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年味,是我们无数人心底的童年记忆和乡愁情愫,也是我们精神家园中最温馨的那一抹橘光。各地不同的习俗民风和历史人文造就了不同的年俗文化。年渐进、情愈浓,红网、时刻新闻、观潮的螃蟹联合推出系列报道《年俗·湘味》,展现湖南各地不同的春节年俗文化。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贺卫玲 实习生 彭梓芯 报道
每当腊月的脚步匆匆走近,可能是长沙街头小巷悄然挂起的第一盏灯笼,可能是街角小卖部传出的音乐“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亦有可能是某一栋老宿舍楼里香气腾腾的腊肉味裹着冬日的寒风在空气中弥散......仿佛一个细心的画师在白纸上勾勒出轻描淡写的第一笔,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久违而熟悉的气息,那是童年的记忆,是过往的回响,是家的呼唤,使整个城市都沉浸在一种温暖而喜庆的年味里。
当你看到长沙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悬着的腊鱼腊肉腊鸭腊鸡,年就近了。
长沙人过年须过大半个月,即从先年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起到第二年正月十五闹元宵为止。这个习俗延续了几千年,与南朝梁时《荆楚岁时记》所记基本相承。长沙老话 " 鱼奔深潭客奔家 ",意思就是一年到头,在外地打拼的人们,不管混得怎样,都要奔回家过年。
从过小年开始,人们就忙着过年了。家家户户打扬尘、洗被褥、除邋遢,还开始杀年猪、打粒杷、办年货。在乡下,过年猪多在这一天宰杀,女婿要送猪腿肉给岳家辞年。
岁终之日叫除夕,老长沙人过年,户户剪彩纸,贴春联,全家团圆聚饮,菜肴有余有剩,叫吃团年饭。掌灯时分,焚香鸣炮,拜祖先家神,叫辞年,并接灶神祭祀。小孩则成群结队打着灯笼依次去邻里人家,进门曰:“请辞岁”。各家起立迎之,捧出点心旱茶,把孩子们的口袋塞得满满的,有的小孩回家卸完口袋后,又迅速地加入辞岁队伍,一个晚上可得一两瓷坛的美食,乐得合不拢嘴。
年三十夜,长沙农村家家火炉中燃着一个枫树蔸(或松、栗等树蔸),叫“年财佬”。男女老幼围炉共话,长辈给小孩压岁钱,全家品吃猪脚炖萝卜,欢坐待旦,叫“守岁”。所谓“有钱无钱,萝卜过年”。
对于长沙土生土长的孩子来说,年味总是围绕着爷爷奶奶家那口古旧的土灶展开的一幕幕温情剧。除夕之夜,灶台旁便成了一片热闹的海洋。家人围坐在腾腾火光旁,那些平凡却散发着无穷魅力的家常菜——蒸菜、腊肉、鱼丸汤,都在明亮的炉火映衬下,一点点散发出让人垂涎的味道。那时候的年味,是家人间的团圆,是满房的笑声,是飘溢的饭菜香,温暖着每个人的心灵。
龙年春晚长沙分会场。
而现在,长沙的年味绝非只萦绕在家宅的小天地里。已经连续16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网红长沙,每到春节,总有不断推陈出新的年俗活动,召唤着归家的游子,亦吸引着八方来客,甚至让游客“来长沙过年”成了一种时尚与选择。数据为例:2023年春节假日,长沙市接待旅游人数278.94万人次,同比增长109.25%,实现旅游收入29.69亿元,同比增长93%。
面对龙年春晚分会场这一波“泼天的富贵”,面对纷至沓来的四方游客,长沙正创新活动、创新业态、创新体验,出新出彩营造新年味。
2023年12月31日晚,长沙市民与游客在五一广场跨年。张必闻/摄
源于长沙、传承千年的烟花,是这座城市最具浪漫的存在。从“一江两岸”灯光秀里的云烟花,到浏阳天空剧院焰火晚会,再到铜官窑古镇浪漫水秀焰火,长沙世界之窗、华谊兄弟电影小镇、长沙方特东方神画等多处焰火表演,节日氛围浓烈。特别是春节期间举行的“龙腾潇湘·灯耀星城”2024年长沙首届新春灯会,融合长沙城市特色,为公众带来沉浸式灯会新体验,感受光影带来的无限乐趣。
春节期间长沙举行“龙腾潇湘·灯耀星城”首届新春灯会。
那些撩动视听的梦幻光影,轻松狂欢的青春派对,放松身心的文艺徜徉,好看好玩的潮流夜市,激发味蕾的热辣盛宴,韵味无穷。长沙各大场馆还将开展以春节为主题的展览、演出、讲座、民俗体验、艺术沙龙等形式丰富、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它们如同一串串琳琅满目的珍珠,串联起老百姓对新春佳节的喜悦与期盼。
2024年“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在长沙启动。
由“年”而衍生出来的年俗是中华文化的浓缩,情暖故乡、心牵家人的温暖情感心绪,融化在吉祥的年俗文化里,归家的游子,远方的客人,在长沙年俗的温情里蓄满能量,再出发又是元气满满。
来源:红网
作者:贺卫玲 彭梓芯
编辑:韩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