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德企长沙行”暨定向产经对接会。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孔晴丽 长沙报道
长沙与德国,尽管相隔万里,但遥远的距离并未阻隔二者的合作共赢。
德国博世、巴斯夫、西门子等企业接踵来湘投资兴业,湖南中联重科、三一重工、楚天科技等摩肩赴德发展图强,属于“长”“德”的合作佳话仍在继续。
2月15日—17日,首届“德企长沙行”暨定向产经对接会在长沙举办。活动不仅有200余位中德政商代表相约星城,更有40家德国企业与60余家长沙企业组成的“百企团”,以“先进制造”为媒开启了一场“集体相亲会”。
参会“百企团”都是什么来头?
近年来,德国与长沙的“交往”不断升级,“感情”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选择来到长沙、投资长沙,为长沙高质量发展之路注入新生活力。
德国是世界公认的制造强国,拥有一大批技术精湛、行业领先的先进制造业企业。而长沙作为世界工程机械之都,更是拥有着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等7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长沙与德国在机械设备、医疗健康、人工智能等方面拥有极高的市场和产业匹配度。正因如此,“德企长沙行”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针对本次来长“德企代表团”的构成和需求,长沙派出了高匹配度的“长企代表团”。
在“百企团”名单中,“德企代表团”不但有德国各联邦州驻华代表处,更有西门子、福伊特驱动、科尼起重机设备等世界500强、德国行业领军企业、隐形冠军企业。
中联智慧产业城的中大挖智能装配车间。
“长企代表团”的阵容同样亮眼,包括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楚天科技在内的60余家制造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金融机构、涉外律所集体亮相,不仅与德企在产业链、供应链,还有人才链、金融链等方面高度匹配。
“未来在数字化和双碳方面,我们期待能与更多的优秀企业,尤其是长沙的优秀企业合作共创。”作为“德企代表团”的重要成员之一,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华中区总经理韩磊说道。
活动为企业贴心准备《供需匹配手册》等资料。
为了让长沙园区、德国各联邦代表处充分沟通,德国企业与长沙企业深度了解,活动还为每家企业贴心制作了《供需匹配手册》。
德咨技术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贝思凡(Sven Becher)在对接会上表示:“各企业拥有着丰富的本地产业经验,德咨咨询具备全球视野以及强大技术背景,我们非常希望能加强与本地企业的合作。”
“长”“德”双向奔赴靠的不止是“感情牌”
115年前,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用镜头为老长沙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录。20年前,长沙先后与德国奥格斯堡市、新鲁滨市结下了友好城市关系。可以说长沙与德国的故事素有渊源。
但“长”“德”实现双向奔赴靠的绝不仅是“感情牌”。
长沙得“中”独厚,尽管不靠山不靠海,但却靠自己打开了通江达海的开放通道。京港、沪昆、渝厦三大高铁交汇于长沙,构筑起米字型枢纽中心;中欧班列2022年累计发运1012列,位列全国第三,通达亚欧30个国家近百个城市;水运通道实现城陵矶口岸、长江、上海的互联互通……
长沙港。
伴随着“长沙至德国杜伊斯堡”的“湘欧快线”以及“长沙至法兰克福-哈恩”的定期国际货运航线陆续开通,长沙与德国的时空距离进一步拉近。如今,德国已成为长沙在欧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22年长沙对德国进出口总额超80亿元,出口增长20.7%。
16日上午,“百企团”考察三一重工。
牢固产业基础,为“长”“德”搭起“鹊桥”。近年来,长沙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以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为导向,全面推动软件业加速发展,为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插上了数字化、智能化的翅膀。博世汽车、三一集团18号工厂等“世界灯塔工厂”是全市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目前长沙市智能制造试点企业总数达1254家,上云上平台企业累计超过10万户,工业APP数量突破2万个;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项目)27个,数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获评国家级首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6家、优秀场景9个,数量居全国第一和第三。
16日上午,“百企团”考察博世汽车。
“长沙拥抱世界的开放度、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景,尤其是政府及各部门齐心抓经济、精心优服务的务实精神让人印象深刻。”德国工商大会广州代表处首席代表马廷坤(Martin Stefan Klose)表示。
优越营商环境是长沙的“金字招牌”,围绕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长沙国际商事法律“软实力”持续增强,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合规管理不断推进,国际经贸规则规制全面对接,为外资企业落地经营、外籍人士来长生活创造便利条件。不仅获评“中国招商引资最具国际竞争力城市”“中国十佳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市”等荣誉称号,在2022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更是位居全国第6。
除此之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非经贸合作先行区”等诸多国家战略的叠加优势,大力实施强省会战略的比较优势,先进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特色产业的基础优势,为包括德资企业在内的广大外资企业在长沙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的“蓝海”。
独特的区位优势,牢固的产业基础,优越的营商环境以及实实在在的政策,长沙的实力有目共睹,德企集体仰仗长沙有迹可循。
开放怀抱“长”等客来
开放是最大的机遇,拥有着3000年历史的长沙城一直坚持在开放融合的道路上。
坐拥湘江新区、自贸区长沙片区2大综合性开放平台,以及黄花综合保税区、金霞保税物流中心2个海关特殊监管区,7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长沙对外开放的平台基础不断夯实。
金霞保税产贸城。
数据显示,2022年长沙全市进出口总额达3315.6亿元,增速居中部省会城市首位,占全省进出口额近一半,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往来,长沙已然开放成势,与世界更加紧密相连。
从“工程机械之都”到“智能制造之城”,长沙正飞速前进。
营造“好环境”,用好“大平台”,扩大“朋友圈”,“长”“德”携手不是说说而已。“德企长沙行”不但为长沙与德国双方企业、行业、产业“引进来”“走出去”搭建了有效的平台,更提供了良好的合作契机,“德国制造+长沙制造”的组合也必将擦出别样的灵感火花,点燃深化合作的激情。
以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为目标,2022年,长沙获得进出口增速、实际使用外资额、对外实际投资额三个中部第一,全市外资企业超1200家,世界500强企业180家(其中境外企业105家),数字背后也是长沙拥抱世界、互利共赢的格局与担当。
海纳百川,融通内外,长沙,正向全球投资者敞开怀抱。
来源:红网
作者:孔晴丽
编辑:胡红叶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