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赵翼鹏 长沙报道
8月底,一份沉甸甸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被捧在长沙市委人才工作局工作人员的手中。半年前的春天,长沙市委办公楼5楼曾彻夜亮着灯,灯下坐着的,正是市委人才工作局的工作人员,他们正争分夺秒牵头起草制定长沙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对于直面城市“抢人大战”的他们而言,这份荣誉更是对近年来长沙人才工作的肯定。
8月30日,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长沙市委人才工作局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
爆发于2018年的“抢人大战”仍在持续,武汉、杭州、南京、苏州、成都……除了老牌一线城市外,大多数城市都在拼命抢人,落户门槛一降再降,有的城市甚至给出了近乎“零门槛”的落户政策。
改变正在发生。
2021年起,一线城市人口增量开始放缓,有14个城市人口增量超10万人,其中长沙以17.85万的人口增量排名第六。也正是这一年,长沙正式跻身特大城市行列。
长沙一江两岸。
目前,长沙常住人口总量达1023万,人口流入量排名全国千万级人口城市第5。作为内陆省会城市,长沙人口增量不仅位于“第一梯队”,其吸引力也在日渐凸显,在“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榜单中位列全国十强、中部第一。
面临着前有生育问题的“埋伏”,后有各大城市化身“追兵”的境况,这场前后夹击的人才争夺战中,长沙为何得以脱颖而出?
海纳百川 “汇”出开放包容的城市雄心
江水汩汩,湘江水从永州蓝山的奇峰峻岭中涓涓汇聚而来,流向洞庭,注入长江,奔赴大海,这般昼夜不舍已然千年。
由溪及河,汇江入海。
这条湘江哺育了无数生命,更将这种城市的雄心与品格缩印成一个“汇”字。包容开放,这是属于长沙的城市气质。
6月24日,长沙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配套实施办法发布会召开,会上发布26个配套实施办法正式对外发布。
“无论是漂洋过海回来的‘海归派’、来自发达地区的‘小姐姐’、山旮旯里的‘小哥哥’,还是东北‘老铁’、江西‘老表’、湖南老乡……五湖四海、东西南北的人才都找到了归属归宿。”6月24日,在长沙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配套实施办法发布会上,长沙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罗缵吉曾这般贴切地比喻到长沙对于人才的“海纳百川”。
4月28日,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发布《长沙市争创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若干政策(试行)》。
在这场发布会召开的两个月前,长沙正式出台“升级版45条人才新政”,在2017年颁布的22条人才政策基础上,针对租房和生活补贴、购房补贴等方面,进行了专项升级。
此次升级不仅大幅度提升补贴金额,还扩大了补贴范围。毋庸置疑的是,对于人才而言,长沙对年轻人包容得甚至有点“偏爱”。
截至目前,全市人才工作累计投入超60亿元,发放国内高校毕业生租房和生活补贴121.77万人次,人才购房补贴发放1.26万人次、4.63亿元。
有人为“真金白银”而来,也有人被长沙这片创新创业的蓝海吸引而来。
五一商圈。
五一商圈内人潮涌动,这是长沙最有标识度的夜经济场景,交错着20多条商业街、2万多个商业网点。茶颜悦色、超级文和友、墨茉点心局等现象级新消费品牌在此相继诞生,一杯奶茶吸引外地人打飞的来长沙旅游,一个饼、一串卤能引进风投投资,一个饭馆开在外地可以成为网红打卡地……在这背后写满了人才在长沙敢想敢干的传奇,如本土新锐茶饮品牌“柠季”,其联合创始人都是90后,创下了一年开店500家的业绩。
如今,夜经济已然成为长沙的新名片。
不远处,湖南第一高楼国金中心与周遭的古街老巷相映成趣,在长沙仅存的4条麻石古街道之一的化龙池,300米长的老街早已成为了酒吧一条街。
长沙的包容,不仅存在于创业故事与城市布局之中,还体现在政策服务之中。
在山河智能所在的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长沙经开区区块,青年科技人才的比例在不断攀升,青年科技人逐渐成为企业创新的主力军。
对此,山河智能董事长何清华博士如是说,“自贸区(长沙片区)在人才引进上给予大力支持,一年多来帮助我们引进100多位国内国外的高端人才。”
汇聚众方的包容度,让长沙除了坐拥世界级产业集群的硬核之外,还藏着热情与人间烟火气。为人与城市和谐共生提供丰厚滋养、文化沃土和创造源泉。目前,长沙市人才总量达到280万,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前3位。
“凡”星之城 只手摘星
8月16日,最新一个季度的长沙市人才购房补贴人员名单公示结束后的第20天,3万元的购房补贴资金汇到了王先生的账户上,硕士毕业的王先生如今就职于长沙某媒体公司,“长沙房价不高,我每月房贷是两千多,这笔购房补贴够我交十来月的房贷。”
2021年9月18日,长沙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举办“聚才引才,共庆中秋”交流座谈会。
对于王先生而言,“买得起房子、娶得到妻子、养得好孩子”这些在一线城市难以实现的梦,在长沙不再遥远,是充满机遇的“繁星之城”,亦是“凡人”的摘星之城。
“拿一线城市工资,住长沙宜居房子,干全球软件事业”,这是长沙万兴科技公司在深圳的一则招聘广告,对于深圳持续上涨的房价,这则招聘广告的杀伤力,自然不言而喻。
2020年,长沙人均可支配收入51477.60元,这个数据在中西部高于武汉、成都、郑州等城市。多年始终坚持“房住不炒”,通过多重手段调控房价。在易居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全国50城房价收入比报告》中,长沙的房价收入比仅为6.2,在50个城市中居于最末位。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向全世界推介长沙。
“房价洼地”不能简单概括长沙,在它之后紧随而来的还有“产业高地”“营商福地”,一个个“别名”为长沙带来了连续14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荣誉。
不断涌入的新移民到一个城市安放梦想、安家落户,是这座城市洋溢着活力的明证。长沙人口流入量2016年后大幅提升,每年新增20余万人,源源不断的“新长沙人”,选择长沙作为他们培育梦想之地。
在长沙工作多年的唐先生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自己刚来长沙工作时的情景,“那个时候的长沙火车站周边都还有农田。现在,我们整个城市的骨架、整个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都有很大的变化,我觉得长沙现在已经越来越美、越来越好。”
宜居之外,宜业的长沙也为无数人提供了“摘星之法”。
作为中部营商环境的第一城,长沙以产业新生态吸引众多企业聚集,也最终实现“人才跟着人才走”的聚才新景象。
中联重科麓谷工业园区。
“不用去找任何‘关系’,就能把事情办成。不仅没有人来企业找麻烦,而且有园区、政府部门送政策、送服务。”宁乡高新区的万鑫精工(湖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清泉说,“正是长沙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我把企业从外地搬到宁乡高新区。”
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是长沙的新材料产业知名企业,其董事长戴煜对于长沙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同样深有感触。戴煜直言,长沙虽地处中部,但城市营商环境,尤其是创新氛围,不亚于东部发达地区。
2021年11月,全国工商联发布2021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显示,根据营商环境综合得分,长沙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9位,居中部第一。
敬才爱才 从“十年不鸣”到“一鸣惊人”
人才是第一资源,但不是“快捷资源”,无论是科研成果还是人才成绩,都需要等得起、坐得住,方能出好成果、出硬成果,筑巢引凤来的身后,更需要敬才爱才的“大气场”,才能真正将人才效应转为发展红利。
“千思百虑、志为健康”,走进位于长沙高新区的湖南思为康医药有限公司,墙上的八个大字映照的正是胡璧梁的初心。
2018年,在当时出台仅半年的“长沙人才政策22条”的感召下,在美国师从“CART之父”卡尔·朱恩教授的胡璧梁毅然回国,在长沙创办公司致力于CART细胞疗法的本土化落地,立足医疗领域的高精尖,为更多肿瘤患者造福。
然而,创业早期公司还是只有5个人的小团队,办公室和实验室都是租来的,分别在湘江两岸,从办公室到实验室通勤平均超过1个小时。如今,公司已有2300平方米的面积,在用于办公的区域百余平方米面积外,还有完整的质控检测实验室、GMP级别的基因载体制备间和16个独立的CART细胞制备间……一字排开的实验室里,一个个CART细胞正在孕育。公司已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开展了临床试验,在2021海交会上,思为康上榜中国“2021最具成长潜力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为湖南唯一入选企业。
创新有平台、创业有底气、就业有机会,这是一个好城市的象征。
“十四五”开局,长沙正在积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推出覆盖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等创新全链条的政策体系。
“恋长沙·链未来”2022年度全国高校学子长沙体验交流活动总结汇报会。
长沙对于重大科技项目,采用“揭榜挂帅”,目前已用8000万元支持了10个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市委主要负责人带队奔赴北京、上海、深圳等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把更多高层次人才拉进长沙“朋友圈”;通过高层次人才认定后,将统一发放“长沙人才绿卡”,提供子女入学、购房、配偶随迁、医疗保健、创业扶持等全方位服务……
“手可摘星辰”绝非一句简单的城市口号,江河奔腾千年未变,辉煌与未来在星城交汇,人人都可以来到这座包容开放的星城,只用奋力抬起双手,人人亦能手摘星辰。
来源:红网
作者:赵翼鹏
编辑:韩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