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8月12日讯(通讯员 刘玉婧 赵镇莉)“我肯吃苦我要去!”“乡村振兴我要出一份力!”近日,湖南工商大学的学生们积极响应号召,用青春的力量,用所学的知识,探访红石林村这片美丽又神秘的土地,利用数智技术切实赋能乡村文旅振兴。
响应号召担使命,社会实践励青春
“岩游”湖南工商大学赴老司岩村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在徐守宝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14人,实地到访湘西州古丈县红石林镇红石林村,开展湖南省第二届“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项目。7月14日至24日,入村实践活动为期10天,团队分设对接组、影像组、旅游产业振兴组和文化艺术组四个小组,主要围绕文旅宣传、产业振兴、墙体彩绘、文艺汇演等方面展开。
根据村落特色和发展现状制作了相关的短视频、宣传片、宣传手册、新闻长图、宣传海报,使用无人机拍摄制作360°全景地图,对村庄可观赏区域墙壁进行美化工作,绘制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墙绘。此外,实践团联合红石林村举办联合文艺汇演等活动,合力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共创丰富文艺生活。“岩游”实践团根据原老司岩村现已合并为红石林村的区域情况,实地调研走访景区和村落,对前期的项目内容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改进方案更贴合村内实际需求。队员们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数字媒体技术为村庄注入新活力,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为新时代乡村建设提供有力的实践案例。
挖掘特色和亮点,整合资源大宣传
影像宣传组队员结合村内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吊脚楼古村落资源、特色民宿及农业;贴合新媒体传播的特质,为红石林村拍摄短视频、宣传片等。“岩游”实践团师生听历史、赏建筑、唱船歌,挖掘历史资源的文旅价值,展现出银饰、湘绣、纹样等代表土家族民族文化的元素,担起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传承保护的责任。力求推动文旅农深度融合,为今后招商引资提供优质影像素材,惠民利村。同时团队针对红石林地质资源,精准策划文旅方案,提出由传统观光游览向“地质+”体验游学转型发展的建议。
乡村新风扑面来,数智技术助文旅
产业振兴组队员在对红石林、老司岩两个景区进行踩点之后,根据景区分布情况分别为其拍摄制作360°全景地图。制作好的全景地图可在手机端观看,后续会将二维码附在游客宣传手册上,游客可扫码进入线上预览景区,根据地图上的景区地标合理规划游玩路线。湖工商学子将所学知识、汗水与热情挥洒在红石林村的土地上,探寻数智文旅新路径,努力实现当地旅游资源与数字化传播的良好融合,充分挖掘当地旅游潜力,吸引游客、提升用户体验,助推当地旅游产业更好发展。
多彩乡村创和美,志愿青年墙绘行
文化艺术组的队员积极与村领导沟通商定以乡村五大振兴为主题进行墙绘。组员分工明确,对所需绘图的墙面进行测量规划并且做好标记后,分别担任背景与人物的绘制工作。全团队成员更是团结一心,师生共绘,队员们通力合作,完成了墙绘的上色、字体的绘制和防水罩面漆刷涂等工作,助力村庄颜值与人居环境“双提升”。后续更是全身心地设计了老司岩景区的宣传手册,进一步宣传当地旅游文化,促进老司岩景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一首欢歌传心声,一支舞蹈寄深情
为进一步助推红石林村文化振兴,与村部联合组织了文艺汇演活动,美声合唱、器乐表演、民族舞蹈等节目异彩纷呈,“岩游”实践团师生、红石林村村民、马达坪村村民、红石林景区演职人员纷纷为本次汇演贡献自己的文艺力量。此次节目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汇演,推动各民族团结心连心,激活了乡村文化的生命力,促进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场观众们阵阵掌声、其乐融融,围在燃起的篝火旁,“岩游”实践团师生携手村民们跳起了土家族摆手舞。同时,队员们现场导播,借用媒体平台开通线上直播。
继续向前,一路生花
“这帮大学生志愿者肯吃苦、干实事、有成果,为我们红石林村的乡村振兴做出了可圈可点的贡献,再次对团队师生表示感谢和肯定!欢迎你们再来!”村支部书记祁官星在团队临离开时多次说道。此次乡村振兴公益活动,获得了当地政府、村民、临近村村民、游客和网友的认可与好评。团队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深刻地认识到了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和青年一代的奋斗足迹是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实地实践虽已结束,线上振兴仍在继续!
来源:红网
作者:刘玉婧 赵镇莉
编辑:胡红叶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