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4月13日讯(通讯员 曹焕 刘文娟)聚力营商环境赛道,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供应链“五链融合”,4月12日18时30分,央视发现之旅频道聚焦长沙营商环境特色亮点,首播专题纪录片《长沙:五链融合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
该专题纪录片总时长为15分钟,讲述长沙通过布局产业链、突出创新链、构建人才链、配置资金链、保障供应链,推动“五链”深度融合,积极为市场主体构建一流营商生态,高标准打造营商环境3.0版本,逐步形成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适应的优良营商环境,展示了优化营商环境增势赋能长沙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及突出成效。
以下为纪录片解说词正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营商环境做支撑。近年来,长沙抢抓“强省会”战略机遇,聚力营商环境赛道,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供应链“五链融合”,打造环节更少、流程更快、成本更低、政策更优、服务更好、获得感更强的一流营商环境。而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正是长沙吸“睛”的“流量密码”,犹如一块“金字招牌”,吸引来了天下客商。
【采访:长沙市优化营商环境协调事务中心 党组成员副主任 银明高】 长沙市优化营商环境中心聚焦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全力做好企业服务,以优良的服务助推产业发展。
长沙市突出产业链生态建设,坚持龙头带动,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精准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紧密配套;大力推动融通发展,加快构建相互支撑、协同创新、生态融通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2017年,长沙市率先确立22条新兴及优势产业链,既包括工程机械、汽车、先进储能材料等长沙的优势产业链,也包括显示功能器件、新一代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发展势头正盛的新兴产业链,还包括检验检测、大数据(含地理信息)等具有长沙特色的服务型制造产业链。
长沙步步为营,深入探索产业链建设新路径:全国首创“链长制”,即以市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高位推动产业链建设;探索实施“双链长制”,在原有链长的基础上,加快设立“企业链长”,激活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共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牵头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促进产业链间技术交流和供需对接。
【采访:长沙市国链安全可靠计算机产业促进中心 主任 杨一艺】计算机产业链实行的是双链长制,中国电子董事长芮晓武和湖南省委书记构成的双链长,还有工程院的院士廖湘科为首席科学家,我们在整个这个产业链集群内,由22个院士组成专家委员会。
现在这个芯片在中国是个卡脖子的工程,特别是这个核心处理器,在我们这个地方产生了六机七芯,六个整机,七个主打芯片。这就是我促进中心要起的作用,它就是政府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把整个产业链的这些企业汇聚起来,引领他们的技术路线和方向。
从一个重大项目到一个产业链再到一个产业生态圈,长沙产业发展的“滚雪球”效应加速形成。到“十三五”末,长沙制造业已培育出工程机械、食品(含烟草)、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电子信息、旅游、文创等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创新,是第一驱动力,也是产业链发展的灵魂所在。长沙市突出创新链引领,充分发挥在长高校优势,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技术创新带动产品创新、应用创新。
2015年,长沙按下智能制造“加速键”,成立顶层设计机构——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多元化的企业,差异化的需求,都能在这里生成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为长沙的“一企一策”“一链一策”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和决策支撑。
【采访: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 常务副院长 丁维强】长智院作为长沙智能制造的顶层设计与支撑机构,一是围绕着智能制造2025这样一个总体的规划,帮助协助长沙市政府,工信、科技、发改编制总体的关于智能制造的政策体系,把它分解为企业去提供服务。第二点,我们组建专家团队到企业,对企业的信息化和自动化进行摸底排查,分行业、分企业、分类型提出解决方案。为企业一企一策,一链一策制定针对性的政策。
高位推动、顶层设计,为长沙智能制造的整体创新锁定了方位、规划了路径,也为广大智能制造企业提供了“操作手册”。
【采访: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 常务副院长 丁维强】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先后承担了十余项省部级以上的重大课题和专项,为湖南省长沙市、湘潭市、株洲市、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望城经开区、湘潭高新区等10余个地方政府和园区提供了100余项咨询服务,是名副其实的推动长沙智能制造的顶层设计机构。
站在5G风口,携“软件产业再出发”之势,长沙抢抓“新基建”机遇,加速布局智能应用等新兴优势产业。目前已经梳理出5G应用产业链上企业71家,一条完整的5G应用创新链加速生成。
【采访: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共性技术研究院 院长 何松泉】融合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VR、AR等技术,我们在园区管理、设备施工以及产品服务等领域开展了5G技术的应用,目前建设了有十余个5G应用场景。这些场景,5G技术在优化园区的管理流程,保障施工安全、提升产品服务质量等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几年我们通过研发,发布了全球首创的5G智能漩涡钻机、5G高空作业平台,以及行业首创,实现了5G智能转用钻机全流程的无人化作业,产品实现了工程化应用和市场销售。
创新之火,渐成燎原之势。人才势能,撬动产业未来。长沙市要突出人才链引育,加大自主安全计算领域高端人才、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强化人才支撑。
【采访:长沙奇安信研发中心 负责人 左文建】长沙的人才储备,这种有潜能的人才储备其实蛮多的。像长沙的国防科大、湖大、中南大学,有很好的大学。
【采访:湖南深信服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金少敏】长沙不只是高层次人才,还包括应用型人才的整个人员,就是整个人才结构的层次的丰富度比较好,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搞了大量的校企合作也是这个原因。
一是引进高端人才。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长沙明确大力实施科学家引航、高精尖人才领跑、紧缺急需人才集聚和民生事业人才支撑等四大工程,面向全球招揽顶尖英才。二是扩面引进人才。长沙过去的人才政策主要是聚焦民营经济领域人才,这次将市属高校、公立医院等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纳入政策支持范围,并将租房和生活补贴、购房补贴的适用范围扩展至市属高校及市、区县(市)属公立医院、中小学校编制内新引进的博士。
【采访:中共长沙市委组织部高层次人才服务发展中心主任 余万贤】长沙要立足为国家做贡献,站在全国乃至全球的视野来谋划,来定位人才工作,争创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在这背景下呢,出台了这个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
在人才奖补支持力度上,进一步提标,创新突破,从企业家评价、工程师评定、引导毕业生留长就业等方面大胆破冰。
【采访:湖南深信服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金少敏】到目前为止,我们享受了长沙市人才补贴的大概有300多人,而其中从外地引入的高层次人才以及骨干人才,这些大概是50多个人,解决了购房或者子女就业,子女入学以及就医等等这些问题。
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疫情发生以来,如何配置资金链,保障企业的“生命线”,打造契合企业购、产、销管理的配套金融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长沙市突出资金链支撑,创新工作措施,畅通融资渠道,着力构建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立体多元投融资体系,多措并举为企业融资提供更多便利。
2022年,长沙市多次举办“产业链+资金链”系列活动,以债权融资为主导,采取“面对面沙龙”“专业融资导师授课”、专业融资团队对企业融资问题答疑解惑等方式,帮助企业提升融资能力,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需求问题,为产业链加速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物流畅,口岸通;开放活,经济兴。
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犹如经济动脉,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采访:湖南中南国际陆港 总经理 姚晓雄】我们这个中欧班列长沙平台成立以来,打破了湖南省特别是长沙市这个不沿边,不沿口岸的这种局面,集结了整个中南地区的货物的中心,那么特别是为我们本地的生产制造业在出海,抢占海外市场,提供了一条非常高效稳定可靠的这种物流通道。
特别是在疫情发生以来,在海运受阻,在空运受阻,俄乌战争的这种影响之下,我们中欧班列长沙平台为我们本地企业抢占海外市场提供了一条非常稳定可靠的黄金通道。
长沙市千方百计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消除物流运输过程中的堵点卡点,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稳住经济基本盘。同时围绕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科创文创、智能制造等支柱性产业,全力打造更具韧性的物流产业链供应链,充分发挥物流业支撑作用,以物流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匹配其他产业发展。
【采访:湖南中南国际陆港 总经理 姚晓雄】我们这个发展的最佳的目标是为畅通国内国际两个大循环作为支撑。那么一方面我们主要是重点解决物流过程中的企业的痛点难点,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那么另外一方面,在国际合作方面,通过我们海外的网络布局,构建安全稳定的这种物流通道,也强化了我们整个物流的交付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更有韧性的物流服务。
栽下梧桐树,引来凤凰栖。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只有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才能真正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不是敲敲锣,打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深入了解、扎实研究,是一个长期性和复杂性的工程。未来,长沙市将通过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提升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努力打造营商环境3.0版。
来源:红网
作者:曹焕 刘文娟
编辑:韩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