰问环卫工人或者资助贫困学生。”

假期来临,快乐义工协会的志愿者们带领青少年前往长沙市第一垃圾中转站、联合餐厨、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处理场等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参观,跟随生活垃圾的“旅行”脚步,了解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紧迫性。“今后我一定会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好习惯,也让爸爸妈妈一起行动起来。”赤岭路街道南大桥社区的刘文轩同学在参观中受益匪浅。快乐义工协会的义工们告诉笔者,通过这样的活动,很多青少年都成为了垃圾分类的志愿者和宣传员,他们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成员一起参与垃圾分类等环保实践。

2018年9月4日,长沙首座生活垃圾分类社会宣传教育基地(仁和基地)向市民开放。基地展示馆通过各类图片、视频和实物演示结合,对长沙生活垃圾如何分类、垃圾转运和去向、垃圾有何危害等进行了生动形象的展示。同时参观者还可以通过互动游戏体验垃圾分类投放过程,并和其他人同场答题“PK”。

“我们希望通过社会宣传教育基地来增长大家的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并提升分类能力,呼吁大家共同参与支持长沙的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工作。”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胡刚说,生活垃圾分类是一场“人民战争”,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据介绍,全市将打造三大生活垃圾分类社会宣传教育基地,除了已经建成的仁和基地和万容基地以外,位于望城区的浦湘基地也正在加快建设。

笔者了解到,2019年长沙将继续加大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力度,完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实现全市社区垃圾分类100%覆盖。(长沙晚报记者 唐朝昭)

来源:长沙晚报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