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田汉故里花果香
2023-07-21 10:46:26 字号:

田汉故里花果香

1521副本.png

夜幕降临,花果音乐湿地公园里游客络绎不绝,灯光点亮岸边,倒映在水中,一幅色彩斑斓的乡村夜景图跃然眼前。章帝 摄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唐建兵 梁焕鑫 袁思缘 长沙报道

夜幕降临,五彩灯光点亮两岸夜色。长沙县果园镇花果音乐湿地公园里,人声鼎沸、烟火升腾。仲夏夜,来乡村夜市打卡成了久居钢筋水泥森林都市人的新选择。

临水而建的露营基地、极具现代感的书屋、精心打造的游步道、休闲亭与山水田园浑然一体,荷塘月色、烧烤飘香、乐声清扬……沉醉其中,身心俱澄澈。

昔日以生猪养殖为支柱性产业的乡村,如何在十年间焕发新颜?近日,笔者走进花果村,探寻花果村的蝶变密码。

花果村党总支书记冯广一语中的:“乡村发展,生态环境是基础,产业振兴是关键。”该村通过人居环境治理,积极转变发展模式,打响“花果虾”美食IP,并以村集体为主导引进文旅企业,实现一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一条“花果特色”的共富之路。

2022年,花果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5万元,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发展起4家民宿、9家农家乐、23家农业企业……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生态美 一湾碧水润民心

花果村金龙组,水清岸绿、荷叶田田,放眼望去,满眼绿叶如盖,荷花摇曳生姿,构成了一幅美丽夏日画卷,引来游客争相驻足。

“以前可不是这样,大家以养猪为业,粪污和生活污水都排到塘里、河里,臭气熏天,一到夏天蝇蚊乱飞。”住在附近的罗爹说起曾经的状况不禁连连摇头。

2015年之前,花果村超200头以上的大型养殖场多达15家,河塘粪水横流、蚊虫滋生。面对严峻的环境污染,花果村痛下决心,开展人居环境治理,退出传统生猪养殖,转型特色种养结合。2016年底,花果村所有大型生猪养殖场全部退养转产。

整合统筹项目资源,花果村开展小微水体整治,疏通河湖“毛细血管”,坚持大小共治、水岸同治,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将一处处小微水体悄然转变成了“小微景点”,从“脏乱臭”蜕变成“畅清美”。

现在的张公塘达到了地表水Ⅲ类标准,一汪碧水映衬着绿树红花、粉墙黛瓦,真正实现了水清岸绿,美丽宜居。张公塘片区也获评了长沙市级小微水体管护示范片。

水变清了,环境美了,生态种养殖应运而生。

“我们一口30余亩水塘,流转给水产养殖户,发展休闲农业观光旅游,每年组上收益增加近5万元。”金龙组组长李正坤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生态经济账。

冯广介绍,目前全村龙虾养殖基地11家,另建有400余亩特色水果基地、50余亩芦笋基地、60余亩药材基地,观赏鱼、黄骨鱼、甲鱼等特色水产业均为花果村的产业增添光彩,尤其“花果虾”成为湖南省知名品牌。

今年1月,在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示范案例》中,花果村“厌氧池+人工湿地+生态塘处理+农业利用”治理技术成功入选,成为14个首批案例之一。

产业兴 一只龙虾打品牌

晨光熹微,花果村在龙虾捕捞的热闹中苏醒。花果村稻虾种养基地里,养殖大户夏冬林正在收网,一只只小龙虾活蹦乱跳,“这一网起码得有七八斤,做成口味虾一斤能卖58元哩!”

2016年,花果村引进“稻虾生态互补共生”项目,今年47岁的夏冬林,是村里首批“吃螃蟹”的人。他流转土地140多亩,以村名命名,创立“花果虾”品牌,发展起稻虾养殖。

说起稻虾种养,夏冬林深有感触。“养虾先养水,优良的水质、青翠的水草为龙虾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环境,它们吃黄豆、水草、麦麸,肉质鲜美、口感细腻。”

“以前养虾就是直接卖到市场,平均20元一斤,除去承包费用和人工成本,利润微薄。”品牌打响了,夏冬林开始盘算如何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

在镇村的指引下,经多方考察学习,夏冬林决心将一三产业融合,“从养虾子延伸到钓虾子、吃虾子、龙虾研学等一条龙服务。”

“花果虾餐厅”一炮而红,口味虾、油爆虾、冰镇虾、椒盐虾等多个品种相继推出。中午和傍晚时分,这里游客爆棚,热气腾腾的小龙虾个头肥硕、颜色鲜艳,食客们大快朵颐,享受味蕾的狂欢。

双休日,来此休闲游玩、亲子垂钓的游客络绎不绝。“光靠租赁钓虾杆子、遮阳伞,一家养殖基地最高一天可收入上万元。”冯广介绍。

为发展龙虾产业,果园镇成立了水产养殖联合会,培育集养、产、研、学、游、食于一体的区域特色产业。目前,入会水产养殖大户达15家,主题餐饮7家,有效带动镇域内近200户农民增收致富。

文旅旺 一场盛会引客来

龙虾盛宴、啤酒狂欢、乐队嗨场、夜市美食、音乐喷泉……6月21日,“仲夏夜·趣乡村”2023长沙县夏季村晚暨果园镇第七届龙虾节在花果音乐湿地公园举行。

“果园的夏天,天空中繁星点点,心里头有些思念,思念果园的夜,音乐奏响花果公园,田汉文化在这上演,和我一起来寻找美好的乐园……”镇党委书记王玲深情演唱改编歌曲《果园夏天》,燃爆全场。

现场一系列精彩活动吸引了上千名市民游客集聚于此,烟火气点燃乡村“夜经济”。

“水边露营、花果书院、音乐喷泉……张公塘的变化好大呀,今年比去年更好玩了!”市民余先生听说这里将举办第七届龙虾节,特地带上家人朋友自驾而来,作为果园镇的“常客”,实地感受到花果音乐湿地公园的魅力。

本次第七届龙虾节是花果音乐湿地公园的首次亮相。事实上,花果湿地音乐公园的火爆早有“端倪”。

“五一”期间,花果音乐湿地公园处于半建设半开放状态,在没有过多宣传推广的情况下,仍然吸引来了一大批人前来打卡,节假日期间每晚接待游客超2000人,人气指数居高不下。

“这是我们探索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又一举措。”冯广介绍,2022年果园镇引进新希望集团,围绕“一轴三区一环”的发展定位,在花果音乐湿地公园先后打造“秘途”露营基地、“悦方”音乐餐厅、花果书院、音乐喷泉等系列景观,汇集餐饮、民宿、娱乐、游玩等于一体。

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新。

花果音乐湿地公园二期正在规划建设中,滨水游步道、戏水沙滩、水上舞台、星梦理想家露营、知返酒肆、秘境栖止·木屋民宿、希望牧场、龙虾美食文化长廊等景点将逐步揭开神秘面纱。

生活环境变好了,年轻人也愿意回乡了,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创业就业。

“去年11月,花果音乐湿地公园运营公司,面向附近村民发布招聘岗位,我年纪大,平时喜欢摆弄花草,就来应聘园艺工人。”68岁的粟德胜脸上止不住笑意,每天准时上下班,中午还能回家休息,一个月工资近3000元。

据了解,花果村像粟德胜这样在此就业的村民,已有20余个。冯广表示,随着花果音乐湿地公园的爆火,村民们除了家门口创业就业,闲置资产也开始盘活起来了,一位村民的闲置房屋租出去后,现已装修成独具海滨风格的民宿,租赁费用达6万元每年;另有几户村民的房屋租赁也正在对接洽谈中。

花果飘香,国歌嘹亮。

对于果园镇农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王玲表示,作为田汉先生的家乡,小镇始终围绕“弘扬国歌精神,建设大美果园”的发展定位,于红色文化中创特色,在资源禀赋中找契机,将农文旅融合项目建设作为聚优势、强产业、促消费的重要支撑。接下来将进一步丰富农文旅业态,强运营、树品牌,朝着“在打造乡村振兴标杆区、文旅融合样板区上树标杆立标尺当标兵”的目标加压奋进,奋勇争先。

来源:红网

作者:唐建兵 梁焕鑫 袁思缘

编辑:韩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