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进口海产品更快上餐桌,“邮快跨”到达快6倍……自贸区长沙片区制度创新硕果累累!
2022-07-26 09:59:24 字号:

进口海产品更快上餐桌,“邮快跨”到达快6倍……自贸区长沙片区制度创新硕果累累!

( 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标识建筑物。)

7月22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在广州召开研究成果发布会,发布 “2021-2022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排名全国第27名,较去年综合排名跃升了6名。

自2020年9月21日挂牌以来,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先行先试,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47项,33项入选省级第一批制度创新成果,16项拟作为省级复制推广经验,4项拟申报国家级复制推广经验。

今年以来,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用“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内陆地区高端现代服务业中心、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和中部地区崛起增长极的道路上持续加速,以更高站位、更大魄力深耕制度创新“试验田”,筑就改革开放新高地。

进口海产品更快上餐桌,“邮快跨”到达快6倍……自贸区长沙片区制度创新硕果累累!

( 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

为国家试制度

改革“尖兵”蹚出开放合作新路子

火热盛夏,随着年年有鱼货运包机平稳着陆,一批来自北美洲的新鲜龙虾顺利从大洋彼岸抵达黄花国际机场。另一边,年年有鱼集团仓储中心内,工人们正忙碌地将一批批海鲜搬进仓库,这些海鲜将以最快的速度从长沙出发摆在百姓餐桌上。

此前,进口海产品需要在原产地经历人工分拣、包装等步骤,才能进入运输环节,耗时长且成本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企业用工成本增加等因素,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临空区块在全国首创“鲜活海产品混合规格进口监管”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让来货处于未分拣状态,混合打包直运长沙,抵达工厂后再分拣分级处理后销往全国。

“企业的采购运输综合成本降低了4%-7%,死亡率降低了2%-5%,周转率提升了40%-50% 。”年年有鱼集团副总裁余正东介绍:“‘鲜活海产品混合规格进口监管’减少了国外环节与外界环境的接触,更为安全,同时,可以减少龙虾在境外滞留时长12至36小时,从打捞到端上国内餐桌,最快只要48小时,更为高效、快捷。”

得益于“鲜活海产品混合规格进口监管”的模式创新,成立不到5年,年年有鱼公司实现本地货物进出口价值超6亿美元,已缴纳各环节税收总额超5亿元人民币,企业年营收已实现超20亿元人民币。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以深层次改革促进更高水平开放,以全方位开放促进更高层次创新,形成了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长沙国际邮件互换局(现更名为“湖南国际邮件快件跨境电商监管中心”)此前仅能办理国际邮件业务通关,效率不高,也无法满足快递、跨境电商包裹等业务的需求。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设立后,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了国际邮件、国际快件、跨境电商业务集约式发展新模式,将3个场所和3套监管系统合而为一,在同一条分拣流水线上,可同时办理“邮快跨”三类业务通关,由单一的物流运输服务转变为国际口岸平台服务。目前每单查验时间从一分钟压缩到20秒,通关时间平均压缩近50%,日处理能力从5万件提升到30万件。

积极开展金融制度创新,针对园区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特点,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与商业银行合作创新“奖补朝享贷”,以奖补资金作为企业贷款偿还来源,以风险补偿资金提供额外担保,企业无需抵押质押可至少提前1年获得奖补资金3倍规模的“奖补朝享贷”,贷款额度最高可达500万元。

在全国率先建立跨境电商人才培训评价体系、探索实施市场监督领域“触发式”综合监管新模式、创新推出“一码集成”规范涉企检查……自设立以来,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携手5大区块联动创新,制度创新已实施107项,实施率达94.69%,制造业智能化转型、“邮快跨”集约发展、知识产权数字化“前置保护”等4项已上报第七批全国自贸试验区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

进口海产品更快上餐桌,“邮快跨”到达快6倍……自贸区长沙片区制度创新硕果累累!

(长沙黄花机场国际货站。)

为地方促发展

产业集群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

此前,山河智能营销中心市场总监彭颖为几台工程机械二手设备出口进行多方洽谈。“很麻烦,海关目录里没有‘工程机械二手设备’,我们只能以新机备注‘整备’方式出口。可二手设备不能享受新机的出口退税,成本会增加。”彭颖说。工程机械是长沙的一张名片,存量设备不少。如何让工程机械二手设备低成本、高效率、制度化进入国际市场,直接影响这个行业的增量规模、品牌与技术升级和环保目标的实现。

长沙在全国率先探索“工程机械二手设备出口标准化模式”。一是制定产品标准,成立由行业专家参与、政府背书的工程机械检验检测中心,建立统一的设备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安全评估标准,有效解决了设备出口标准缺失且不规范、检验规则不完善的问题;二是探索退税规则,通过制定出口退税比例、开展设备出口企业资质认定等,填补工程机械二手设备退税政策、规定空白;三是构建起面向全球的售后服务体系,支持区内主机企业及贸易公司在全球布局售后服务中心及备品备件中心,制定符合国际要求的工程机械二手设备售后服务标准,对维修、配送、回收、投诉处理等各环节进行严格规范。

“这些堵点疏通后,国内工程机械二手机市场带来非常大的想象空间。还能带动国内新机市场的增量和升级,促进全产业的发展。”彭颖说。

产业发展是改革创新的源泉,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始终聚焦产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系统性谋划全产业链集成创新。以工程机械为例,该片区围绕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的目标,探索形成集研发、生产、流通为一体的制度创新“生态圈”。

在研发环节,联合三一集团创新打造三一科学城项目,项目聚焦总部研发、硬核科技孵化、国际国内贸易服务三大主体功能,建设以区块链产业园、三一长沙总部大厦、原型中试中心、科创孵化园等为主体的科学园区。项目计划分为五期建设,预计2025年一期建成投入使用。建成达产后吸引超过3万名应用型科创人才集聚,突破千亿级营收规模。

在生产环节,长沙片区针对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资源少、管理难、不会转”等痛点难点,深入开展系统集成创新,创新推行“资源协同化、评估标准化、实施精准化”方式,孵化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和示范工厂,探索区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新模式。全省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6个、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27个,试点示范和专项项目数居全国前列。长沙片区工程机械行业规模实现了从800亿元到1600亿元的历史性跨越式发展。

流通环节,在全国率先推出“融资租赁+工程机械设备出口”业务,通过融资租赁方式为工程机械设备“出海”保驾护航。今年自贸区长沙片区长沙经开区区块融资租赁改革试点单位湖南星城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和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联合推动工程机械设备出口RCEP成员国的融资租赁首期合同成功签署,首期投放资金1000万元,租期为24个月。本次试点业务以探索融资租赁赋能工程机械设备出口为切入点,以湖南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公司、装备制造业企业、境外承租企业为试点主体,赋能工程机械设备产品出口,拓展企业境外融资渠道,快速提升企业回款率,服务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全国率先推行知识产权“前置保护”新模式,运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企业研发创造、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但还未注册成为知识产权的、有潜在价值的电子数据以及商业秘密的保护难题。

进口海产品更快上餐桌,“邮快跨”到达快6倍……自贸区长沙片区制度创新硕果累累!

(三一重卡智能车间。梁山 摄)

为中非创机遇

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

高桥大市场是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的核心区,在这里,有一条非洲咖啡街,还只走到巷口,就能闻到来自非洲咖啡的浓香。

街上,一家名为“小咖主”的非洲咖啡馆人气颇高,常常聚集着在湘非洲留学生和前来品尝咖啡的顾客。

“小咖主”售卖的30多款咖啡饮品,每杯均价低于20元,其中,受市民追捧的美式咖啡每杯售价仅8元。

价格这么低,还有钱赚吗?“依托非洲咖啡交易中心打通了直采环节,整体成本比市面同类产品降低30%。”“小咖主”创始人景建华一语道破“天机”。

景建华与咖啡打交道已有20余年。过去,要想采购非洲咖啡豆,只能通过中间经销商,成本高、货源也不稳定。去年,高桥纳入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后,打造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建立了非洲咖啡交易中心。只要把采购需求报给非洲咖啡交易中心,由中心与非洲咖啡产区谈,原材料成本大幅下降。

通过探索原料进口到产品消费的全产业链合作模式,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核心区已培育100多个非洲品牌产品,形成咖啡、可可、腰果、小五金、小农机等10条进出口产业链。

承载着全国中非经贸发展战略任务,长沙在全国率先探索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对非经贸合作制度创新成果:全国率先完成易货贸易首单试单、卢旺达干辣椒在国内首次进口上市、顺利取得坦桑尼亚腰果首单直采权、实现了首笔中非人民币汇款直连、建立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长沙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的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

长沙与非洲的经贸创新,还在一颗颗种子中孕育。

不久前,马拉维-湖南农业大学产学研合作基地、马拉维离岸(中国)产业创新与交流中心湖南农业大学正式挂牌,将实现以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推动区域性、全球性的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现代农业综合效益。

事实上,多年来,以隆平高科为代表的种业企业,早已把先进的农业技术播种在非洲广袤的土地上,并结出累累硕果:从2005年开始,隆平高科在非洲近50个国家进行对外援助技术合作长达17年,免费培训了非洲官员和农业技术人员约3600人。

为了强化我国种业创新的战略性布局,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呼之欲出,旨在对标打造世界一流种业实验室,实现种业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依托隆平高科和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正在加快建设“种业硅谷”,构建出“种业创新生态圈”,种业、农业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生物育种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在此聚集,长沙“种业硅谷”将为中非合作续写更多的制度创新故事。

进口海产品更快上餐桌,“邮快跨”到达快6倍……自贸区长沙片区制度创新硕果累累!

(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

为未来蓄动能

不断擦亮营商环境“金名片”

4月19日,在长沙市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上,安博(中国)管理有限公司与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正式签约,携手打造安博航空物流华中总部运营基地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其中外商投资11亿元,用地规模约200亩,拟建设安博中国中部首个航空物流总部运营基地,主要服务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飞机配件、汽车零部件相关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仓储物流及结算。项目建成运营后,预计年产值15亿元,同时园区内航空货运方式占比40%以上。

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不断擦亮营商环境的“金名片”,吸引海内外市场主体纷至沓来。

2022年1至6月,该片区新引进重大项目37个,投资总额525.9亿元,其中“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1个。预计实际使用外资1.28亿美元,同比增长90.03%。新设立企业3826家,较去年同期增长81.84%,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6家。实现进出口总额590.21亿元,同比增长35.22%。

高效、便利,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涵。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设立外国人来华工作一站式服务中心,在全国首次实现国际旅行健康检查证明书、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居留许可的“并联审批”,大大缩短了审批流程。“并联审批”一改过去直线距离46公里的科技、公安、海关三个涉外审批事务窗口分布格局,实现了集中办公。原本所需要的3套资料也被整合成1 套,让3地3部门3套办事流程融合为一。

创新推出“一码集成”规范涉企检查,通过一个二维码规范涉企检查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实现检查事项“一码归总”、检查过程“一码规范”、检查结果“一码共享”、检查信息“一码追溯”,大幅降低了涉企检查频次,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

汇聚一群人,建设一个“区”。在全省率先出台《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人才集聚发展若干措施(试行)》,从加速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海外人才、推进海外人才出入境和居留便利、强化人才工作生活保障等10个方面提出45个政策点,构建“吸引—培育—服务”的人才政策链。打造国际人才港功能平台,创新推出“政府搭台、企业发榜、机构揭榜”的引才服务模式,积极帮助企业引进高精尖缺人才,为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目前,长沙片区现有高层次人才554人,新认定高层次人才133人,认定骨干人才1950人,4.2万人通过人才新政落户长沙,今年上半年兑付政策资金超亿元,为609名大学生发放实习补贴159.88万元。

此外,在内陆海关中率先开展中欧班列出口货物“提前申报”改革、环评、排污许可、排水许可的“三证合一”审批新模式,成为中部唯一入选全国法院服务保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十大典型案例,推动长沙、岳阳、郴州三地中院共同签署协同合作协议书,创新“飞地经济”合作模式等一批制度创新成果落地,成为长沙打造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抓手。

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制度创新“红利”逐渐显现。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一个更高站位、更加开放、更具机遇的长沙片区,正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加快形成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坚决扛起“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促发展、为人民增福祉”的重任,奋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提供)

来源:新湖南

作者:唐 璐 黄 超

编辑:胡红叶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