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长沙天心区:沙湖新村“出棚进楼”记
2023-09-13 09:14:30 字号:

长沙天心区:沙湖新村“出棚进楼”记

重建项目效果示意图.jpg

重建项目效果示意图。

“郭姨,您就安心在这里住,等明年新楼起好了再搬回去。”“睡了几十年的湿铺子,没想到现在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9月11日,坐在宽敞明亮的过渡房里,52岁的残障人士郭燕林直抹眼泪。

1个多月前,天心区金盆岭街道沙湖村片区启动157栋自建房拆除工作。当郭燕林看见住了几十年的房子被推倒,她如释重负:“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沙湖村一带位于长沙中心城区,被老长沙人称为“扫把塘”,片区自建房可追溯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居民私自加层改建,层层叠叠的“老破小”“握手楼”摇摇欲坠,流动人口混居,隐患重重。

违建危房,如果只是一拆了之,快且容易。然而,基于各方面巨大的“复杂性”,天心区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探索出统筹重建模式,下定决心把该项目打造成“守安全”“防风险”“解民忧”“保民生”的示范项目。

截至9月12日,沙湖村片区统筹重建红线内的157栋自建房和16栋公房全部拆除倒地。预计今年10月,新房启动施工,一年左右时间,这里将崛起一处现代化的新小区,沙湖新村居民也将就地回迁,实现危房变安居。

隐患重重的“握手楼”

郭燕林因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残疾无法正常行走,又被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缠身多年,母子俩仅靠26岁的儿子打零工维持生计。

如果不是看到几张拆除前拍摄的老照片,无法想象,郭燕林母子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了几十年——

100多栋房屋,层数1至8层不等,挨挨挤挤成“握手楼”。八成以上房屋面积为违法加建,下窄上宽“垒”成了“倒金字塔”,行走在仅够一人通过的小巷,抬头满目飞线,不见天日。在这“屋贴屋、楼挨楼”的夹缝中,有一处不到29平方米的小平房,就是郭燕林家。

在这里,不少业主把违法加建改成小宾馆出租,导致来往人员复杂,路灯、监控等设备也不完善,片区内隐患重重,成为市级挂牌督办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经营性自建房集中连片区域之一。与沙湖村片区隔路相望、家住夏家冲社区的谭宪群时常忧心忡忡:“路太窄了,消防车进不来,老人要去医院,120急救车也进不来。”

经年累月,郭燕林家的小平房,逐渐被周围越长越高的违建楼“淹没”。

“屋顶全是垃圾,三面都是违建高楼,外面一下大雨屋里就落小雨……”回想老屋里的情景,郭燕林仍心有余悸。

摇着轮椅,郭燕林去当地政府反映居民的担忧。让她欣慰的是,一场“消除自建房安全隐患 共建平安和谐新家园”的行动已悄然开启。

去年,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天心区特别针对沙湖村成片自建房危房及衍生安全问题,组织专班探索整治模式。经专业检测,沙湖村片区D级危房16栋、C级危房83栋、一般隐患房屋58栋,部分房屋有墙体开裂、楼面渗水等现象,存在巨大结构安全隐患和消防安全隐患。

去年12月,天心区委、区政府成立沙湖村片区统筹重建项目指挥部,由区委副书记担任指挥长,区直相关部门和属地街道抽调精锐力量组成攻坚领导小组。一场攻坚行动轰轰烈烈打响。

啃“硬骨头”没有经验可循

在长沙,如此大规模且产权模糊、业态多元、人员复杂的自建房整治项目,沙湖村当属首例。

没有经验可循,天心区就探索自己的路子。他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直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沙湖新村项目应该且必须打造成“守安全”“防风险”“解民忧”“保民生”的自建房整治示范标杆项目。

在严格对照自建房专项整治要求,认真倾听群众诉求,深入开展研究论证后,沙湖村片区统筹重建工作方案制定:拆除片区房屋,通过一年左右时间完成统筹重建和回迁安置,实现危房变安居,全面提升片区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

然而,方案还在征求意见阶段,就遇到了问题。

“主要是居民意见不一。”金盆岭街道工委书记夏天说,在拆除房屋和重建分房方面,部分居民提出了不同意见。

有居民问:为什么片区不采用征收方式,这样可以拿到货币补贴。

工作人员拿出图纸解释,沙湖村片区多年来自建房屋私搭乱建,九成以上空间实际是市政公共空间。经测算,24.45亩范围内除了天剑路的路幅和规划绿地以外,只有2.6亩左右可以用作开发,不具备开发商征地拆迁的商业价值,只能政府出面统筹重建。

又有人主张:新房建好后,原有的违建面积能不能以面换面?

工作人员为居民算了一笔账:违建本应拆除。拆除之前,业主通过违建已连续多年获得不菲收益,新房盖好后,合法面积可以面换面,如果想住更大面积的房子,只需按大约3000元/平方米的建筑成本价购买多出面积部分,每平方米相当于为大家节省了1万余元。

上世纪80年代嫁到沙湖村的吴金明,这些年也做起了宾馆生意。起初,她家只有一层半高,面积100平方米左右,逐渐地,房子加建扩大成7层小楼,36间房总面积超过700平方米,每月租金收益1万多元。

“听到要拆房的消息,一开始确实无法接受。但我是党员,也是志愿者,深知违建的危害,也深知群众工作的不容易。”因此,吴金明第一批在拆房重建合同上签了字。

越来越多经营户的思想开始松动、转变,关键时刻,重建方案的设计又遇到了瓶颈。

一个是片区居住用地、商业用地严重不足,难以承载居民现代居住和品质生活需要;另一个是按现有条件开发建设,天心城投至少亏损1亿多元。

为拿出现有条件下的最优方案,天心区全面梳理各项技术指标,反复测算对比,多次召开居民代表大会,与片区居民共同商讨重建方案。经过60余次易稿,最终,一份时尚大气的小区设计稿出炉。

打开全新设计图,几栋高层建筑错落矗立,简约、大气又不失时尚,60平方米、80平方米、100平方米等多种户型均带有独立厨卫,清清爽爽。方案还大幅增加了片区绿化比例,为居民配套了地下室、停车场、老年活动中心等服务设施,同时增设了部分商业面积。

融化人心的温暖

“危房不住人,人不进危房”“经营不带险、带险不经营”。指挥部一边征集意见、优化方案,一边迅速开启联合整治行动。

84个围挡违规门店、26个麻将馆被关停,2300余间出租房被清退;指挥部8个工作组入户工作,24小时值班,清理劝退流动人员约5200人;聘请专业测绘公司上门勘察测量,并对照历史资料、卫星航拍图进行权属调查,确保产权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面对这场“大仗”“苦仗”,片区30余名党员、50余名志愿者主动请缨,迎难而上。一次次促膝长谈,一趟趟帮代办……金盆岭街道工作人员黎妙香是第一组的成员,早8时到晚10时是她的常态工作时间,一天奔走2万步是日常状态,去年8月8日至今,她只在春节轮休了几天。

天剑社区党委书记田淇元是“房源小组”的一员。为了帮郭燕林一家找到合适的过渡房,田淇元奔走近两个月,终于在距项目仅2公里的杏花苑小区“抢”到了新腾出来的一处两居室。房子在一楼,轮椅进出方便,通风采光良好,田淇元还安排在客厅里为郭姨新装了电灯,在厨房里量身定制了适合她身高的灶台和洗菜盆。

“经摸排,片区有近50户需救助,我们以解决民忧为先。”扎实做好群众帮扶关怀,夏天列举了一系列温暖帮扶举措——

按政策,别处无房的住户,可申请800元/月/户的租房过渡补贴至新房建成交付;对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家庭,安排专人专车协助搬家,还送上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帮助解决现实困难;曾经以收租和门店经营为生的少部分居民没了经济来源,指挥部统筹辖区资源,为大家提供保洁、保安、快递等工作岗位,成功帮助6个家庭解决就业问题;对特别困难的住户,譬如郭燕林家,“爱心天心”公益基金将拿出部分资金,补齐她“出棚进楼”的差额款……

搬进过渡房后,郭燕林一度不太适应:“早上睁开眼,一看这么白的墙面,这么亮堂的房子,都怀疑这是不是真的。”这些天,她时不时摇着轮椅来到项目现场看看进度,还特意去打印店给项目工作人员做了一面感谢锦旗。

这个秋天,新房将在这片废墟之上开工建设;下个秋天,沙湖新村新生活将正式开启。

记者手记

啃下“硬骨头”亮出“高分卷”

沙湖村片区统筹重建可谓自建房专项整治中的“硬骨头”。当下,重建即将开启,意味着“硬骨头”已啃下一大半。回望其走过的历程,不难发现以下几点经验启示: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天心区委、区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组建工作专班,以铁的决心、铁的举措强力推进业态清理、人员清流、危房拆除等各项工作,从根本上消除片区安全隐患。当地居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势必会支持在行动里。

坚持开门问政、问计于民是获取群众支持的智慧密码。“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天心区把脉寻诊问计群众,逐户上门开展民意调查,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多次召开居民代表大会,与片区居民共同商讨重建方案,从房屋户型、公共配套等方面全力保障居民合理诉求,让片区居民幸福感在原地升级,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坚持守正创新、务实担当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一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需要我们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决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沙湖村片区自建房问题历史成因复杂、问题积重难返、根治难度较大,缺乏成熟案例参考。天心区不为困难找借口,坚持在探索中找问题,在实践中寻答案,在创新中求突破,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开辟了一条全新的以统筹重建破局的危房整治之路,形成了“党建引领、居民参与、多方共治”的新格局。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洪虹 袁雨晴

编辑:黄时中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