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合葬墓前捧把土 “爸爸,我来接您回家”

res03_attpic_brief (1).jpg

田兴华在上甘岭烈士陵园扫墓。受访者供图

res07_attpic_brief.jpg

田兴华在朝鲜。  受访者供图

10月25日,本报刊登了志愿军烈士遗孤田兴华去朝鲜平壤寻父的故事(详见本报10月25日A05版)。11月2日早晨,田兴华老人回到长沙家中,手中捧着从父亲坟头带回的泥土,久久不愿放下。他告诉记者,这次行程很顺利,找到了埋葬父亲的陵墓,唯一的遗憾是合葬墓前并没有刻上父亲的名字。他还会再次赴朝,希望父亲的名字能够刻在上甘岭志愿军烈士陵园二号墓碑上。

访朝的6天里,包括田兴华在内的志愿军老战士及后代、记者40人代表团,参加了志愿军赴朝参战68周年祭拜活动,访问了江东、九峰里、上甘岭志愿军烈士陵园等地。田兴华作为代表之一,还参加了朝方领导和中国退伍军人部境外烈士管理处驻朝工作组的会议及招待盛宴。

■记者 石芳宇

失落

“英名墙”上,没找到父亲的名字

10月24日,包括田兴华在内的志愿军老战士及后代访朝代表团到达平壤。到达时已夜色茫茫,但站在那片无数志愿军将士用青春热血浇灌、金达莱花盛开的国土上,田兴华压抑不住心潮澎湃。

10月25日上午,代表团来到距离平壤市区40多公里的江东郡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参加该陵园的竣工仪式和志愿军赴朝参战68周年祭拜活动。田兴华说,国内有六七个代表团前来朝鲜祭拜志愿军英烈。

江东志愿军烈士陵园前,全新的大理石牌坊巍然矗立,牌坊中央是白底金字中朝双语“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牌坊两侧分别镌刻着中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8个大字。

沿着大理石阶梯拾级而上,一块写有“永垂不朽”的纪念碑十分醒目,正如一名英武的战士笔直地伫立着,保护身后四座合葬墓的战友遗骨。这里共安葬烈士1383人,其中有名烈士1189人、无名烈士194人。一道“英名墙”刻有志愿军烈士的姓名。

仪式庄严肃穆,大家手拿鲜花向烈士默哀。“踏上父辈当年浴血奋战的土地,我万分感慨。”田兴华说,到父亲墓前跪拜先人、告慰忠魂,是他这一生最大的心愿。

在自由祭拜的时间里,因没有在“英名墙”的烈士名录中找到父亲的名字,失望和难过让他不禁失声痛哭。“作为军人,我从来没在任何困难面前掉过眼泪,只有为我的父亲。如果这次再找不到父亲的安葬地,我会遗憾终身。”

苦寻

为找线索,家中已存几百万字资料

田兴华告诉记者,国内前来朝鲜祭拜志愿军英烈的代表团中有将帅的后代,更多还是那些志愿军普通官兵的后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战斗英雄的事迹如数家珍。

田兴华所在的代表团里,湖南代表还有彭成规烈士的两个外孙,他们是替母亲来寻找外公的。在他们的U盘里有许许多多资料:亲人遗物的照片、与亲人有关的战役情况、亲人战友回忆的文字记录。田兴华家中还存有几百万字的抗美援朝资料。这些英烈后代都曾多方寻觅,哪怕得到一丝线索,都会详细记录下来。这一次赴朝,对他们来说是希望最大的一次。

在陵园三号墓前,来自安徽蚌埠的王可道一家在刻有“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之墓”的墓碑前长跪不起。他的父亲王克勤烈士就长眠于此。

跪拜之后,王可道与家人一起绕坟一圈,缓缓洒下他们带来的家乡白酒,又从坟堆上抓了两把土放进一个塑料袋里,说要带回老家,见土思人,差可告慰。他们今年10月上旬才得到父亲被安葬在平壤江东郡的确切消息。

“我的父亲是英雄,是最可爱的人,但我们却连一个墓碑、一个烧香磕头的地方都没有。”田兴华说,自己在军队做宣传,后来转业到湖南省档案局,却不曾找到过父亲的名字,“还有一些战士上战场时甚至还没结婚,连儿女都没有。”看着王可道一家人哭成一片,一遍遍呼喊着“爸爸”,田兴华再次流下了泪水。“我们大部分人此生未见过父亲,甚至从来没有开口喊过‘爸爸’。”

激动

合葬墓前,捧回一些泥土

深秋的朝鲜,气温已经极低。10月28日,天空更是下起了大雪,然而这却不能掩盖田兴华激动的心情,因为这一天,他们要去九峰里和上甘岭志愿军烈士陵园。到达平壤后,他得知父亲所在的平康陵园墓已经搬迁到上甘岭烈士陵园二号墓区,所以在上甘岭找到父亲的希望很大。

这天清晨6点,代表团一行就出发了。一路上路况并不好,路幅很窄,全程是泥沙路,车子一路颠簸。因为没有桥,车子要从河中趟过去,各个关卡的检查也十分严格。这一程让田兴华记忆犹新。

在九峰里烈士陵园埋葬着13000位志愿军烈士,大家稍作休息就出发前往上甘岭烈士陵园。据了解,二号墓区从平康迁来,离上甘岭烈士陵园600米左右,占地约2亩,在一片农田中央。

天气严寒,到达时已是晚上7点。二号墓区共埋葬五千余位烈士,却没有立烈士集体碑,有十几个合葬墓,每个墓埋葬300人-500人不等。夜幕下,大家只能靠手电筒微弱的光挨个寻找,十分艰难。而每座墓前仅刻有十几个人的名字,有些字因为是朝鲜语音译的,并不准确。

来自河北沧州的杜卫正找到了他伯父杜月朝的名字,而遗憾的是田兴华并没有找到父亲的名字。因为两位烈士在同一个师,又是同一天同一地点牺牲,田兴华只能从那座墓前用手挖回一些泥土。

深夜12点,大家才回到宾馆。而那一夜,田兴华心情复杂,无法入眠。

心愿

想写一本书,纪念普通的志愿军

回到中国后,田兴华夫妇从丹东马不停蹄地赶往沈阳志愿军烈士陵园。在17万烈士英模墙上寻找到父亲的名字后,他把父亲的遗物摊开,嚎啕大哭。这是他唯一能够祭拜父亲的地方。

“在朝鲜我没有找到父亲的名字,很遗憾,但是我还会再去,想办法在上甘岭志愿军烈士陵园二号墓的集体碑上刻上父亲的名字,这样我才安心。”

田兴华说,回老家要请全村人到家里搞一个仪式,将父亲坟前的泥土与母亲合葬在一起,了却母亲的心愿。

“今年我71岁了,有生之年我还有一个愿望,想在80岁前写完一本30万字的书并出版,留给我的后代,纪念父亲以及像父亲一样普通的志愿军战士们。”

记者手记

那些没等到的答案

上个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跨过鸭绿江,投身于抗美援朝的战场。在历史的浪潮中,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像田兴华这样的普通家庭也因此染上了民族大义的色彩。

一场战役,让父辈牺牲于异国他乡,从此再无音讯。他们有的从未见过生父,甚至没有一张照片可以寄托思念。有朝一日,能在亲人坟前献花扫墓,是他们最大的心愿。但这却让他们很多人交付了一辈子。寄出的信一封又一封,翻过的资料一本又一本,年华在失望与希望的交织中流逝。几十年过去,已是三代人的时间,有的人却迟迟等不到一个确定的答案。“父亲,您在哪?我来接您回家。”是发自内心的渴望与呼喊。

他们有一部分人曾踏上去往朝鲜的列车,带回亲人墓前的一抔泥土,送回家乡的土地,让游离他乡半个多世纪的英魂落叶归根。也有些人一直在苦苦寻找和等待。

在向最可爱的人致敬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他们背后这数以万计普通家庭的付出和悲欢。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石芳宇

编辑:唐甬梅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