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眼有星辰,手可摘星。霓虹争辉的星城大地上,健康的绿意从颐而康的上百家门店中铺陈开来,这背后,是无数调理师们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他们用双手守护顾客的健康、改写自己的命运。红网长沙站推出系列报道《手可摘星辰》,记录渺小但不平凡的他们“只手摘星”的故事。
刘长英和黄辉年轻时的合影。
双双成为颐而康调理师的夫妻二人,看着老照片回忆从前。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郑江晖 实习生 何美琴 长沙报道
23年,8300多天,这是颐而康长沙万里时代店特色调理师刘长英扎根健康养生行业的时间。
日复一日的揉捏推拿间,她将每一次调理按摩当做一件作品来打磨,从青涩懵懂的“菜鸟萌新”,蜕变为娴熟精湛的“技术招牌”,并在颐而康完成结婚生子,与丈夫黄辉组成了“工作狂”夫妻档。
这里,究竟有什么魅力?让刘长英夫妻找到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熨帖,愿意以家相托,在一个又一个“小确幸”中咀嚼岁月绵长。
“我只想把我学到的东西用到实处去!”
刘长英拜师名老中医“熊一针”熊展鹤学习中医。
1978年出生的刘长英,初中毕业后就四处辗转打工维持生计,在饮料厂、灯泡厂当过工人,也在亲戚家的店里当过前台收银,频繁的工作变动让她感受到了生活的艰难,“我当时迫切想学一门手艺,并借此安稳营生。”回忆起那段迷茫日子,刘长英不由感叹道。
在初中班主任的引荐之下,刘长英拜师名老中医“熊一针”熊展鹤,花了整整两年时间,熟练掌握刮痧、按摩、针灸等技艺。1999年,在师姐的介绍下,22岁的刘长英来到了颐而康松桂园门诊部成为了一名调理师,这里也是颐而康起家的地方。
这些年,由于身体原因,刘长英在颐而康“两进两出”,也经历多次职位变动。她曾在颐而康职业技术学校当过老师,传道受业解惑;也曾被派到颐而康原北桥店担任技术经理,从事管理工作……一次次的职位变动,反而让刘长英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我只想把我学到的东西用到实处去。”
于是,她不顾家人朋友的劝阻,毅然选择回归一线,去做一名普通调理师,更加专注为客人提供调理按摩服务。同时,还将自己的丈夫黄辉引荐到店里,正式把“小家”托付给颐而康这个“大家”。
“将每一次调理按摩视作自己的一件作品打磨!”
刘长英为客人进行调理按摩。
在颐而康,为了提升自己的技术,刘长英从未懈怠过。为了防止自己在按摩的时候分心,刘长英在工作时有一个显著特点:在进入工作状态之后几乎不会开口说话。“细细感知,用心体会,认真改进,将每一次按摩调理视作自己的一件作品打磨。”
而且,刘长英对自己的“作品”总有一种特殊感知,服务如何,客人满意度如何,无需客人开口,她心中已有“丘壑”。
这份高超技艺之上的“将心比心”,让刘长英得到诸多客人的青睐:有的在接受过她的服务之后,就再也没点过别的调理师;有的在她更换门店之后,跟着她辗转了好几个门店;有的与她成为知心好友,友谊持续十几年,甚至还与自己丈夫以猜拳的方式来“争夺”刘长英的按摩名额……
对于这些信赖自己的客人,为了给他们提供最及时、最优质的服务,哪怕刘长英正休假在家,只要客户一条信息或一个电话,她也会匆匆赶回门店,仅仅只为了提供一次调理按摩服务。“我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因此,刘长英还得了一个“工作狂”的名号。
妻子在技术上的精益求精,也激起了丈夫黄辉的“胜负欲”,夫妻二人比学赶超,双双成为店里的“技术招牌”。
“只要还干这一行,我就不会离开颐而康!”
刘长英和黄辉一起为客人做项目。
一路走来,从最初的按工龄进行区分的调理师,到如今以级别进行划分的调理师,刘长英与颐而康互相见证了彼此的成长。颐而康家一般的氛围给了刘长英一种极大的归属感,她直言:“只要还干这一行,我就不会离开颐而康!”
如今的刘长英,已经成为颐而康万里时代店里每月点名最多、回头客最多、业绩第一的调理师,是每月200+个点名的“工作狂”,也是月入2万+的“金招牌”。
用心完成人生的每一个步骤,从踏入中医学习的道路,到在颐而康工作的二十年,刘长英成长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但对于她而言,或许最重要的就是她的两个“家”:
一个是有着家一样氛围的颐而康,在这里,同事和睦相处,大家互相切磋学习,陪伴着共同进步;另一个就是她的三口之家,里面有同在颐而康工作的丈夫,也有聪明懂事的孩子,一家人幸福美满。
这两个家的存在,支撑着刘长英一路向前,在健康养生这个行业里走过许多春秋……
来源:红网
作者:郑江晖 何美琴
编辑:彭佩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