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这份排名首次发布,事关长株潭自创区(长沙片区)发展能力
2022-08-18 16:33:05 字号:

全景式总结描绘自创区(长沙片区)科技创新工作经验成效,为自创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样本……8月17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沙片区)2021年度园区创新发展能力评价研究报告》(以下简称《评价报告》)成果发布会在长沙举行。这是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自创区”)首次开展园区创新发展能力评价,首次发布园区创新发展能力评价排名。

据悉,该《评价报告》由长沙市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进委员会办公室、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共同编制,立足“园区”,聚焦“科技创新”,从创新实力、发展活力、个性特色、重大创新、绿色安全五个维度对自创区(长沙片区)12家园区创新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报告》显示,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浏阳经开区位居国家级园区前三位;宁乡高新区、雨花经开区、马栏山文创园位居省级园区前三位。

经济指标持续向好,创新要素加速聚集

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布会上,长沙高新区科技创新办主任黄婷介绍,高新区以金融服务为主抓手,按照“种子期”“苗木期”“成长期”“壮大期”“成熟期”企业成长发展的五个阶段进行梯度培育、分类指导和精准服务。同时,构建全覆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高水平的创新平台,培育高质量的创新主体,转化高技术的创新成果。据悉,园区企业授权专利达2.5万余项,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98件,位居全国高新区前列。

不仅长沙市高新区,自创区(长沙片区)12家园区经济指标持续向好,引领示范作用凸显。据《评价报告》显示,2021年,园区经济发展质量持续向好,技工贸总收入1.43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达6834亿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12.96%、14.84%;自创区(长沙片区)园区贡献了全省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25.07%的技工贸总收入、24.40%的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24.28%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主要经济指标和经济发展质量持续向好。

同时,2021年,园区研究与开发费用总额同比增长15.95%;建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29家,占全省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的28.5%;建有省级以上研发创新平台628个,占全省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的30.1%;引育市级高层次人才1910人,平台优、人才聚、产业强,创新资源加速聚集为创新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此外,创新主体量质双升,科技成果加速转化。2021年,园区在孵企业总数5329家、全年净增1186家,分别占全省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的37.3%、80%;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00亿元,占全省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技术合同成交额的41.70%。“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创新主体后备力量进一步加强。

改革创新持续发力,体制机制不断优化。2021年,自创区(长沙片区)建设“两单两库一平台”、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实施“揭榜挂帅”重大项目、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实施重大科技创新标志性项目,园区科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综合实力与特色发展效能持续提升。

强化长株潭协同创新,为新湖南注入新活力

面向未来,长株潭自创区各园区将发力?

《评价报告》提出,长株潭自创区各园区将重点“抓战略、谋未来”,进一步做优产业创新发展结构,谋篇布局未来战略新兴产业和颠覆性技术产业化;“抓主体、谋创新”,进一步做强市场创新主体实力,坚持以园区为平台,承载企业、服务企业、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抓引才、谋基础”,进一步做好双创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人才服务政策体系,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为持续发展注入基础源头活水;“抓平台、谋协同”,进一步做大科技创新资源优势,积极承接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高端资源,强化长株潭协同创新,为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注入新动能新活力。

省科技厅副厅长朱皖表示,长株潭自创区是湖南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带动三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支撑全省创新综合实力连续进位到全国第11位。此次省市力量联合开展长沙片区园区创新发展能力评价,是科技部门在国家自主创新区高质量建设发展方面开展的又一有益探索。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杨斯涵 黄京 实习生 蒋友宏 通讯员 雷蕾 廖婷

编辑:胡红叶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