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机器人“快递小哥”长沙首次派件 源自长沙智造

行走在城市马路上的京东配送机器人。

吴佳泉从京东配送机器人手中拿到了自己在京东购买的一盒茶叶。均为长沙晚报记者 詹春华 摄

长沙晚报记者 詹春华

前日下午4时许,在自己家楼下,星沙中国铁建国际城的24岁业主吴佳泉在京东配送机器人手中,拿到了自己在京东购买的一盒茶叶,他也由此成为京东配送机器人在长沙首次进行实单派送服务的第一人。

车形机器人变身京东“快递小哥”

当日下午3时多,当记者赶到位于星沙东六路与南山路交叉口的京东物流长沙远大配送站时,一个编号为“JD2002”的车形机器人已整装待发,准备前往中国铁建国际城送快递。这也是京东配送机器人在长沙的首次实单派送。

这个配送机器人外形酷似一辆小巴士,约1.7米的个头,有着一双亮闪闪、萌萌哒的大眼睛。“这个‘快递小哥’的眼睛可不止这一双,它的全身都长满了‘眼睛’:头部有可360度旋转的激光雷达;面部除了那双萌萌哒的大眼睛外,还装有4台摄像机;腰部一圈全是超声波雷达,足足有24个;腹部隐蔽地安装了3个毫米波雷达;脚部还有1个激光雷达。这么多‘眼睛’全长在它身上,就是让它在送货的路上看得更清、走得更稳。”现场技术人员笑着告诉记者。

从该配送站到中国铁建国际城的单程距离约为2.5公里,车辆、行人很多,路况较为复杂,配送机器人能安全准确地把快递送到用户手中吗?记者好奇地驾着车跟在后面一探究竟。它接到技术人员的指令后,便以10公里/小时的速度沿道路右侧行走,遇到路边有停靠的车辆、行走的路人,它立即聪明地提前变道,绕过去后再回到道路右侧继续走……一切都是那么气定神闲,引来不少市民围观拍照。

当配送机器人走近中国铁建国际城小区门口时,记者不禁暗暗替它捏一把汗:入口处有防车辆乱闯的升降杆,它知道等杆子升起来才能够进小区吗?只见它稳稳地停了下来,静静等候。约摸半分钟后,升降杆抬了起来,配送机器人缓缓走进小区,这时它的速度已降为5公里/小时,完全符合小区的限速要求。当它来到指定地点时,它这次服务的用户吴佳泉已接到京东方面的通知,早早地等在自家楼下。

“能够成为京东配送机器人在长沙第一次实单派送服务的第一人,我觉得非常幸运。”吴佳泉开心地说。

京东配送机器人“血统”源自长沙智造

完成任务的配送机器人依旧气定神闲地行走了2.5公里,返回到京东物流长沙远大配送站。“来回5公里,没有人工干预,全部由计算机系统控制,安全准确地完成了送货任务。”技术人员欣慰地说。

在交谈中记者得知,这款京东配送机器人的“血统”源自长沙智造,由成立不到1年的长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制问世。该公司总经理安向京原是国防科技大学无人系统研究所副所长,他退出现役后创办了行深智能,致力于应用无人系统技术服务人们的生活,并首先落地物流配送领域。

“其实,我们能够成功研制出智能配送机器人,是因为我们在无人驾驶领域深耕多年,堪比‘老司机’。”安向京风趣地说。行深智能的主创人员师承国防科大无人驾驶团队,曾在中国无人驾驶技术发展过程中,作出过若干里程碑式的贡献。目前,行深智能已掌握不依赖卫星导航的高精度感知定位、大数据和机器视觉驱动的复杂环境分析理解、智能行为决策和控制等多项无人驾驶核心技术。

安向京介绍说,从原理上来说,无人驾驶跟有人驾驶大同小异,都需要“眼睛+大脑+四肢”的同步协作。“在智能配送机器人身上,相当于‘眼睛’的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机是4种不同原理的传感器,等于4种不同类型的人同时在观察周边环境;车载计算机为双备份,相当于两套‘大脑’同时运行。这些功能强大的‘器官’匹配,目的只有一个:进一步提高智能配送机器人的安全性能。”他给记者打了个形象的比喻。

安向京认为,智能配送机器人在长沙的首次实单派送,拉开了长沙无人配送的序幕;在不远的将来,智能配送将成为生活常态,为长沙市民带来更多的生活便利。

对话

无人驾驶技术,是一场缓慢渐变的“进化”

长沙晚报记者:目前智能配送机器人在马路上行走是被允许的吗?

安向京:智能配送机器人是新生事物,长沙市各政府部门对其大力支持,已划定若干区域为试运营测试区,并得到了平安保险公司的投保支持。

长沙晚报记者:有些用户担心,智能配送机器人实单派送会不会把快递弄丢?

安向京:实际上,智能配送机器人让配送货物更具安全性。智能配送机器人与京东是通过互联网实时链接的,所有货品的物流配送都有据可依、有迹可循。

长沙晚报记者:既然智能配送机器人依赖的是无人驾驶技术,那么从“运货”升级到“载人”,这项技术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安向京:无人驾驶技术的进步和实用化是大势所趋,但这个过程是一场缓慢渐变的“进化”,不会一蹴而就,不可能一夜之间满大街都是载人的无人驾驶汽车。而且这场“进化”还会遵循一定的规律——先载货后载人、先低速后高速、先限定后开放。

目前,按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场景以及其他交通参与对象,对无人驾驶车有三个层次的分级:受控的场景、受控的对象;共享的场景、合作的对象;对抗的场景、敌对的对象。

也就是说,民用无人驾驶车首先会进行货物运输,然后逐渐开始进入乘用车、公交车领域;会最先应用于低速运行的场景,比如限速的小区、货运码头等,然后逐渐发展到高速运行的场景,比如高速公路;会首先在参与对象的类型和数量可控的封闭区域内运行,随着政策和技术的成熟,再逐渐走向开放的场景,出现在道路上。

长沙晚报记者:我们未来出行方式会因此发生巨大变化吗?

安向京:我们最终会进入机器人服务人类的社会。无人驾驶技术的“进化”,必将给人们的出行方式带来巨大变化。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人的活动范围将会随之扩大,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也将极大减少,人们不再需要把宝贵的时间花在开车上,因此有效生命也会大大增加。另外,在未来,无人驾驶车(智能网联车)必将和新能源车实现最紧密的结合,真正提升整个社会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星城夜谈

长沙“智造”大有可为

袁云才

以前只在科幻小说中存在的机器人送货,如今在长沙实现了。从首单派送情况来看,这种车型机器人的行走速度比“快递小哥”还快,能敏捷地避开路上的障碍,并随机应变控制自己的速度,将快递准确送到消费者手中。见到这样的场景,我们不禁感叹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同时为长沙“智造”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而感到惬意、自豪。

当今时代,我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幸福感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越来越便捷。比如,购物可以不出门,网购可搞掂;买车票不用去车站,手机上一点即可;出远门不必找人问路,导航地图很体贴……而现在新鲜出炉的京东配送机器人,不仅给我们带来方便,更是有望将“快递小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快递公司的人工成本也会因此降低,最终受益的还是广大消费者。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决定了“智造”行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前长沙正在全力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以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长沙“智造”已挺起工业的脊梁。近日长沙市科技局公布的最新信息显示,到去年,长沙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和总产值已占到全省一半。这凸显出长沙“智造”的勃勃生机。送货机器人在长沙的诞生,再一次提振我们的激情与信心:长沙“智造”,大有可为。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詹春华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