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长沙县路口镇:移风易俗焕新乡村文明全景图
2025-02-20 14:48:59 字号:

长沙县路口镇:移风易俗焕新乡村文明全景图

微信图片_20250220093723.jpg

红网时刻新闻 通讯员 易金英 罗嘉毅 长沙报道

河水悠悠,稻香阵阵,长沙县路口镇以润物无声的智慧,在文明的土壤里播撒新风的种子。从“面子”到“里子”,从“要我改”到“我要改”,路口人在移风易俗的考卷上写下充满诗意的答案。

党群连心构筑文明经纬

“如果办次酒喊上一两百个亲戚,燃放烟花爆竹,请十几辆花车,排场搞好大,这些支出起码要6、7万,无形中加重了好多家庭负担。”路口镇麻林村联村干部穿梭在田垄阡陌,以算账的方式,让大家清楚哪些开支可压缩、可节省,减少跟风攀比办宴席的不良风气。

荆华村屋场会.jpg

联村干部向村民宣讲移风易俗内容。

“路口镇以党群连心‘路路通’网格治理为切入点,积极推动党建引领、党员带头、党群共建的文明创建新模式,组建8支由联村党政、联村干部、村(社区)书记、党员志愿者为成员的宣讲小分队,将党课课堂搬到了晒谷场、农家院子。”路口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用浸润着泥土气息的方言俚语,讲授着算得清的人情账、看得见的幸福经。

当“三斤三两”的彩礼传说遇上党员志愿者列出的“婚礼成本清单”,越来越多人的礼俗观念悄然转变。2024年以来,80场特色宣讲如星火燎原,点燃近4000名群众心中的文明火种。

村规民约润泽文明根系

一壶热茶,一盆炭火……连日来,在路口镇明月村,一场场暖身又暖心的屋场夜话会在寒冬夜晚“热烈”展开。褪去红头文件的严肃外衣,7个村(社区)的移风易俗公约在茶碗交错间生长出独特模样:龙泉社区将“白事简办”写入村规,成功劝导三多桥组李华为父亲简办丧事、百岁老人陈爱华简办宴席;路口社区用集体生日宴温暖空巢老人的暮年时光;“陈康白教育奖”的颁奖礼替代升学宴的觥筹交错,86名大学生映照出文明传承的希望。

微信图片_20250217162236.png

路之风志愿者为百岁老人陈爱华庆祝生日。

近年来,路口镇鼓励7个村(社区)立足各村实际,组建移风易俗劝导队伍,制定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规章制度,不定时摸排村民举办满月、寿辰等喜事相关情况,对辖区内可能发生的大操大办等行为进行劝导化解。

文明积分激活善治密钥

“平时参加社区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就能得到积分,然后就可以兑换商品了。”在积分银行里,路口社区的居民周大姐正用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火焙鱼。展架上,坛子菜、洗衣粉、牙膏等特色农产品和生活用品丰富多样,积分登记本上的数字记录着村民的文明成长。这样的“积分银行”,将环境整治、简办红白事等文明美德转化为可触摸的温暖,让村民积极投身乡村治理,将“村里事”变成“家里事”,“兑”出了文明新风和乡村新貌。截至目前,路口镇志愿服务队伍6000余人,累积志愿服务时长达15万小时。

龙泉社区积分兑换.png

社区居民使用文明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当文明积分在村民群体中逐步落地生根,路口镇也看到了青少年群体的无限潜力。路口镇以“新时代好少年”为切入点,鼓励青少年群体参与移风易俗,围绕“文明婚礼”“厚养薄葬”等移风易俗工作重点开展演讲比赛,通过书法、绘画等形式,传播移风易俗,充分释放移风易俗的新生力量。

暮色四合时,路口镇明月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广场响起清脆响亮的快板声,被劝导的村民如今成了移风易俗宣传队的成员;过去比拼排场的宴席桌,现在张贴上了“使用公筷 文明用餐”的宣传海报。全镇婚丧喜庆事宜操办支出的下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队伍的不断扩容,数字的消长之间,折射出路口人对美好生活的重新定义……

新俗恰似春雨来,遍洒人间草木香。路口镇正汇聚向上向善力量,让移风易俗“小改变”,成为助推乡村振兴“大文明”。

来源:红网

作者:易金英 罗嘉毅

编辑:韩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