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张家界》集三位艺术家之所长,画出了张家界的骨气、个性和神采,反映出新时代新湖南的新面貌。 省文联供图
13日,“山水史诗 盛世华章”——国画《张家界》创作座谈会在长沙召开。记者从主办单位省文联获悉,由湖南三位著名国画艺术家王金石、旷小津、石纲联袂创作的大型山水画《张家界》已完成,不久将运抵首都北京,布置在人民大会堂湖南厅。
意义非凡、震撼人心的“画中张家界”
张家界是湖南的一张闪亮名片,9月即将召开的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就选址于此。回顾张家界的旅游开发史,著名画家吴冠中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1979年,他应邀来到湖南写生,闯入了当时还是一片林场的张家界,惊叹于这里的美,写下了那篇著名的散文《养在深闺人未识——一颗失落的风景明珠》。后来,吴冠中还对时任省美协秘书长王金星说:“你一定要把湖南省的画家都带去张家界画画。”40多年过去了,张家界不仅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也如吴冠中所愿,吸引了省内外众多画家来此采风写生,创作了大量佳作。
和以往作品比,这次三位湖湘名家联袂创作的国画《张家界》有何不同呢?
首先是意义重大。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人民大会堂湖南厅重新装修,推出一批精品美术作品,国画《张家界》就是其中之一,它的创作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正如省美协副主席、秘书长石纲所说:“这件作品体现了湖南艺术家的担当和胸怀,就是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其次是体量宏大。为与人民大会堂湖南厅的环境相匹配,国画《张家界》长5.7米,高2.6米,气势磅礴。据悉,在湖南美术史上,特别是山水题材的国画中,像这样的巨幅作品并不多见,省会文艺界为之惊叹,大家纷纷表示,“画里的张家界,我们也看过很多。老实说今天第一眼见到这幅画,我们都感到眼前一亮。三位艺术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画出这么宏大的作品,精神可嘉,实力非凡。”
再者是技艺高超。张家界的山水集“奇、秀、险、雄”于一体,想要画好并不是件简单的事,用省文联副主席、省美协副主席、省画院院长旷小津的话说:“很容易画成盆景。”而国画《张家界》给人的观感是,集磅礴的气势和灵动的风格于一体,既令人震撼,又让人心旷神怡。原来,这幅画集三位艺术家之所长,王金石的构图、旷小津的线条、石纲的色彩,完美地融合在一张画里,画出了张家界的骨气、个性和神采。
展现湖南艺术家的担当与才气
省美协副主席、湖南师大美术学院教授王金石为记者讲解道:“如何把张家界的特点在一张画里表现出来?我们选取了金鞭溪、乾坤柱、天子山等典型景物,重点用了山水画三远法中的高远和深远。”三远法指高远、深远、平远,其中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王金石解释:“深远画法最典型的就是右下角的金鞭溪这一块,水流消失在云烟中。张家界的山是直上直下的,所以用了高远画法,山脚山顶都能看到。”
旷小津告诉记者:“王金石老师在构图上用了非常大胆的手法,在采用传统的青绿山水画技法基础上,有大面积的黑白对比、虚实对比、色彩对比。”记者注意到,画面中的大量留白被处理成富有湖湘山水特色的云雾,涌动的云雾极具灵动感,这点也是业界十分赞赏的处理。旷小津说:“奔涌的云雾也有积极向上的寓意,反映出新时代新湖南的新面貌。”青绿技法清新隽永、格调高雅,也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
为潜心创作,三位艺术家在省画院“闭关”21天。石纲透露:“为把国画《张家界》打造为时代精品,我们的确是用心、用情、用力,肩负着使命和责任在创作。王金石老师眼睛不好,曾多次和我说怕精力有限,但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是他十年来最满意的作品。我想他是用生命的激情在创作,在完成湖南美术家担负的使命。”省文联有关负责人表示,国画《张家界》体现了湖南文艺界挑战难度、创新高度、展现气度的情怀,未来湖南将在国画《张家界》创作的基础上推动美术事业攀登新的高峰,启动以“大美潇湘”为主题的创作,推出更多时代精品,打造湖南艺术标杆。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尹玮
编辑:彭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