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是青春的季节,五月,是奋斗的季节。
5月18日,全省“五好”园区创建推进大会召开,雨花经开区等25家园区被授予“2022年度湖南省‘五好’园区创建综合评价先进园区”称号,跻身139个省级以上产业园区的第一方阵。这是雨花经开区连续第三年获评“五好”园区创建综合评价先进园区。
在上述25家省级以上产业园区中,雨花经开区土地面积小、底子不算足,看似手中“牌”不多,却打出了令人称赞的“王炸”。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真正的诀窍并非玄虚不可捉摸,其实就是雨花经开区近几年始终以规划定位好、创新平台好、产业项目好、体制机制好、发展环境好为导向,在工作上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一张蓝图绘到底”
“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大家就要一茬一茬接着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总能为产业园区解决经济工作问题找到方法论。
从雨花经开区20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这份“三进”全省“五好”园区阵容的荣誉,背后有着传承的身影,离不开园区一届又一届党工委领导班子的努力,他们秉持着“功成不必在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理念,坚持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
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的生动实践。他们每一届的使命就是结合新的实际,用新的思路、新的举措,脚踏实地把既定的科学目标、工作蓝图变为现实。
这意味着,他们做得更多的是局部优化,不是另起炉灶,更多的是循序微调,不是全盘否定。
去年,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雨花经开区再一次对园区后续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开展创新性破题:实施规划大治理大提升,通过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调区扩区等举措,进一步优化产业集聚区、人口集聚区、综合服务区和生态保护区等区域功能,全面提升产城融合发展。
“整体方案是由长沙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精心设计。”园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规划和治理提升行动主要涉及园区定位、规划、产业、调扩区、土地利用、交通、公共配套、基础设施、绿色生态、空间形象、园区管理等方面内容。
5月27日,位于雨花经开区同升街道辖区内的环保大道圭白路口人行过街天桥正式投入试运行,极大方便了周边居民和企业员工出行,也给园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交通风景线。
这只是园区通过实施规划大治理大提升打造“三生融合、三态协同”示范区的一个缩影,今后,园区还将投入更多的资金、精力和人力,将最新规划化为一个个具体方案、一项项实际措施,最终变成一幅幅美丽园景。
除了园区整体规划,顶层设计这只“有形的手”也让产业定位有了更明晰的方向。
近年来,雨花经开区持续不断强化产业定位,聚焦“一主一特”产业链,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具有全国竞争力的智能光学及装备产业集群、具有全省引领力的智能生物医疗(医药)产业集群。
2022年,园区“一主一特”产业链产值分别增长55%、15%,龙头企业比亚迪实现产值同比增长55%,成为全省首个产值过600亿元的汽车企业。
今年1-4月,园区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331亿元,同比增长152%,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1%。完成全口径税收25.63亿元,均实现大幅增长。
在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进程中,雨花经开区也有了新的角色定位。
2019年,雨花经开区与韶山高新区启动建设长株潭首个“飞地园区”——雨韶产业园,之后又与湘潭经开区合作建设雨华工业园。
到了2021年,园区与溆浦产业开发区探索共建“共享园区”的“雨溆模式”,形成“总部+基地”“上游+下游”“主机+配套”“品牌+代工”产业协作格局,奋力在全省当标兵、作示范、走前列。
“以项目论英雄”
产业项目是立园之本,产业项目是兴园之源。没有产业项目,发展园区便是空谈,是空中楼阁。
在雨花经开区,领导围绕项目定战略,部门围绕项目想举措,干部围着项目优服务,考核围绕项目定指标,成为园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法论。
在“五好”园区创建过程中,产业项目也是核心和基底,没有好的产业项目,“五好”园区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然而,招商不是吃饭喝水如此简单,可以说是天底下最难的事之一,唯有革新思路,创新方式,以心招商、以诚招商、以链招商,才能好招项目,招到好项目。
雨花经开区突出全链条招引,树牢产业链思维,深化产业链招商、合伙人招商、小分队招商、线上云招商,精准招引大项目、好项目。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2年,园区新注册“三类500强”企业3家,新增注册“一主一特”产业链上企业46家。
今年,园区强力推进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工作,分别在深圳和北京举办2023年湘商回归和来湘创业深圳招商会、“湘约北京”湘商回归和来湘创业系列活动,力争全年引进返湘直接投资项目30个、带动项目50个。
2月12日,在深圳招商推介会上,6个项目签约落地,涵盖绿色再生资源、新能源出行、智慧医疗等领域。预计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超百亿元。
其中深圳市新岚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计划在雨花经开区建造20万平方米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和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达产后年产值超50亿元以上。
在笔者看来,产业项目好的“好”除了引进的是优质项目,也要让项目在园区落地后,变得越来越好,这就需要园区更好地服务项目,让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发展壮大。
为此,雨花经开区建立“一个建设项目、一名联点领导、一名服务专员、一份施工计划、一套工作方案”机制,推行“帮代办”“容缺和告知承诺制审批”等服务举措,超常规推进项目建设。
2022年,园区共铺排重点项目84个,市重大项目30个,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交办问题销号率均居全市省级园区前列。
同时,3家“飞地园区”的项目建设和项目招商情况也让人欣喜。
据了解,雨韶产业园项目一期标准厂房已经完成建设并交付使用,5家企业签约入驻,20余家企业在谈。雨华工业园一期启动主体建设,预计2024年上半年投入使用。雨溆工业园2022年签约入驻9家企业,总投资超30亿元,在省政府2022年综合大督查中作为“合力推动园区新样板模式”被予以通报表扬。
“创新为第一动力”
历史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创新是增长“发动机”,创新是经济发展“第一动力”。
如何让这台“发动机”更有力量,给产业园区发展带来强烈的“推背感”,这是当前长沙每个产业园区都面临的共同课题。
作为省级园区,雨花经开区一直在积极探索,从当前情况来看,主要是从创新平台、科技企业和关键技术方面去着手和突破。
近年来,园区一方面培育晓光工匠学院、长沙智能机器人研究院、航天中南光机电创新中心、西门子工业4.0创新中心等多家高精尖的科研机构和技术团队,另一方面与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大等院校合作,深化产学研融合,持续为产业智能化改造和转型赋能。
打造创新平台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方面可以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产业合力,完善产业生态,促进园区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创新平台的普适性,可以为园内企业提供产业共性服务,形成共同革新、全面繁荣的局面。截至目前,雨花经开区已拥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40个。
企业始终是创新的主体和核心。
此前,由于土地资源有限,雨花经开区的发展模式没有像国家级园区一样,一股脑地引入大企业,建设大项目,而是走“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强”的路线。
多年来,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园区忙得不亦乐乎,在有限的发展空间里释放出无限的未来前景,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截至目前,园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为9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35家,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达206家,成为全省首个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家的省级园区。进入省、市上市后备企业库数量分别达到12家、18家,位列全市省级园区第一。
在关键技术瓶颈的突破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更是发挥出明显的主阵地、主力军作用。
一个个典型案例也侧面展现出了园区企业攻坚克难的能力:
长步道自主研发的1.5亿像素镜头、光场相机镜头(蜻蜓之眼)属全球首创;
唐智科技与中车在核心基础零部件领域深度合作,突破高铁、机车、城轨监控、监测、数据分析等瓶颈;
申亿精密突破紧固件行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成功实现紧固件等精密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
“好机制胜过好管理”
对产业园区而言,干部职工是诉求的收集者、企业的服务者、政策的执行者,是园区与项目、企业之间的桥梁,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何让广大干部职工发挥主观能动性,葆有活力和激情,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是每家园区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
在企业界有这样一个共识:好机制胜过好管理。不少人更是认为,有了机制,做企业不需要神仙;没有机制,神仙也做不好企业。
尽管园区与企业性质不同,但办园区和办企业殊途同归。去年以来,雨花经开区破除旧机制,确立新机制,让园区干部既敢想敢干,又能干会干,把产业当事业,把园区当家园。
破!实行“以岗定级、以级定薪、人岗匹配、易岗易薪”,按照“三岗五级十五档”对岗位进行设置,全员参加竞聘或进行双向选择。
去年,雨花经开区召开作风建设暨全员竞聘上岗动员大会,明确要通过考核测评、作风评价、竞聘演讲、双向选择、约束激励等措施,推动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选人用人机制。
笔者了解到,围绕选人用人管人、定岗定责定薪,从编制人事管理破题,园区制定了《建立干部作风建设评价机制的实施方案》《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全园岗位竞聘实施方案》《定责定岗定编工作方案》等系列工作方案,出台一揽子计划,打出人事管理改革“组合拳”。
立!25名干部职工被聘为主办和高级员工,34名职工实现了岗位的双向选择。
破!瞄准干部职工中出现的“温、软、慢、推、庸、浮”六类突出问题,采取干部职工互评、部门负责人评分、分管领导评分,由下至上产生“作风差评者”,既为担当者担当负责,也让躺平者无处可躺。
立!园区党工委班子带头,躬身入局,扑下身子,从各局办室、公司主要领导做起,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
如果说人事制度改革激活的是干部,那么,安全生产制度守住的就是整个园区的底线。
2022年,雨花经开区实行全年度应急值班值守制度,每天安排值班领导、值班负责人、值班人员值班,全天24小时无缝对接值班,确保发生紧急事件时能够第一时间响应,快速进行处置。
园区国有公司在经历三年改革后,体制机制也在去年得到进一步优化——推动区属平台公司市场化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依托房建业务布局光伏、物业板块,全面提升公司造血能力。
一份成绩单记录着平台公司的成长轨迹:开发公司获评AA+主体信用评级,成为省内区县级园区第二个获评AA+的公司;创投公司加快推进市场化、专业化发展,成功通过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申请审核,获私募基金管理人资质。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好的营商环境不仅能加分,更能在关键时刻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事实上,产业园区要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不是一年之计、不是一部门之责、更不是一人之力,而是要久久为功,全园上阵,合力共营。
金杯银杯不如企业的口碑,只有让企业来得放心、干得安心、赚得称心,才能实现园区与企业双赢。
纵观雨花经开区近年在营商环境的打造上,多项措施重点突出的一个关键字是:新。
创新!企业享受的中央、省、市、区四级政策种类多、领域广、金额大,为了帮助其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2022年,雨花经开区创新推出“政策快车”企业服务APP,为400家企业精准匹配全年申报规划。
得益于园区推出的政策申报“套餐”,2022年,园区企业获得各类政策扶植超10亿元,其中,本级兑现产业政策扶植资金1591万元,支持申报上级工发资金3500万元、科技资金1200万元、发改资金500万元。
革新!此前,金融服务在园区一直发挥着金融活水的作用,精准浇灌不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茁壮成长。近两年,雨花经开区改变之前的模式,创新“小步快跑”融资对接模式,采取举办小规模、多频次的对接活动助企融资。
出新!进入2023年,为了继续激发金融机构的积极性,雨花经开区又创新推出金融竞赛“揭榜挂帅”模式,现场发布雨溆共建、飞地园区、实体经济腾飞、知识产权、沙龙活动5个金融服务榜单,多家金融机构当场揭榜。在当天的金融沙龙活动上,入驻园区的4家银行现场与4家企业签约,共授信14.65亿元。
去年来,园区共举办了10余场银企对接会及金融沙龙活动,引导46家银行分支机构服务园区企业329家,总授信金额120亿元,总放款金额60.79亿元,其中帮助企业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6笔,总评估金额8511万元,提前超额并翻倍完成了绩考指标任务。
“借助金融的力量,我们企业才能进一步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升级,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非常感谢园区和金融界的大力支持。”湖南长步道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四清对园区的这项服务工作深有感触。
值得关注的是,行政审批改革也在城南这片热土书写着“速度与激情”的雨花篇章。
笔者了解到,雨花经开区推出了从招商落地再到企业成长的系列服务大礼包,实行“标准地+承诺制”用地模式,全面压缩项目审批时限,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个工作日即可完成审批。
“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也正向更多领域和环节渗透。园区为企业提供开工即配套、竣工即办证服务,工业投资建设项目35个工作日即可完成审批。
“一枚印章管审批”也成为营商环境的“加分项”。2022年,雨花经开区新承接企业投资项目核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等38项行政许可事项,实现“园区事园区办”。
实干笃行,方成“五好”。雨花经开区深知,连续三年获评“五好”园区创建综合评价先进园区不是终点,接下来,园区将继续瞄准“五好”,真抓实干,奋力前行,为湖南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贡献力量。
来源:雨花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