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长沙
2022-08-11 16:02:18 字号:

  医养融合的养老服务模式,让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大大提升。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飞 摄

医养融合的养老服务模式,让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大大提升。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飞 摄

  近十年来,长沙大力确保教育资源优质均衡,让越来越多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市教育局供图

近十年来,长沙大力确保教育资源优质均衡,让越来越多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市教育局供图

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种关于幸福生活的定义。

有一种幸福,是生活在长沙。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在长沙有了“升级版”。

如今,均衡优质的教育资源让在长沙上好学成日常,“1530”就医圈、“15分钟养老服务圈”、智慧医养让在长沙就医养老更便捷,“房住不炒”让市民安居乐业更有底气。

教育更优质 从“竞相择校”向“无需择校”

【幸福印象】

回忆起从福建老家来到长沙安家落户的十余年时光,三湘南湖大市场经营户崔勇利说,对他来说,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儿子的成长成才——今年高考,儿子以618分被华南理工大学录取,“在长沙,教育资源好,学习氛围好,成长氛围好”。

【幸福变化】

这是教育优质资源有力扩充的十年,这也是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十年。

长沙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城市和全国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近十年来,长沙的学位数和新改扩建学校数成倍增长的同时,还大力确保教育资源优质均衡,让越来越多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2016年,长沙印发全国第一份以地级市党委、政府名义发布的文件《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办法》,全面实行中小学阳光招生入学政策,当年实现“公办不择校”;2019年,率先全省在民办初中拿出50%的招生计划进行微机派位;2020年,全面实行“公民同招、微机派位”;2021年,取消高中直升生招生政策,将城区优质高中指标生计划分配到初中的比例扩大到50%;2022年,城区优质高中指标生计划分配到初中的比例扩大到60%。

长沙还配套出台一系列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文件,制定《关于进一步优化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明确控制集团办学规模,建立集团办学退出机制。如今,全市65所优质中小学校实行集团化办学、辐射学校341所。城区义务教育优质学校比例占80%以上。

2013年以来,长沙率先启动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逐步形成以综合评价、多元评价、过程评价、智慧评价、诊断评价、减负评价等为特色的长沙教育评价改革体系。

长沙还率先全国研发作业管理系统和课后服务管理系统,全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建立作业公示制度,所有学校作业时量控制在政策规定时间之内。全市1462家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关停或转型1241家,压减率达84.88%,参培中小学生约2万人,比“双减”前减少90%以上。

就医更智慧 从“1530”就医圈到智慧医养

【幸福印象】

“有了智慧医养平台,在家就可以接受康复服务,真方便。”日前,在长沙县果园镇杨泗庙社区居民家中,处于腰椎间盘间隙狭窄手术后恢复期的李爷爷,拉着果园镇卫生院院长王涌江连声说感谢。这已是王涌江第3次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幸福变化】

从大病小病辗转城里的大医院,到前往家门口的卫生院首诊,再到智慧医养上门服务,李爷爷亲身感受到近十年来健康长沙建设的丰硕成果。

从2013年开始,长沙实施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两个“三年行动”。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资源配置双下沉,长沙在全省率先实现了“1530就医圈”,城市居民步行15分钟、农村居民步行30分钟可到达最近的医疗机构。通过培训一批、招聘一批、返聘一批、下派一批,全市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明显优化,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比超过80%。

让基层医疗机构“治得好小病、管得住慢病、看得出大病”!长沙于2016年启动医联体建设,如今已建立市级医联体79个,在医联体内通过全日制派驻医生、设立下派专家工作室、建立住院联合病房、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等工作,大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下扎根”。如今,常见病、多发病基本能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到及时诊治,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的县级区域医疗中心、中心卫生院为枢纽的县级医疗次中心已经形成,绝大部分乡镇中心卫生院已达到二级医院规模和水平。全市县域内就诊率超过90%,浏阳市更是超过95%。

近年来,长沙部分医疗机构试点把智慧医疗与医养服务相结合开展医疗服务。2021年5月,作为试点医院的果园镇卫生院上线了由省卫健委、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联合开发的智慧医养平台。目前,果园镇卫生院以智慧医养平台为依托,为65岁以上老年人、空巢老人设置家庭病床,针对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保健康复、上门护理等服务,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定制化上门服务之路。

养老更便利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

【幸福印象】

“小赵,辛苦你上门帮我家老头子理个发。”日前,根据预约信息,雨花区侯家塘街道广济桥社区优嘉居家养老服务站护理员赵丽珍,带上装有电推剪、剃须刀、电吹风等物件的橙色“百宝箱”,如约敲门进入尚林苑小区一户居民家中,为家中老人提供上门理发服务。

在广济桥社区,老年居民所体验的这一家庭养老床位试点服务,让专业人员、设备和服务进家里、到床边,圆了不少老人“养老不离家”的心愿。

【幸福变化】

广济桥居民的养老新体验里,折射着十年来长沙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推进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成就。

这是做实做优老有所养、老有所安的民生文章的十年,这是养老服务能力水平大幅提升的十年。

近十年来,长沙以获批全国养老服务综合改革、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和医养融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大力推进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政府保障基本、社会增加供给、市场满足需求的养老服务格局。

民生优先,市、区县(市)社会福利中心实现全覆盖。市委、市政府将公办养老机构建设运营作为重点民生工程,连续三年将建设区县(市)社会福利中心纳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区县(市)绩效考核目标、市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目前,9个区县(市)的社会福利中心全部建成。

城乡统筹,乡镇敬老院提质积极转型发展。对全市99所乡镇敬老院进行提质改造。全市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100%入住敬老院。每年推动20所敬老院转型为区域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基础上,拓展社会寄养、日间照料、上门照护,打造农村养老服务示范点。

便民惠民,大力推动“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已建成医养结合机构40家,建立家庭医生团队1479个,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率100%;开展助餐配餐,发展助餐配餐点50余个;持续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居适老化改造;试点家庭养老床位,将居家养老服务送到老人的周边、身边、床边。

多元参与,大力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92家,打造特色“养老示范街区”。推进高中低档养老机构全面发展。大力支持养老机构走“医养融合”“公建民营”“社区嵌入”等特色发展之路,培育聚集了大批品牌养老机构。

居住更安心 牢牢坚持“房住不炒”,打造全国标杆城市

【幸福印象】

退休工人肖元平原本与女儿居住在学院街一间15平方米的老房子里,房子拆迁后,她和女儿一直靠租房过日子,10年内,她们搬了3次家。

“搭帮党和政府政策好,今后我就在这里安心养老了。”去年初,肖元平在雨花区万家园公租房小区摇到一套6楼48平方米的房子,从此告别无客厅、无厨房、无厕所的“三无”房屋,有了自己温馨的家。

【幸福变化】

肖元平的新居,映照出城市发展、社会民生进步的影子。

作为房地产调控“一城一策”试点城市,近年来,长沙牢牢坚持“房住不炒”战略定位,坚决落实城市主体责任和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加快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发展体系,以改需房、刚需房、保障房“三房”体系建设为抓手,推动长沙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成功入选“中国改革2020年度十大案例”,房价优势为长沙连续14年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提供重要支撑。

“‘住有所居’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公租房是长沙保障性住房的重要组成部分。”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2年以来,长沙统筹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房、货币补贴工作,累计建设公租房11.43万套,有效保障新市民、中低收入和公益性岗位人员住房问题。

同时,长沙提高政治站位,持续将加强房地产调控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坚决“反炒房”,坚持主动调控、严格调控、精准调控,全面打响“反炒房”攻坚战,打出系列组合拳,出台“6·25”反炒房9条举措,有效堵塞变相炒房通道,开展一系列联合整治行动,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全面整顿市场秩序。

长沙还是全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城市,过去3年累计筹集租赁住房11.6万套,培育专业化、规模化企业24家。今年5月8日,长沙正式印发实施方案,通过打通新房、二手房、租赁住房市场“通道”,全面开展盘活存量房供作租赁住房试点;既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问题,又能满足市民对改善性住房需求,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和住房市场体系。截至8月初,全市累计收到“长沙住房”APP申请5562套,完成实地查勘3431套,实现签约2388套。

见证者说

长沙市星城学雷锋志愿服务发展中心负责人、开福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 彭弈韬:

感受幸福,和城市一起成长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长沙伢子,出生于1997年的彭弈韬,长沙飞速发展的这十年,正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年,更是他投身志愿服务的十年。

10年前,家住开福区四方坪街道四季美景社区的彭弈韬正就读高一,每天上下学,他都要穿过四方商贸城,“当时,这里环境杂、氛围乱、通行不方便”。

10年来,他从懵懂少年成长为有志青年,经过提质改造后的四方商贸城也早已华丽蜕变:白天,这里是秩序井然的商贸集聚地;夜晚,这里是靓丽的城北地标性“网红”美食集市。

其实不只在四方商贸城,彭弈韬还见证了长沙更多街区、社区、道路的“十年变美历程”:“三一大道到岳麓大道,随手一拍就是大片;都正街、西园北里,历史和现代交相辉映;老旧小区焕然一新,还加装了电梯;家门口可逛公园,就医、养老设施也越来越便利……”

最令他感慨的是,10年来,城市越变越美的同时,他还深刻感受着城市与文明的互相成就。

2015年,彭弈韬成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一名学生,入校起,他就积极搭建连接志愿者和社区的服务平台。2016年以来,他和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创办了开福区青穗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等公益组织,从此踏上了专业志愿服务的新征途。如今,该中心在全市开展青少年成长服务5000余场,引导10万余名青少年注册志愿者。

近10年的志愿服务生涯,他和志愿者同伴们为城市的幸福不懈奋斗,也亲身体验着城市因为文明而更宜居更美好,“越来越多人为绿色环保、公共秩序、基层治理而努力,守护着长沙的蓝天碧水,展示着城市的文明底色”。

彭弈韬说,期待下一个10年,这座城市越来越幸福,越来越宜居,“我会用自己的奋斗,和城市一起成长”。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匡春林 整理)

数说发展

教育

截至2021年12月,全市幼儿园共计2453所,公办及普惠民办在园幼儿占比91.88%

建设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1216所,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98%;义务教育大班额全面清零

医疗

全市拥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4926个,7家市直医院全部成功创建“三甲”

全市平均每千人口拥有病床8.51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3.46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4.51人,每万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7.64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养老

“十三五”期间,全市提质改造3所市级社会福利院,新建9个区县(市)社会福利中心,新增床位8260张

建成街道、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54个,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住房保障

近10年,累计建设公租房11.43万套;近3年,累计筹集租赁住房11.6万套,有效保障新市民、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

系统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累计加装超过2905台,在全国排名前列,共改造农村危房4.75万户

“非凡十年”大事记

教育

2016年,全面实行中小学阳光招生入学政策,当年实现“公办不择校”

2020年,全面实行“公民同招、微机派位”

2022年,城区优质高中指标生计划分配到初中的比例扩大到60%

医疗

2019年,长沙全面落实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清零行动”,持续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1530”就医服务圈

2021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移动医疗”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联合多部门利用5G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联手长沙县探索打造赋能基层医疗机构的智慧医养服务新模式

养老

“十三五”期间,长沙出台设施配建、资金补助、人才培养等规范性文件12个,形成了地方法规、政府文件、部门制度衔接配套、相互支撑的政策体系

2022年1月1日,《长沙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正式实施,明确新建住宅按每百户建筑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配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且单处不少于350平方米,与住宅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

住房

近年来,长沙牢牢坚持“房住不炒”战略定位,以改需房、刚需房、保障房“三房”体系建设为抓手,推动长沙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成功入选“中国改革2020年度十大案例”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匡春林 岳霞 彭放 陈焕明

编辑:彭佩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