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2月17日讯(通讯员 周靓)红丝线在指尖流转,银针在羊绒围巾上勾勒出爱侣姓名。在长沙县湘龙街道李艳刺绣艺术馆内,绣娘们正为情人节订单赶工。“每针每线都承载着‘执子之手’的承诺,这个情人节,年轻人愿用非遗技艺诉说永恒。”新生代绣娘唐红展示着刚完成的定制围巾,丝线在灯光下流转着东方浪漫。
当传统佳节余韵未消,情人节又添消费热潮,艺术馆主展厅内,情人节限定系列引发抢购热潮。湘绣相框嵌藏情侣照片,鬅毛针工艺首饰暗刻爱情密码,非遗夜灯镌绣比翼鸟纹样,十款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的文创产品摆上主陈列台,订单同比增长12%。
10款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的文创产品摆上主陈列台。均为李艳刺绣艺术馆供图
“非遗正成为Z世代表达爱意的新语言。”艺术馆主理人昌妮介绍,作为中国传统四大名绣之一,湘绣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收藏爱好者,特别是以李艳湘绣艺术馆为代表的一批工作室,注重创新设计,让高端湘绣生活化,大受市场欢迎。
李艳刺绣艺术馆主理人昌妮正在绣制新作品。
“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深耕以湘绣为元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另外计划在湘绣的艺术性上继续挖掘,想尝试一些新的艺术装置,提高湘绣的艺术和收藏价值。在生产经营上,希望2025年比去年提升10%。”昌妮介绍。
“非遗年轻化转型带来消费新气象。”湘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构建“大师工坊+高校智库”的创新生态,湘绣产品单价跨度从百元级伴手礼到万元级收藏品全覆盖。
据了解,湘龙街道依托湘绣城集团产业聚集优势,通过整合名师资源与创新产业模式,以“文化传承+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推动湘绣非遗技艺焕发新活力。引进李艳刺绣艺术馆、雅绣集等10余个湘绣工作室,刘爱云、李艳、徐向荣等湘绣大师扎根于此,构建“名师带徒+高校联动”的人才培养体系,让湘绣走进生活,推动产业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周靓
编辑:韩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