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潇湘才聚星城”长沙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上海专场招聘活动启幕。
活动现场特别为每位到场高校学生准备了长沙市人才政策、就业资料及长沙特产。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余雅琴 长沙报道
春天的脚步,总是格外明快。前段时间,长沙各区县(市)纷纷上演招商“狂飙”,南下北上,主动“出圈”,“拼经济”的势头凶猛强劲。
招商引资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招才引智同样时不我待。在百舸争流的经济发展浪潮背后,另一场没有硝烟的争夺战已悄然打响。
作为城市经济拼图上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人”是拼经济最大的资本。谁能抢占更多的人才,未来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3月23日,由长沙市委组织部(人才办)指导,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的“智汇潇湘才聚星城”长沙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上海专场招聘活动举行。
带着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的offer,和诚意满满的人才政策、“老长沙”臭豆腐,星城长沙鸣枪开跑 ,组团千里奔“沪”,为拼经济、抢先机注入人才“源动力”。
集齐“诚意礼包”召唤“天下英才”
现场人潮涌动,高校求职者络绎不绝。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长沙这座千古名城,见证了无数有识之士在湘江两岸的风云际会,至今依然上演着群贤毕集的佳话。
大排长队,现场抢座,临时加座四排,人山人海的吸睛现场并非什么网红打卡点,而是长沙与上海高校学子相遇集聚的“人才磁场”,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10余所沪上高校的近400名学生进场求职,据当日数据统计,仅两个小时,收获简历449份,现场面试309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82人......
一项项亮眼的数据背后是人才与企业的异地相恋,更是一场城市与人才的双向奔赴,从以往的把人才抢过来到让人才抢着来,长沙以“城”相许,以诚相待,构建招才引智“强磁场”,向逐梦青年们释放强劲引力波,让长沙不仅成为了经济热土,更成为了每个青年人才向往的“星城大海”。
现场座无虚席,每个企业的招聘台前都排起长队。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如何让人才把人心留在星城,让青年人才扎根长沙热土、积木成林?长沙以最高规格礼遇人才,各类人才、就业政策礼包不断“上架”,下好引才先手棋,让优质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以人才之强助力省会之强,从“人才政策22条”到五大人才工程、32个实施办法,再到“制造业人才集聚工程三年行动计划”;从“自贸区人才政策45条”“乡村振兴8条”,到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长期以来,长沙推动人才政策持续升级迭代,做好人才后勤保障,构建了全流程、全方位、全覆盖的人才服务体系,产生了很好的人才集聚效应。
现场抽奖赠送来自网红长沙的美食IP茶颜悦色周边。
现场,一份诚意满满的礼包被发放到每一位青年人才手中,除了有人才政策汇编、岗位汇编等资料,更有臭豆腐、茶颜悦色周边等极富长沙味道的特产。这份长沙精心挑选的“见面礼”,不仅体现着长沙的求贤真心,更是青春长沙、网红长沙包容开放又锐意进取的城市风格的一次生动展示。
活力长沙,灵气闪耀。来长沙,喝茶颜悦色、爬岳麓山、吃小龙虾和臭豆腐、游橘子洲头、打卡IFS、逛太平街,感受不一样的人间烟火。长沙,除了是一座“网红”城市、娱乐之都,更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媒体艺术之都”,连续15年被评为“最具幸福感城市”,夜经济、新消费浪潮席卷,湘味美食、山水美景、不断升级的人才政策和超低房价,释放着超强青年吸引力,网红长沙跃向长红,成为无数年轻人的理想之城。2022年,长沙成为年轻人票选的“全国最宜居城市top1”。
过去5年间,长沙人才总量从110万增至302万;2022年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居中国前三,“人才吸引力指数”居中部第一,高技术人才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例达到95%......人才数量不断刷新记录,长沙成为天下英才向往的乐业之都、圆梦之都,引才聚才的“长沙答卷”在中部城市中表现抢眼。
链上“豪华阵容”推动“人才上新”
线上直聊区同步开启,热线忙不停。
天下多才,在所用之。与政策红利相比,人才成长空间、产业发展布局、城市育才效力是影响高端人才落户长沙的关键因素。
这个春天,长沙捷报频传。在2022年度全国“GDP万亿城市俱乐部”中跻身全国15强,以4.5%的增速刷新纪录。高速背后是产业蹄疾步稳带来的高质量发展,22条重点产业链支起经济“千斤顶”,链上百花齐放、英才荟萃。
长沙始终坚持以人聚产、以产兴城,从工程机械、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新材料、生物医药到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众多细分领域,紧盯发展所需、产业所向,千方百计为产业发展“招兵买马”,为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人才方案。
“最让我心动的是这次现场来了很多‘王牌’企业,大部分的岗位都与我本身所学的专业很契合,尤其像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对我来说都是很具有吸引力的。”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动力与工程学院的研究生袁磊是一名湖南邵阳人,作为一名湘籍学子,长沙近年来的产业升级、经济狂飙给了他回乡就业的动力。
水泄不通的招聘现场,青年人才挤着递简历抢着去面试的正是长沙重点产业链背后的“中流砥柱”。
以产业需求为指挥棒,长沙坚持人才链与产业链相融合,强化产业人才需求分析预测,广泛收集全市链上企业、上市后备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岗位信息,中联重科、中国铁建重工、拓维信息、长城银河科技、三安半导体等20家长沙重点产业链上龙头企业提供研发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等近2000个优质高薪岗位。
在筹备线下活动的同时,在长沙人才网开设线上云聘会专区,集合112家企业3万个岗位信息,推动集聚、培养一批高尖端产业人才队伍,实现人才链和产业链的强强联手、深度融合,靠人才带动创新,创新带动技术升级,技术推动产业,产业吸引资本,资本反哺人才,环环相扣,展现人才+创新+产业+资金的满分城市拼图。
人才是一个产业“常青”的必备“养料”,长沙以产业链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引进结构,实现1+1>2的效果。
校政“异地CP” 奔赴就业之春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多出来一个人就是强大的。”在这场各地都在争夺高素质人才的激烈竞争中,如何让人才输送更稳定更高效?跨省引进人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路径之一。
现场为支持长沙市招才引智工作的10名“校园大使”颁发聘书。
在这场奔“沪”引才的行程中,长沙市人社局与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和管理学院、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就人才培养、供需对接等内容签订政校合作框架协议,两地之间1000多公里的地理距离因为“政校牵手合作”化为零距离。从中部到东部沿海,从湘江到黄浦江畔,从“就地取才”到“向外引才”,其本质是为了更好完善城市人才结构,实现人才互动共赢。
长沙市人社局与上海各大高校就人才培养、供需对接等内容签订政校合作框架协议。
长沙将“橄榄枝”抛向上海高校,开辟了异地政校合作的“长沙模式”,与高校双向多轮对接,明确共建长沙市国内引才联络点、定期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开展专场招聘等,面向全体高校、聚焦湘籍学子、线上提前对接、线下点对点邀约,确保引进的人才和合作的高校能够与长沙的产业和社会需求相匹配,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既打通了产业链企业与上海顶尖高校毕业生人才对接合作的“大通道”,又搭建起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的“大舞台”,为优秀人才提供了就业创新创造的大好机遇,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注入了强大动力。
人才引进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据了解,“智汇潇湘 才聚星城”主题赴外引才活动下一站预计将于4月走进大连,深入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引才招聘,持续为实现长沙长红注入人才动力。
来源:红网
作者:余雅琴
编辑:韩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