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6月16日,长沙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长沙国投集团”)迎来成立七周年纪念日。七年来,国投集团在投资主业、深化改革、资产盘活、党建工作、安全生产等领域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屡获佳绩。即日起,红网长沙站推出系列报道《风华七载启新程》,展示这家长沙国企敢为人先、披荆斩棘、锐意进取的昂扬之势。
市国投集团斥资2000万元投资五江高科,带动了该项目3亿元投资,助推企业高端IC载板感光干膜研发突破。
长沙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七周年总部员工合影。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彭超 通讯员 周涛 长沙报道
长沙国投集团成立于2016年6月,是长沙市首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代表市委、市政府以持股运作、市场化经营等方式从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履行资本运营和产业投资功能,定位为“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引导培育平台”。集团拥有二级全资及控股子公司(企业)12家,二级参股公司(企业)15家,纳入产权登记范围的企业50多家,目前涉足产业涵盖股权投资、危化品仓储、物业管理、第三方支付、智慧城市等产业。
截至2022年末,集团资产总额31.57亿元,较成立之初的11.87亿元增长2.6倍,净资产总额18.27亿元。
近年来,长沙国投集团坚定落实“三高四新”和“强省会”战略,深耕投资主业,设立全省首只“专精特新”基金,在管基金规模突破90亿元,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股权投资42.62亿元,风补基金精准滴灌中小微企业累计超万家,有力助推全市产业转型发展。
“直投+基金”,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长沙国投集团作为长沙市本土投资领域的“国家队”,是不是什么都不愁,什么都不缺?实际上,集团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面临当前市场投资环境低迷、募资难、基金出资结构存在不确定性等重重困难;另一方面,作为一家市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如何有效发挥核心功能定位,找准服务国家战略、长沙发展的具体方向和实施路径,不断提升服务“三高四新”“强省会”战略的能力,是集团一直以来探索解决的难题。
方向决定路径,路径决定结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那么,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就是国有企业应该去想、应该去做的,也是长沙国投集团的选择。
方向找准了,在实现路径方面,集团根据市委、市政府对集团的功能定位,确定了“聚合资本,赋能产业”的企业使命,以“直接投资+基金投资”双轮联动,聚焦长沙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重点投资。
近年来,集团围绕长沙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投资了三安光电、惠科光电、中电互联、通达电磁能及国重智联等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实现投资额6.4亿元。全力支持打造长沙第三代半导体完整产业链,投资4亿元参与三安集团半导体产业园项目;投资5000万元参与成立长沙聚汇星企业管理咨询合作企业(有限合伙),为长沙显示功能器件产业链向“千亿级”迈进注入新动能;与中国电子采用央地共建方式,认缴出资3.5亿元,共同发起成立中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与省高创投、湘电集团等共同发起成立通达电磁能股份有限公司,切实推进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联合央企中国铁建、三一重工等工程机械企业共同组建湖南国重智联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国家工程机械制造业创新中心,助力长沙打造世界一流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长沙国投集团始终将市委、市政府战略布局与集团使命紧密联系,以股权投资基金作为壮大实体经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抓手,陆续发起设立大科城基金、科服基金、优势百兴基金、“专精特新”基金(长沙新动能基金),主要投向初创型、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已初步构建形成“种子期、天使期、初创期、成长期直至Pre-IPO”等股权类及“风补基金、转贷基金”等债权类基金集群,为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和赋能产业转型注入“源头活水”。
目前,集团参与和管理的基金总规模突破90余亿元,其中主动管理基金10余支,基金规模20余亿元。股权类投资项目累计150余个,投资“长沙22条产业链”项目数超120个。已成功培育新威凌、杰创智能等10家产业链关键企业上市,北斗研究院、中联高机等企业正在加速登陆资本市场,部分项目如金博股份股权成功退出,实现收益44.9倍,楚江新材投资收益达到6倍以上。
在“直投+基金”双轮联动下,“国投”系基金集群进一步壮大,通过市场化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服务支持全市产业发展,培育形成了一批突破产业瓶颈、攻克“卡脖子”问题、有竞争优势和市场影响力的“专精特新”企业。
“责任+担当”,推动国有资本向民生集中
作为国民经济灵活的双手,长沙国投集团寻求更好投资机会的同时,还有效引导了社会资本投资的方向,用一部分国有资本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向“命脉”和“民生”领域集中,积极服务长沙经济社会发展。
成立之初,集团聚焦于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近几年来,集团提出要把国有资本适时地倾向民生领域。前者是党执政兴国的依靠,后者是百姓衣食住行的必需,即使这些领域回报不那么高,集团也义无反顾地去做,这是国企应有的责任。
一方面,集团成功续展省内唯一一张国企第三方支付牌照,顺利实现长沙公交、地铁、磁浮等公共交通领域一卡通行目标,全力落实“城市一卡通”重大民生实事;通过创新设计“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模式,以定王台街道“丰泉古井”社区为试点,积极参与长沙市智慧社区建设;成功引进10余家文旅和农业企业,着力打造乡村振兴“开慧样板”,得到市、县高度认可,集团获评2022年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优秀单位;落实上级疫情租金减免政策,为50余家租户减免租金180余万元,火星农贸市场、荷晏农贸市场兼顾疫情防控和正常营业,有效保障市民“菜篮子”需求。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发展和居民就业都是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稳健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表明,仅个体工商户就能够解决我国2.76亿人的就业,中小企业对吸纳待就业人群的帮助会更大。
让中小企业活下去,就业市场才能好起来,不让中小企业为钱所困,就是助企纾困措施政策的核心。
一直以来,长沙国投集团切实肩负服务市场主体的国企担当,为中小企业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了金融活水。集团创造性提出国有控股、民营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营模式,与社会资本方合作设立全省第一支中小企业转贷引导基金。基金成立以来,服务企业超1000家,其中中小微企业占比达90%以上,为中小微企业节约短期融资成本超2亿元;受托管理风补基金,累计向中小微企业发放信用、类信用贷款超过230亿元,支持长沙市中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层次人才企业超11000家,缓解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有效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促进区域实体经济发展。
“管控+治理”,持续厚植高质量发展动能
长沙国投集团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为根本遵循,持续优化集团管控,搭建了集团—子公司—投资企业三级管控架构,不断推动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逐步形成了“管控”与“治理”有机结合,既符合外部监管要求、又适应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特点的集团管控体系。
集团业务板块相对多元,各子公司发展阶段不同、市场化程度不同、管理要素不同,根据全市政资政企分开工作要求,集团主动研究论证,克服多重困难,顺利接收整合经建投、市场服务中心和涉农资产,并结合各板块特点对分类实行“一企一策”授权管理,历时近6年,圆满完成涉改资产接收任务,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作出实质性贡献。市场服务中心相关资产自2022年4月接收以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3%;六五一公司灌装作业区完成提质改造并投产,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近15%,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近30%,均创历史最高水平,经营效益实现再提升。
自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集团以优化资本布局、提高经营质量为改革目标,承接53大项改革任务、形成125项细化举措,各项细化举措100%实施到位,圆满达成既定目标,二级优化重组、改革经验案例及三次督查迎检工作均获得上级单位高度评价。
“人是企业发展中最具活力、最关键的资源要素,只有人有活力,企业发展才能有活力。”集团围绕“选用育留”各环节优化举措,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持续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切实推行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形成以业绩为导向,强激励、硬约束的管理机制,把经理层成员市场化选聘作为市场化改革的重大突破口,牢牢抓住职业经理人制度这“关键一招”,对经理层成员全部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的管理。
目前,集团拥有投融资专业骨干人员40余人,大部分人员已在投资领域深耕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管理经验。通过市场化改革,建立了“干部能上能下”和“员工能进能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了市场化薪酬体系,推动企业持续创新发展。
与此同时,长沙国投集团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精心打造“党旗引领价值投资”党建品牌,通过设立股权价值投资及投后管理党员突击队以及党员示范岗等举措,为参股企业提供增值服务,提升国有资本运行效率,切实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红色动能。
在新征程中,长沙国投集团将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国有资本的引领和带动作用,重点围绕长沙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坚定不移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长沙国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剑锋表示,未来,集团将坚持“资本运营为核、产业投资支撑”,持续增强资本运营能力,持续提升投融资实力,持续激发改革发展动力,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投资主业,奋力打造区域一流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助推长沙市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彭超 周涛
编辑:韩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