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全球研发”背后的长沙“税动力”
2023-09-22 10:08:51 字号:

“全球研发”背后的长沙“税动力”

春华秋实,满庭芬芳。

作为湖南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五大标志性工程”之一,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于9月迎来开门红,40个重大项目现场集中揭牌、签约或开工。

图片

9月1日,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首开式现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俊 刘尚文 摄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强大驱动力。近3年,长沙创新动能澎湃:高新技术企业从2020年的3078家增长到2022年的6043家,增长96.33%;研发投入金额从2020年的355.91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551.05亿元,增长54.83%。

活力十足的数据背后,离不开税务部门的担当作为。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沙税务部门主动对标城市创新发展定位,为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注入更多动力。

加力

要问国内当下最火的电动汽车品牌,非比亚迪莫属。而在比亚迪众多生产基地中,长沙比亚迪是一股重要力量。

自2009年入湘投资以来,比亚迪与湖南的产业合作不断拓宽加深,已成为比亚迪在全球范围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产业链战略性基地,实现乘用车、电子、电池、零部件等全产业布局,提供就业岗位7万多个。2022年,比亚迪在湘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比亚迪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企业对研发投入的高度重视。2022年,长沙比亚迪研发投入费用达27亿元。

图片

4月8日,比亚迪长沙基地总装车间,工人在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上忙碌。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企业投入大量研发费用,也享受了一系列叠加税收优惠:高新技术企业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研发费用100%加计扣除、固定资产一次性税前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等。

“2022年,比亚迪享受出口退税7400多万元,增值税留抵退税2.2亿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2亿元。”长沙比亚迪财务负责人告诉湘伴君,税惠“真金白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让企业有更足的信心及资源投入到生产建设和科技创新中,提高了产品核心竞争力。

国家税务总局长沙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罗旻介绍,近年来,国家加大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长沙企业可享受的各项税收减免优惠逐年增加。2020至2022年这三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企业所得税税额分别为48.87亿元、77.03亿元、94.47亿元,年均增长31.1%。

望城区税务局干部在泰嘉股份送达科技创新税惠政策。褚方彬 摄

“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退减缓免优惠政策,高扬‘主旋律’;通过更有针对性的举措,有效激发长沙经营主体自主创新动能,唱好‘地方戏’。”罗旻说。

罗旻所说的“地方戏”,是8月4日湖南省税务局印发的《税收支持长沙加快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若干政策措施》。文件中32条税收政策措施,聚焦科技创新的主要环节和关键领域,涵盖加快创新平台引育、支持重点片区建设、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强化科技赋能产业、鼓励创新人才引进、缓解研发资金压力、深化国际研发合作、优化创新发展环境8个方面,有助于企业更精确查找适用政策、精准享受税费服务。

聚气

在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过程中,长沙税务部门致力于诉求响应提质、政策落实提效、精细服务提档、智能办税提速、精简流程提级、规范执法提升,正以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吸引着创新资源聚集星城。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持续推进数字化税收征管创新改革进程中,长沙涉税经营主体的办税流程不断简化、办税便利度不断提升。目前,24小时无人智能办税服务厅已在全市铺开,90%以上涉税事项实现全天候全链条线上办理,非接触式办税比例稳居全省第一。

服务创新的同时,长沙税务也加快着自主创新的步伐。经过半年来在雨花区税务局的攻关,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线上业务智能审核处理技术成功上线,并在全市推广。

图片

雨花区税务局项目组成员对线上业务RPA流程规则组织讨论校验。李宇 摄

通过RPA处理,电子税务局线上审核类业务中如发票票种核定、发票领用、涉税事项变更等15类超65%业务量的审核事项实现机器人自动审核,其单笔平均处理时长由2分钟左右缩短至2.5秒,处理速度提升近50倍;其他70余项人工审核业务,也将在RPA的助力下,平均办理时长从2.64小时缩短至1.33小时,整体业务处理提速50%,经营主体的税收遵从成本切实降低。

“零见面、零跑腿、零干预、零等待”的24小时不打烊线上业务处理新模式,将率先在长沙实现。这也是长沙税务积极投身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的最好写照。

服务发展,唯实不怠。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需要精准辅导、精细服务,把政策送到每一个企业,确保企业可以甩开膀子搞科研。

可科创企业这么多,怎样做到“心中有数”?

在税收大数据的精准分类下,清晰记录着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以及企业对应享受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和研发费用支出情况。这样做的好处一是摸清底数,便于管理;二是精准辅导、避免遗漏。

对于“顶天立地”的大企业,税务部门第一时间响应涉税需求、第一时间排除涉税风险。

今年以来,在湖南省税务局的统筹安排下,长沙税务成立了包括汽车制造业在内的5大行业专业团队,设置“专属服务团队”对接“四大实验室”相关行业重点集团企业,并计划与总部在长沙的37家大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实行“一对一”“个性化”VIP服务,为企业制定“一户一策”服务方案,帮助大企业加强税收风险内控机制建设,全力护航大企业发展。

对于“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税务部门的服务重点是放水养鱼、纾困解难。

目前,长沙市税务系统77个基层分局(所)建立了“白名单”清册和“网格员”制度,“点对点”为辖区内中小企业量身提供服务。针对科技型企业,重点推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创业企业重点推送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对小微企业主推“六税两费”减免,实现税费优惠足额快享、创新成果加速转化。

这极大提高了长沙企业自主研发的热情,多项技术成果陆续落地并投入使用。

据统计,长沙技术成果投资入股递延纳税备案企业近两年大幅增加。

2022年,有7户企业对16项技术成果投资入股申请延期纳税备案,而今年上半年就有6户企业对10项技术成果投资入股申请延期。

凝心

研发中心建设得好不好,关键在人才。

高校毕业生是科研人才的后备军。在湖南省税务局的统一部署下,长沙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与省内高校深度合作,搭建大学生税费服务和实践平台,大力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助力高校毕业生将涉税知识转化为实践过程,走好走稳就业创业之路。

长沙税务部门通过与多家企业开展“就业季”共建活动,积极向企业宣传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税费优惠政策。今年来,长沙市已有181家户享受相关税费优惠共计1650万元。

图片

5月13日,湖南长沙结对联系高校服务就业专项活动启动,开展“十个一”就业创业专项活动,服务高校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田超 通讯员陈盼 摄

科研骨干是科研团队的生力军。2022年,长沙出台了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极大吸引了广大创业者在长沙发光出彩。长沙税务部门与市财政局、市科技局深入对接,明确了股权激励政策相关意见,并为企业享受优惠提供精细服务。

税收优惠叠加,支持人才敢闯敢创、企业先行先试,让经营主体“青山常在”、生机盎然。

过去两年间,长沙市提请享受股权激励优惠的备案企业由14家增长到了32家,享受优惠政策的备案人数也由375人增长到5544人。

科研力量集结的另一个体现,是各职能部门力量的集结。

罗旻坦言,在持续推进税收“精诚共治”的过程中,他最大的体会是:创新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长沙市各职能部门要拧成一股绳,才能凝成一股劲。

如,科技、财政、税务、工信、发改、统计等部门要组建专业团队,为科创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保障。

各部门要加强数据共享、协同管理,建立价值高、颗粒度细的科技主体数据库,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以及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的数据共享。

要强化沟通辅导,组建专项服务团队,及时向企业发布最新政策,在项目申报等方面提供专业专项辅导,确保纳税人懂政策、会操作,同时促进企业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壮志雄心,征程在前。

长沙税务正以税收治理的新成效努力展现“税务之为”,为绘就“全球研发”的美好蓝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湘伴

作者:唐璐 朱畅

编辑:贺纯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